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25141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随堂练习卷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下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 蜀、西晋、隋B. 东汉、南宋、隋C. 蜀、西晋、金D. 蜀、西夏、元【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建立魏,221年刘备建立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581年杨坚建立隋,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2终结了自西晋灭亡以来民族政权南北分立局面,并为盛世唐朝奠定基础的是()A. 秦朝 B. 汉朝C. 东晋 D. 隋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终结了自西晋灭亡以来民

2、族政权南北分立局面,并为盛世唐朝奠定基础。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B. 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C. 开凿大运河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D. 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隋灭陈,统一全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4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 扬州、北京 B. 杭州、北京

3、 C. 杭州、扬州 D. 广州、杭州【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5航摄照片显示:长城与大运河像一个“人”字书写在华夏大地上,它们是中华文明两个标志性的成果。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 )A. 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 实现了南水北调C.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

4、的交流D. 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主持开通大运河,隋朝大运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6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 B. C. D.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是在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其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统治,巩固隋朝的统治;大运河是

5、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所以表述的都正确,故选D。7“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这段话描述的是( )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故选A。8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

6、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A. 隋文帝时期B. 隋炀帝时期C. 唐太宗时期D. 唐玄宗时期【答案】B【解析】由孟德斯鸠对制度的评价,通过考试办法选取官员的制度是开创于我国隋朝隋炀帝时期的科举制,因科举制不问出身,只看考试成绩,因此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故选B。9以下摘自一位同学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完成的笔记,其中说明大运河作用的是( )A. 隋朝统一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B. 开凿过程中利用天然河流和已有渠道C. 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D. 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

7、流,D项符合题意;隋朝统一是大运河开凿的条件;开凿过程中利用天然河流和已有渠道、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是大运河开凿情况。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0“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诗中“千里长河一旦开”是指( )A. 修建都江堰 B. 开凿灵渠C. 治理黄河 D. 开凿大运河【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诗人胡曾在诗中表达了隋炀帝开凿运河与隋朝灭亡之间的关系;诗中“千里长河一旦开”是指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1“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

8、此河”时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C. 唐太宗 D. 宋太祖【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 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 界上最长的运河。所以答案选B12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 通济渠江

9、南河邗沟【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1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如下图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河”指什么?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4分)(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4分)(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答案】(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2)洛阳(3)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解析】(1)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赖通波”可知,这是是唐朝诗人皮日休描写隋朝大运河的诗句;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的。(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大运河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