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25152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选择题1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安史之乱”C.“太子之乱” D.“平城之乱”【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玄宗后期,朝败,各地节度使权利不断扩大。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史思明也官至范 阳的兵马使。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相继攻下了洛阳、长安等城,玄宗被迫出逃至四川。然而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唐政府任命郭子仪和李光 弼为将,借回纥兵平叛,终于在广德二年(763年)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

2、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 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所以答案选B2使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B.农民起义C.唐玄宗不理朝政D.宠爱杨贵妃【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唐朝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因为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3“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答案】D【解析

3、】题文的“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都出现在唐朝之前。辽宋夏金出现在916年,唐朝灭亡是907年,他们之间还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故选D项。4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代十国中的“五代”相继统治着我国的(黄河流域)。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答案选C5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B.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唐朝C.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D. 五代十国虽然政权并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

4、的必然趋势【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北方地区遭到浩劫,而唐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但并没有推翻唐朝。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出现的十几个割据政权,它们与唐末的藩镇割据很相似,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但它们又与藩镇割据不同,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故选B。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

5、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但是后来起义遭到了联合镇压,没有将唐朝统治推翻;平定安史之乱的是唐朝政府,不是黄巢起义;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局面;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下列诗句中反映安史之乱的是( )A.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C.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安史之乱”,结

6、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促使大唐王朝由盛转衰;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反映历史当时情景,马嵬坡是安史之乱时,杨贵妃杨玉环死的地方;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8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腐朽统治的是(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 D.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地方形成藩镇割据。878年至884年由黄巢领导的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起义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

7、意,故选C。9“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A. 黄巾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依据题意“唐朝形势急转直下”,即唐朝的转折点。结合课本所学,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D符合题意;黄巾之乱,是中国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A不合题意;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部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不合题意;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专权,C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二、非选择题10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答案】(1)(错误)改正:北方改为南方【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出现的割据政权,在此期间,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故题干说法错误,应将北方改为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