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6249999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手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手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手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手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手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导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语言的运用,让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础。下面小编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欢迎参考借鉴! 1、正确处视方位,归还主导地位 既然提到新课程,新理念,就要有 新 的体现, 新 的转变。何谓新?首先要转变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以前总是以教师教为主,将课文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肯定少不了 往死里啃,往死里记,往死里背 。当然这只能够在认真的那部分学生身上才能够体现出来,而最终顾及不了整体性的均衡发展。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课堂的主角这个位置归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地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重新展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老师的 角色 是引导、参与; 方法 是研讨不是回答; 形式 是演绎而不是归纳; 手段 是组织而不是指令。 我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已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有多么的重要。我们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扮演 裁判员 的角色,让整班 运动员 展开激烈的讨论,当然,作为裁判也应该起到给与启发引导的作用,而不应该旁而视之。这样远动战学生既欢心又能学得知识,做为教者何乐而不为呢? 2、揣摩学生心理,一切从心出发 往常很多老的教师都采用胡乱灌输的方式,将一些

3、常考的知识统统往学生脑子里塞,根本就没有走近学生,去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我感觉这样子做法只能教会学生如何地应对考试,而不是教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试问,素质教学都实施这么多年了,这老套的教育模式早已陈旧了。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是新时代的领军人,指引者,就要有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课堂上观察学生们的表现以及从作业情况初步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基本情况。因此,我总结出几点: 一是喜欢这门学科的听课特别认真,作业写得也很好; 二是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堂上特别带劲,作业更是工工整整。 那么基础差或者不喜欢这门学科的学生从比例上当然

4、是占少数的,那么我们就要辛苦一点,多关心一下这个群体,应该跟他们好好沟通,相信必能找到突破口的。记得有名男同学,他的语文一团糟,平时很少言语,但他特别爱打篮球。一天刚好是我上他们的体育课,我就要求我们来分组进行篮球赛,我事先要求跟我要跟进的那个男生一组,比赛中欢笑不断,也越来越有默契,很快我们就彼此的了解。 最终我对他提了一小要求,就是希望他能把能把对篮球的热爱跟爱语文一样,那时我还说你不必想你以前有多么的差,你试一试也可以,看看老师有没有说错,后来那个学生上课的时候特别专心,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想较好学生一定要从学生的心出发,你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我们就会是更多的类似

5、这样的学生走出厌学阴影。因此,育人先育其心,在教育教学中揣摩学生心理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也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3、营造课堂氛围,催化学习兴趣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人只有在人际关系良好、环境氛围宽松以及精神充分的情况下,智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也反复证明,课堂上师生情感共融是思维共鸣的体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的基本条件。所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不仅富有强大活力,还带有丰富的情感。他们整个群体都是敏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热愛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们是心领会神的。相反而言,你的言谈举

6、止上的任何带有侮辱、歧视,甚至是冷落,他们都会做出敏感的反应,不听你课、不做你作业,这种情况甚至会在班级上蔓延,这不仅影响师生关系,还会影响教学效率。 单单做到这一点还不行,我们还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心理。众人所感,成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在学生的这条学习链,喜悦非常重要,喜悦的情绪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我们的教学中通过提问、练习和家庭作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体差异,一般都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尽可能地创设成功的机会,不断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快乐,使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使他们把学习语文当成心灵上的需要。 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包容学生错误,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当然这里的包容不是纵容,放任。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错误是难以拒之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把答案说完,不要急于去纠正。有些老师可能不太注意这个,当学生答错了立刻他坐下,找下一位学生回答,直至答对为止。其实这种做法,对回答的同学和其他同学都没有好处,特别是使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压抑感,致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高度紧缩,学生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生怕说错。事实上,要是学生答错了,让他讲完,再讲的过程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这是对全班学生的一个启迪,因为相同的错误在其他同学身上也有可能出现。因此,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教学效率和学习语文兴趣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