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发展历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250141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发展历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梯发展历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梯发展历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梯发展历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梯发展历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发展历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发展历程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梯的发展历程,电梯的起源和发展,追溯电梯发展历史,可从人类古代农业、水利业和建筑业的生产劳动中找到它的起源。古代中国的桔槔 (公元前1700多年出现,是一种用于汲水的升降机械)、辘轳(公元前1100多年出现,是一种用于提水或升举重物的升降机械),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绞车(公元前236年出现,是用于升举重物的升降机械)等,都是由卷筒、支架、绳索、杠杆、取物装置等组成的最原始形态的升降机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木(竹)结构、低速度、人力或畜力驱动。,公元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了以原动机代替人力进行繁重体力劳动的新时期。 1835年,英国最早出现用蒸汽机驱动的升降机。 1845年,英国汤

2、姆逊又制作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水压式升降机。但那时各种升降机都很不完善,特别是蒸汽机拖动的升降机,由于不能保证悬挂平台或轿厢的安全,人们一直不敢乘用。 1852年,美国人奥的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以蒸汽机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载人升降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备有安全装置的客梯。1889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制造的,由直流电动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带动卷筒卷绕绳索去悬挂和升降轿厢的电动升降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梯。,电梯的起源和发展,电梯的起源和发展,1853年9月20日,在纽约杨克斯,奥的斯在一家破产公司的部分场地上开办自己的电梯生产车间,奥的斯电梯公司由此诞生。,电梯的起源和发展,1900年,第一

3、台自动扶梯试制成功; 1915年,电梯自动平层控制系统设计成功; 1933年,出现6m/s的高速电梯; 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 1953年,第一台自动人行道试制成功; 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的电梯; 1962年,8m/s的超高速电梯投入市场; 1963年,制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 1967年,晶闸管应用于电梯(使拖动系统结构简化,性能提高); 1971年,集成电路被用于电梯; 1972年,出现了数控电梯; 1976年,微机用于电梯; 1989年,第一台直线电动机电梯诞生; 1903年,12.5m/s的世界上最高速的交流变频调速电梯投入运行。,电梯的发展简史年纪

4、,当今世界,电梯的生产情况和使用数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 度的标志之一。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电梯的使用相当普遍。 目前,世界各地运行的电梯将近500万台,全世界每年需求量大约在15万台左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世界上有名的几家电梯公司,诸如: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日本三菱、日本日立公司、芬兰科恩公司等,其电梯产量占世界市场的51%,其中奥的斯公司和三菱公司是世界上年产量很大的电梯生产企业。,电梯的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工业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产品结构有很大的改进,一些传感元件如速度测定、平层测定以及各种保护装置都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随着晶闸管和半导体技术在电梯上的应用,微机

5、及数字调节技术的成熟,利用脉冲宽度调节逆变器对电梯进行变压变频控制的拖动系统应用于电梯,该系统的许多技术指标、经济指标明显优于其他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现代建筑物向高层化发展,世界上电梯的最高速度已达到16m/s。但欧美各国从人体对加速度的适应能力和建筑物适宜高度考虑,将电梯最高速度限制在10m/s以下。,电梯的现状,当今世界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不环保就无法生存,没有生存就根本谈不上发展。绿色理念已经在全球深入人心,绿色理念是电梯发展的总趋势。有专家预言“谁最先推出绿色产品并抢占市场,谁就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生产环保型低能耗、低噪声

6、、无漏油、无漏水、无电磁干扰、无井道导轨油渍污染 的电梯等。电梯随着用途 的需要,不断创造发展新 的结构形式。电梯除了小 型、轻型垂直电梯外,还 有为残疾人人性化设计的 装在楼梯扶手上倾斜上升 的楼梯式电动座椅。,电梯的现状,我国电梯业起步较晚。1908年,上海汇中饭店等高层建筑安装第一批进口电梯。1932年,上海大新公司安装了两台单人自动扶梯,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自动扶梯,为当时国内仅有。到1949年,全国安装使用的电梯仅有数百台,上海、天津等地建了几家电梯修配厂,只能实施维修不能制造。,我国电梯的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天津、沈阳、西安、北京、广州等地相继建立起了电梯制造厂,我国

7、的电梯工业开始了迅猛的发展。20世界50年代,我们用自己生产的电梯装备了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等政府机关和国家宾馆;60年代,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自动扶梯装备了北京地铁车站,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自动人行道装备了首都机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深入贯彻执行,我国吸取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电梯技术、先进的电梯制造工艺与设备、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我国电梯工业又取得了巨大发展。产品连续多年成倍增长。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发展电梯工业,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先后建立了中外合资电梯制造公司,使电梯的控制和驱动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先后向市场推出一批能耗小、效率高、速度快、平层和舒适感好的交流调速电梯、

8、直流高速电梯。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电梯标准,促进电梯工业的新发展。,我国电梯的发展状况,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 多年历史,而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1949年),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 100多台;独立自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

9、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40万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2002年,中国电梯行业电梯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中国电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第3次发展浪潮正在掀起。第1次出现在19861988年,第2次出现在19951997年。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见下表。,我国电梯的发展状况,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成为世界电梯制造和需求大国。世界上绝大多数品牌电梯制造商都在我国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可喜的是具有我国民族品牌的电梯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电梯的发展状况,技术方面 人类与电梯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人们在不断地对电梯进行改造,

10、使它尽善尽美。展望未来,电梯的前景极为广阔。,电梯未来,21世纪的建筑是多用途、全功能的塔式建筑物,集住宅、购物中心、办公室、学校、娱乐场所、公园、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铁路终端于一体,也可以是垂直空港的终端,人员和货物的运运送量很高,需要大量高效的运送设备,作为垂直输送工具的电梯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梯未来,日本想建造1000m的超高层和大深度的地下和海底建筑,每层都有住宅,公园、公路等,是一座垂直的中等城市。在这里电梯的提升高度约为1000m,必须使用无钢丝绳电梯。这种电梯由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直线电动机驱动。线圈装在井道内,轿厢外装有高性能永磁材料,有如磁悬浮列车一样,同时采用无线

11、电和光控技术控制,不用控制电缆,在井道中可以有几个轿厢,就像地铁一样要有调度控制。,电梯未来,管理方面 电梯产业将信息化、网络化。电梯控制系统如何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将是未来电梯设计的主流趋势。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关系到各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电梯上网能确保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全程服务。,1900年,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通过代理商Tullock & Co.获得在中国的第1份电梯合同为上海提供2部电梯。从此,世界电梯历史上展开了中国的一页。 1907年,奥的斯公司在上海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英文名Peace Palace Hotel)安装了2部电梯。这2部电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

12、使用的电梯。 1908年,American Trading Co. 成为奥的斯公司在上海和天津的代理商。 1908年,位于上海黄浦路的礼查饭店(英文名Astor House,后改为浦江饭店)安装了3部电梯。1910年,上海总会大楼(今东风饭店)安装了1部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三角形木制轿厢电梯。 1915年,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南口的北京饭店安装了3部奥的斯公司交流单速电梯,其中客梯2部,7层7站;杂物梯1部,8层8站(含地下1层)。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1部奥的斯公司电梯。,1921年,国际烟草托拉斯集团英美烟公司在天津建立的“大英烟公司天津工厂(1953年改名为天津卷烟厂)”厂房竣工。厂

13、房内安装了奥的斯公司6部手柄操纵的货梯。 1924年,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英文名Astor Hotel)在改扩建工程中安装了奥的斯电梯公司1台手柄开关操纵的乘客电梯。其额定载重量630kg,交流220V供电,速度1.00m/s,5层5站,木制轿厢,手动栅栏门。 1927年,上海市工务局营造处工业机电股开始负责全市电梯登记、审核、颁照工作。1947年,提出并实施电梯保养工程师制度。1948年2月,制订了加强电梯定期检验的规定,这反映了中国早期地方政府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1931年,瑞士迅达公司在上海的怡和洋行(Jardine Engineering Corp.)设立代理行,开展在中国的电梯

14、销售、安装及维修业务。 1931年,曾在美国人开办的慎昌洋行当领班的华才林私人在上海常德路648弄9号内开设了华恺记电梯水电铁工厂,从事电梯安装、维修业务。该厂成为中国人开办的第1家电梯工程企业。,1932年11月,中国台湾省台北市菊元百货公司安装了台湾第1部商用电梯。1959年,台湾省高雄市大新百货公司安装了台湾第1台自动扶梯。 1935年,位于上海的南京路、西藏路交口的9层高度的大新公司(当时上海南京路上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公司之一,今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安装了2部奥的斯公司的2部轮带式单人自动扶梯。这2部自动扶梯安装在铺面商场至2楼、2楼至3楼之间,面对南京路大门。这2部自动扶梯

15、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自动扶梯。 截至到1949年,上海各大楼共安装了进口电梯约1100部,其中美国生产的最多,为500多部;其次是瑞士生产的100多部,还有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等国生产的。其中丹麦生产的1部交流双速电梯额定载重量8t,为上海解放前的最大额定载重量的电梯。,1951年冬,党中央提出要在北京天安门安装1部中国自己制造的电梯,任务交给了天津(私营)从庆生电机厂。4个多月后,第1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的电梯诞生了。该电梯载重量为1 000kg,速度为0.70m/s,交流单速、手动控制。 1952年12月1953年9月,上海华恺记电梯水电铁工厂承接了中央直属的

16、工程公司、北京苏联红十字会大楼、北京有关部委办公大楼、安徽造纸厂等单位订制的货梯、客梯达21台。1953年,该厂制造了由双速感应电动机驱动的自动平层电梯。 1952年12月28日,上海市房地产公司电气修理所成立。人员主要由美国奥的斯公司、瑞士迅达公司在上海从事电梯业务的人员和国内一些私营厂商人员组成,主要经营电梯、水暖、马达等房屋设备的安装、维修和保养。 1952年,天津(私营)从庆生电机厂并入天津通讯器材厂(1955年更名为天津起重设备厂),成立了电梯车间,年产电梯70台左右。1956年,天津起重设备厂、利民铁厂、星火喷漆厂等6个小厂合并,组建了天津市电梯厂。,1952年,上海交通大学设置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专业,还专门开设了电梯课程。1954年,上海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电梯技术是研究方向之一。 1954年10月15日,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的上海华恺记电梯水电铁工厂由上海市重工业管理局接管,厂名定为地方国营上海电梯制造厂。1955年9月,振业电梯水电工程行并入该厂,定名为“公私合营上海电梯厂”。1956年底,该厂试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