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49096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5编号2018高考地理押题专题12世界地理【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 12 世界地理【解析】世界地理【解析】 下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运交通便利 D科学技术发达 2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人均耕地少 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河网稠密 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 【解析】 第 1 题, 日本工业带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东京湾一带, 原因是此处港口众多, 海运交通便利。第 2 题, 日本多山地丘陵, 地块小, 所以导致其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 【答案】 1.C2.D

2、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 46 ,内陆则高达 49 。读图完成 34 题。 3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4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答案】 3.D4.C 西非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马里是西非的一 个内陆国家,人口 1 630 万。读马里地区图及巴马科 降水月分配图,回答 56 题。 5巴马科最高月均温出现在() A3 月 B4 月 C6 月 D7 月 6造成图中马里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周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 B周边国家水源更充

3、足 C周边国家气候相对温和 D周边国家局势安定 【答案】 5.B6.D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欧洲工业由原来的“香蕉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 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 78 题。 7影响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 B交通 C劳动力 D市场 【解析】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欧洲工业由原来的“香蕉带”向东欧等国转移,使得欧 洲经济空间发生变化。东欧等国和原来“香蕉带”所在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比,科技 和交通没有优势,但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欧洲东部人口较西部稀疏且经济落后,因此,东部市场需求量 小于西部。 【答案】 C 8制造业从

4、“香蕉带”转移到欧洲东部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A增加东欧国家就业机会,制约“香蕉带”的制造业发展 B西欧企业研发中心也随之东迁 C改善欧洲的大气环境质量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欧洲制造业产品竞争力 【答案】 D 2016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阴 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 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910 题。 9近年来,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从事铜矿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铜矿需求量减少 B甲国的从业人口少 C我国 采矿技术水平高 D甲国矿业市场

5、成熟 【解析】 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 我国矿业热衷在甲国(而不是其 他国家)采矿的原因, 应该是甲国具有优势, 故 D 最合适。 【答案】 D 10自 21 世纪初,甲国运 往世界各地的铜矿产品货运量成倍 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海洋运输成本降低 B铜矿资源储量丰富 C海面风力不断加大 D洋流速度不断加快 【解析】 运往世界各地的产品成倍增长, 得益于海洋运输成本下降和产量提高, 与风力、 洋流无关 ; 注意 B 项是储量丰富,储量多不一定销售多。选 A 项。 【答案】 A 下图所示为南回归线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11关于、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大洋的分界线是白

6、令海峡 B大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 C大洋面积最小,轮廓呈“S”形 D大洋周围有五个大洲 【答案】 B 12图中地形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的陆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大洲的地形。大洋洲的地形特征为三大纵列带: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和东部山 地。图中甲是美洲大陆,乙是非洲大陆,丙是澳大利亚大陆,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读南非灯光强度指数(指数越高,灯光强度越强)等值线分布图,回答 1314 题。 13与灯光强度指数空间分布相似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A气温 B降水 C人口密度 D矿产资源 14南非西部地区() A人类活动较少 B交通线路密集 C河

7、流湖泊密布 D草原牧场广布 【答案】 13.C14.A 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 。若五地气候主要受气 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读图回答 1517 题。 15图中、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说明是热带 沙漠气候,位于低纬度地区 ; 、受副热带高气压及西风交替控制,说明是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 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终年受西风控制,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 4060之间 的大陆西岸。故、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D 项 正确。 【答案】 D 16图中、两地共同的气

8、候特征是() A全年降水较均匀 B年均气温在 20 以上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最冷月均温在 0 以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特征。据上题可知,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降水均匀, 故、 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最冷月均温在 0 以上, D 项正确, A、 B、C 项错误。 【答案】 D 17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答案】 B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 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 1819 题。 18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 低 C距海较远

9、 D植被较好 19甲地 58 月降水稀少的主要 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解析】 第 1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所处纬度较低,冬夏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较小,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小。第 19 题,58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此时 段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因而降水稀少。 【答案】18.B19.B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回答 2021 题。 20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平原比山区多 21关于图中人口密

10、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答案】20.D21.C 22读中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中亚地形特征。 (2)说出阿姆河径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素有“白金之国”美誉的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长绒棉。 (3)针对该地区棉花市场广阔的特点,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从可持续发展的 角度说明理由。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合作建设的天然气管道 C 线工程已于 2013 年竣工,D 线工程也计划于 2016 年建成。 (4)分析指出中国与中亚

11、国家合作双方的优势条件。 【答案】 (1)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形逐渐过渡到西部平原地形。 (2)时间上:主要以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 夏季径流量最大。空 间上:下游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重,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 (3)赞同:棉花市场广阔,扩大棉花种植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发 展;实现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不赞同:当地地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 紧缺,且不合理的农田灌溉会造成土地盐渍化,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

12、恶化。 (4)中国: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管理经验等;中亚国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 题。 材料一 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其国徽上就有三座火山,下图为哥斯达黎加国徽及等高线分布示 意图。 材料二 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为 5.11 万平方公里,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0.01%,但却拥有全球近 4%的物种,森林覆盖率达 52%。 (1)说明哥斯达黎加多火山的原因,并简述火山喷发会给该国带来哪些主要影响。 (2)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形特征。 (3)分析哥斯达黎加物种丰富的原因。 【答案】 (1)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影响:火山爆发

13、威胁生产 和生活;火山灰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火山是重要旅游资源)。 (2)地势中部高(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两侧低;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平原(东北部海 岸线平直,西南部海岸线曲折)。 (3)纬度低,热量丰富;降水充足;地形复杂多样;相对高差大,垂直差异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 好。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 1,推测红海的地质作用发生过程。 (2)根据图 2,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文、水系特征的差异。 (3)根据图 2,分析甲、乙两河河口地区人口密集的主要自然条件。 【答案】 (1)水平张裂岩浆喷出断裂下陷外力沉积。 (2)甲河自南向北流,乙河自北向南流;甲河下游

14、流域面积小于乙河;甲河下游比乙河下游流程长;甲河下 游支流少,水系不发达,乙河下游支流多,水系发达;甲河下游流量小于乙河下游流量。 (3)甲河:流经地区气候干旱,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地,取水便利;河流沿岸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乙 河:沿河地势低平,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25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 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 小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8 6.5 7.5 8.5 9.4 9.6 10.2 9

15、.9 8.7 7.6 6.3 5.8 8.1 8.7 9.6 10.5 10.7 11.2 10.2 9.5 8.9 8.8 8.1 8.0 (1)简述图中海峡的地理意义。 (2)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3)比较甲图中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答案】 (1)欧洲和非洲分界线;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2)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多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 (3)冬季地比地日照时数少。 原因:地较地更靠近沿海,且处于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地比地纬度高, 冬季昼长更短;地比地海拔低,日出较晚。 (4)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 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 2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埃博拉病毒以首次爆发的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刚果河支流)命名,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 发源地。 材料二 2014 年埃博拉病毒流行区及其附近地区略图。 (1)描述图示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A、B 两城市夏季降水较少的是_,并分析其降水较少的原因。 (3)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