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6250494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5 -疫情中网络云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疫情中网络课堂的千姿百态精讲 精练【热点回顾】随着信息爆炸、知识激增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引人关注。2019年,学术理论界从核心素养培育与学习方式变革、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表现形态、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等不同维度,深入研究了技术变革背景下学习方式因何而变、为谁而变、怎么变、变到哪里等理论和现实问题。【走进现实】原本满怀期待的新学期,却由于病毒蔓延推迟了开学的约定,疫情如寒冬般凛冽,但即使遭遇了最寒冷的时刻,也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只能将困难冻结,不能冻结的是一批又一批先锋模范炽热的心。那些给予人希望

2、的、神明一般的逆行者;那些热血的、平凡的捐赠人;那些勤奋的、热血的学生和自始自终敬业的老师。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的老师,利用网络搭建了一个频道,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在线网络互动教学课堂,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新学期教学进度的影响,确保防控和教学两不误。在寒冷的冬季为每一位同学送去温暖的怀抱。而同学们在求知路上时刻谨记“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涌现出“方舱医院读书哥”“雪山顶上上网课女孩”以及在父亲陪同下村部上网课的小女孩等种种事迹,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穿过封闭的方舱,更重要的是,是科技的进步,使得教育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考点预测】科技的发展推动教育模

3、式的变革和教育方式的更新,网课等在线教育的兴起源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科技。综合近三年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可以发现对教育话题考查的一些基本规律:题型均为选择题;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考查时段;其内容从教育类材料切入,考查学生运用科学史观,构建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逻辑关联,充分体现了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多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2017年全国3卷第31题相对特殊,该题对历史逻辑的考査偏弱,隐藏着对教育类史实的再现再认;相关题目既有对某个时间点相对静态的考查,也有对某个时间段历史发展的动态考查。综上分析,此类题目往往并不是单纯考教育话题,而是透过教育现象,多角度考査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如国

4、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社会意识、社会民生等。教育是近年来日益热门的话题,既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选拔人才,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涉及民生,成为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以教育史为切入点可以形成丰富多元的高考考点和考向,这样既能与现实有机结合,又能回归教材知识且不失历史之味。预测2020年高考历史学科对于这一热点的考察集中在教育史这一方面,考察中外教育发展史,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古今中外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等等,师生在复习时应侧重如下几个方面。本专题高考中选择题与主观题都有涉及,难度中等。【知识梳理】(一) 中国古代教育1.

5、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主张人的全面发展。2. 汉朝:创办太学,将其作为国家官办的最高学府,各郡国建地方学校;以儒学为官办学校的教学内容。3. 隋唐以来:采用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以儒学为主要考査内容。4. 宋朝:王安石变法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二) 中国近代教育1.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2. 戊戌变法提出“废八股”,培养新式人才。3. 甲午战争后,自费留学的风气日渐盛行,日本成为主要留学目的地。4. 清末(1905年),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5. 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主政北大,采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

6、大的学术氛围活跃。6. 抗战期间,中、东部高校内迁。(三)中国现代教育1.新中国成立初,确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完成教育转型,确立教育方针,进行“教改”实验。大量工科大学相继建立。2.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基本建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 “文革”期间,大、中学校停止招生,原有教育领导体制、教学制度、招生制度被改变,造成人才断层。4.1977年恢复高考,在社会上形成“重学”之风。5.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教取得重大成果,国民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就卓著。(四)有关西方教育史的知识点【拓展】1.宫廷学校是指王宫中为王室子弟设立的学校,是埃及最

7、古老的学校。主要培养执政者,教育对象是皇族子孙、权贵之子及选优入学的奴隶主子弟。2.职官学校是古埃及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政府机关为培养自己部门所需官吏而设。3.文士学校又称为书吏学校,培养进行文字书写和计算的书吏,书吏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4.僧侣学校又称寺庙学校。在古埃及,寺庙学校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5.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被译为圣知。吠陀教也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后演变为婆罗门教,影响了印度的种姓制度。6.婆罗门(僧侣阶层,如祭司)、刹帝利(武士阶层,王公贵族和官吏)、吠舍(一般贫民,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人)、首陀罗(土著居民,手工业者和奴仆)。印度的古儒学校在教学方法中,老师

8、会让小助手协助教师去教其他学生。这是最早的导师制形式之一。7.马里城的考古发现,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泥板书屋),学界公认它也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学校。8.古希腊文明包括四个时期:荷马时代、古风时代(东方化时期)、古典时代、希腊化时期。古风时代:泰勒斯,是米力都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这一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除了重视军事和道德教育之外,还重视音乐教育。培养身心的和谐发展的人成为雅典人所理解的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雅典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所在。9.军事训练的场所为公立教育机构埃佛比。10.古典时代萌生了新教育,其中雄辩术成为新教育最重要的

9、内容。伊索克拉底创办的修辞学校是古典时期新教育的缩影。11.智者是指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谋生的人,因此他们也是西方最早的职业化教师。主要教育内容是雄辩术、修辞学和文法(三艺由智者最早确立下来),其中雄辩术是智者教育内容的核心部分。12.在西方教育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苏格拉底。13.柏拉图:(1)柏拉图创办了学园,被视为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外国高等教育史上,学园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他认为完美的国家应该是有执政者、军人和生产者组成的,并建立在四种美德上(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而这种理想的国

10、度只有在哲学家成为统治者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培养和造就哲学家成为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最高目标和主要任务。(3)柏拉图提出了教育的五个阶段:学前教育期。是西方国家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普通教育期;军事训练期;深入研究期(主要科目是四艺);哲学教育期。14.亚里士多德:(1)在教育上,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的各种教育思想几乎都被亚里士多德以萌芽的形式提出过,他的许多卓越见解至今仍不失其意义。黑格尔。(2)灵魂白板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所有知识都是经由感觉而进入人的意识的。(3)亚里士多德教育阶段论:体格教育-道德教育-智育和美育。(4)亚里士

11、多德首次提出效法自然的原理。15.伊索克拉底创办的修辞学校、柏拉图创办的学园、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吕克昂都是高等性质的学校。16.西塞罗:(1)罗马共和时期的教育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者直接目的是培养具有雄辩能力的优秀政治家。他强调雄辩家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其中人道或者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雄辩家教育的首要任务。(2)西塞罗所强调的自由艺术主要是指古希腊所形成的自由学科,即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17.昆体良论述的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初等学校-文法学校(核心课程是文法)-雄辩术学校(核心内容是雄辩术)。18.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各种能力达到一种完美的卓越,

12、使人充无知愚昧状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教育的基本条件是闲暇和自由。自由教育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哲学,其次是音乐,后来基本确定为七艺。【名师点拨】【点拨】近年来有关教育的主要热点回顾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入手,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以下内容1. 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身“ “唯分数论“,打破文理分科,赋予学生选考自主权,培养复合型人才。新高考目前已在国内逐步实施并推广。2. 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标准,对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3. 高等学校推行“双一流”建设计划,促进中国高等

13、教育向更卓越的方向发展。自201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政策以解决教育这一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从国家的宏观政策中,也能看到教育的身影。目前,国家积极推进的精准扶贫包含了教育扶贫,通过教育的力量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扶贫、扶智与扶志“三位一体”。4.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其中针对教育问题,就包括人民群众对教育个性化、多元化、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追求与期待。【点拨】关于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与均

14、衡是我国教育近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从历史学科角度来看,直接关联的教育类知识点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与创办私学的教育实践。教育公平与均衡的背后则是经济与民生问题。它的发展往往要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但长期以来各类优质资源向东部地区及城市聚集,造成了东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等人为因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可以联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经济东西部分布不均衡、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格局、工业化与城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政策等方向。这一考向在此前高考中已有所呈现,2015年全国I卷第27题即是通过对比河南、江苏两地从唐至清的

15、科考状元人数的变化,来反映文化教育发展与经济重心变迁的关系。【点拨】从教育内容看教育社会功能定位中国古代教育、考试选才在相当长的历史中都以儒学作为主要内容,最为典型的有:汉武帝设立太学、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中国古代教育的功能定位侧重于用儒学行教化、固人心,将文人纳入到庞大的国家运行机制中,这种现象既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又是专制政治的必然。近代教育仿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儒学保持一定分量,显然这一阶段的教育被定位为培养国家急需的科技类人才,反映了挽救危机、发展经济的现实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既重视科学知识,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出教育的社会功能被定位为提高国民素质、培

16、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上述由教育内容推演出的教育社会功能定位,折射了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就高考考查方法而言,可能与此前高考真题中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来考查历史阶段特征保持一致。【重点剖析】整体史观下的教育横向交流这一主题涉及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唐朝的开明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可以考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留学生教育,这是我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经济与人民观念转变、社会转型的集中体现。主要留学国家的选择、主要接收的留学生国别等,既与国际国内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也受外交关系、世界格局影响。比如近代中国学生留学国家的选择主要经历了欧美一日本苏联的转变,这代表了近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