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49504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9编号2017届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届人教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2015江西南昌高三摸底)据王斯德的世界通史统计,某国在某一时期三种主要类型商品进出口情况如下: 以下各项中与上图情况最契合的是() A16 世纪 30 年代的西班牙 B17 世纪 40 年代的荷兰 C19 世纪 50 年代的英国 D19 世纪 60 年代的中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左图反映出该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大大少于原材料,这说明其 对原料的需求较大,而工业制成品需求较小。右图反映出该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大大多于原材料,这说明其工业 制成品大量外销。由此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

2、国家。故正确答案为 C 项。 答案C 2(2015广东肇庆高三统测)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 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这里的“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 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 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动力是海内外市场的扩大, 其中海外市场的扩大 源于殖民扩张,故 A 项符合题意。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而对工业革命影响不大;“煤铁资源”的相关信 息符合“向下”的特征,不符合“向外”的特征 ; 黑奴贸易有

3、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但对工业革命也没有直接的影响,故 可排除 B、C、D 三项。 答案A 3(2015河南高三联考)“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 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这主要表现在() 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A 项错误。“煤 铁复合型” 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是指经济布局, C 项错误。 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指产业结构,

4、 D 项错误。只有 B 项符合题干“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 答案B 4(2015湖南株洲高三模拟)马克斯勒纳在评价国富论时指出:“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 写作, 在这个世界中, 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 他正是为了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 据此,可知国富论诞生的主要背景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普遍确立 B法国大革命席卷整个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刚刚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本题的题眼为“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 ,此时 间段的结束标志是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是近代世界最根本的标志,

5、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 答案C 5(2015河南郑州高三质检)某国的规定从“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包括如烟草、 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到“沿海允许外国的商船从事贸易” 。该项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开展解放运动 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代议制完善民主政治 D该国获取世界工厂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本题题眼是“政策变化”的内容,即从限制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到开放沿海, 前者是重商主义,后者是自由主义,这符合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 命的完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 答案D 6(2015河南洛阳

6、高三一模)据统计,18511871 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佣的人数从 95000 人增加到 138400 人,增长率达 44.9%。18511911 年女性职员从 2000 人增加到 166000 人,占职员的比例从 2% 增加到 20%。材料主要反映了() A社会发展使妇女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B民主政治增强妇女的参政意识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的改变 D科学发展提高了妇女的自主意识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材料表明,英国女性参与工作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在某些领域 达到 44.9%,这说明妇女从从属地位到积极参与,但还没有达到主体的地位,故 A 项不正

7、确,C 项符合题意 ; 材料没有 涉及政治和妇女的自主意识,故排除 B、D 两项。 答案C 7(2015湖北孝感高三一模)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 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 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 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 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 发展的趋势,从 1870 年到 1913 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 2 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

8、场的形成。材料表明,虽然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仍居首位,但所占比例已经达不到垄断的程 度,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已经占据主体地位,输出的工业制成品与输入的原 料同步增长,说明落后国家已经在国际分工中沦落到从属地位,故 B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工业制成品的输出即世界市 场的需求,故 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需求与生产的增长,说明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增强,C 项正确。 答案C 8(2015四川广元高三模拟)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 1913 年为 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国别1860 年1870 年1880 年1890 年1900 年1910 年1913 年

9、德国141825406089100 英国344453627985100 美国141117396489100 A.美国、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B科技极大影响了三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C德国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D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本题题眼为“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 ,即材料数据为增长率而不是经济 总量。从数据看,美、德的经济增长率逐渐赶上英国,但并不能得出经济总量的数据,故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从各国经济增长率上看,各国都发展迅速,联系时间信息,当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9(2015南昌三校联

10、考)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 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解析依据材料中“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非洲奴隶”“工业化革命”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 对工业革命的作用,故选 B 项。A、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B 10(2015贵阳摸底)19 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 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在厂里的

11、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 者,罚款六便士” 。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 B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C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D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对工人的规定很苛刻,A 正确 ; B 是材料一个方面,不是对材料的整体阐述, 排除;C 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工厂的规定,没有涉及工人的实际工作状况,D 错误。 答案A 11(2015晋冀豫三省二次调研)英国棉织品在 17841786 年间仅占英国出口总额的 6%,但到 19 世纪初就占到了 42.3%。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12、A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衰落 B一系列纺织技术的进步 C世界棉纺织品需求量增长 D英国在殖民斗争中获胜 解析棉纺织品的出口份额激增,说明国内生产效率的明显提升,结合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可以判断选 B 项。 答案B 12(2015正定中学月考)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 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 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

13、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解析18 世纪的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分别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影响了欧洲及整个世界。 法国政治革 命中的启蒙思想传播到亚洲,鼓舞那里的仁人志士为争取独立而奋斗 ; 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通过 对外扩张最终确立对全世界的统治。“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 ,它们都具有世界 影响力。 答案C 13(2015荆州一模)据统计,17601780 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 0.1%;17801801 年则为 0.8%,同期英国 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 1.4%,工业年增长率为 2%。这说明当时英国()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14、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解析通过材料中两个时间段内农业增长率的比较,明显看出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农业增速较快,说明工业革命 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D 14(2015武汉调研)1912 年,塔夫脱在对国会发表最后演讲的时候,主张在外交政策中,美国应该用“美元代替 子弹” ,希望企业通过和平贸易发展海外市场,认为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大规模的军事介入。这体现了该时期美国的外交 思想是() A直接抢夺,欺诈性贸易 B商品输出为主,军事侵略相结合 C资本输出为主,瓜分世界 D以跨国公司为支柱 解析A 属于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排除;B 属于工业革命之后

15、殖民扩张特点,排除;“1912 年”第二次工业革 命完成,此时帝国主义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故选 C;D 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表现,排除。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5(2015江苏卷)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 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 降低了三分之二。到 1914 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

16、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 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 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材料三1921 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 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 15 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 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 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 最深刻的一部。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 解析回答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时,注意设问的限制条件“从工业发展的角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流 水线生产应是大规模工业生产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