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

上传人:葳** 文档编号:146251601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活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按照省、市、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结合镇乡村治理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加强宣传推动。镇各村、社区要采取多样化宣传媒介,坚持因时、因事、因人制宜地选择适当的宣传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把指导意见精神讲全面、讲明白、讲透彻,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村、和社区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全面学习传达、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认真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在微信群和集市上发放以“乡村治理”为主题的宣传单。(二)强化组织推动。各村、和社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参与成立镇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

2、组。各村、和社区要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其他小组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村和社区每年向乡村治理领导小组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时,要将乡村治理工作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各村和社区要定期向农村工作部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三)抓好试点示范创建。各村和社区分别开展试点示范创建,根据我镇经济发展需要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发展情况,围绕加强各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三治结合”新路径、新模式。每个村要培育和树立乡村治理的先进典型,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治理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

3、根。(四)纳入绩效考核。各村、社区和领导小组要认真对照重点任务清单,对涉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任务逐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将组织领导小组的乡村治理工作作为每年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层层落实责任。二、主要任务(一)完善村内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村级组织体系,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履行好各自职能。组织党员在议事决策中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组织决定,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二)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

4、、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清理整顿村级组织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各种检查评比事项多问题。规范村级各种工作台账和各类盖章证明事项,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推进村级事务即时公开。(三)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鼓励各村开展村民说事、民情垦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为农民提供

5、“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风文明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文明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加强文物遗址的保护。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乡村文化体育活动。(五)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规范各村基层行政执法程序,加强各村和社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

6、”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强镇内司法所建设,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六)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扎实开展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防范打击长效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三、保障措施(一)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加强妇联、团支部、残协等组织建设。积极发挥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坚持专业化

7、、职业化、规范化,完善培养选拔机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二)建立协同推进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各站办所联动,建立乡村治理工作协同运行机制。各村、社区工作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对乡村治理工作情况开展督导,对乡村治理政策措施开展评估。组织、宣传、政法、民政、司法行政、公安等相关站所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三)强化各项保障加强镇内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聚合各类人才资源。加强派出所治安综合治理设施装备保障,落实乡村治理经费。切实保障村干部基本报酬,有计划、分层次开展村干部培训。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鼓励各村创新治理机制。组织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治理各类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加强分类指导对于需要普遍执行和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逐级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进度,尽快取得实效。对于需要继续探索的事项,要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勇于探索创新,及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快在面上推广。对于鼓励提倡的做法,要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形成适合镇直的乡村治理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