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最新-编写)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6249013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最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最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最新-编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题双选题 20分名词解释 53分 英+汉简答题 35分论述题 1(2)10( + )分A 细胞与大分子1 分泌蛋白的糖基化作用发生在( C )A线粒体 B过氧化物酶体 C内质网 D核2 以下哪一个是核蛋白( B )A角蛋白 B染色质 C组蛋白 D蛋白聚糖3以下哪一个不是多糖( D )A几丁质 B支链淀粉 C黏多糖 D甘油4 跨膜蛋白( B ) A将两个脂双层连接一起 B有胞内和胞外结构域 C完全包埋在膜内 D很容易从膜上去除下来5 名词解释:微体、核蛋白。微体(microbody或cytosome)是一些由单层膜包围的小体。它的大小、形状与溶酶体相似,二者区别在于含有不同的酶。微体内含有氧

2、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类。在植物细胞里,还存在另一种过氧化物酶体,进行乙醛酸循环,称为乙醛酸循环体。根据微体内含有的酶的不同可以将微体分为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核蛋白(nuclear protein)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然后运输到核内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如核糖体、染色质。病毒也是一种核蛋白复合体。6 简答:真核与原核生物核糖体的主要区别?原核生物的核糖体较小,沉降系数为70S,相对分子质量为2.5MDa,由50S(23S rRNA、5S rRNA和31种蛋白质)和30S(16S rRNA和21种蛋白质)两个亚基组成;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体积较大,沉降系数是80S,相对

3、分子质量为3.94.5MDa,由60S(28S rRNA、5.8S rRNA、多种5S rRNA和约33种蛋白质)和40S(18S rRNA和约49种蛋白质)两个亚基组成。典型的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核糖体是由一个50S大亚基和一个30S小亚基组成的。B 蛋白质结构1 以下哪一个是亚氨基酸( A ) A 脯氨酸 B 羟赖氨酸 C 色氨酸 D 组氨酸2 以下哪一个不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C ) A -螺旋 B 三股螺旋 C 双螺旋 D -折叠片3 在等电聚焦电泳中蛋白质按( A )分离 A pH梯度 B 盐梯度 C 密度梯度 D 温度梯度4 Edman降解法( D )对多肽进行测序 A 用一段cDNA

4、测序 B 按照质量 C 从C端到N端 D 从N端到C端5 名词解释:抗原决定部位或表位抗原表位(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由58个氨基酸组成的短序列。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质的表面,有些存在于抗原物质的内部,须经酶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才暴露出来。6 简述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功能: 酶可催化绝大多数生化反应,底物的结合取决于特异的非共价相互作用; 当与配体结合时,膜受体蛋白将信号传入细胞内部; 转运和储存,如血红蛋白在血液中转运氧、铁蛋白在肝脏内储存铁; 胶原和角蛋白是重要的结构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有收缩力的肌肉纤维; 酪蛋白和卵清蛋白

5、是为生长提供氨基酸的营养蛋白; 免疫系统依赖抗体蛋白抵御感染; 调节蛋白(如转录因子)具有结合并调节其他分子(如DNA)的功能。7 在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中,维持空间构象稳定的力都有哪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是具有三级结构的各条多肽链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更为复杂的聚合物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描述蛋白质亚基空间排列,以及亚基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不涉及亚基内部结构。蛋白质亚基之间主要通过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等作用力形成四级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疏水作用。C 核酸的性质1 DNA中的一段5-AGTCTGACT-3序列等同于RNA中的哪一片段?( A ) A 5

6、-AGUCUGACU-3 B 5-UGTCTGUTC-3 C 5-UCAGUCGUA-3 D 5-AGUCAGACU-32 以下哪一个是对A-DNA的正确描述( C ) A是右手反向平行双螺旋,每圈10个碱基,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B是左手反向平行双螺旋,每圈12个碱基,有交替的嘌呤-嘧啶序列形成。 C是右手反向平行双螺旋,每圈11个碱基,碱基的朝向与螺旋轴有关。 D是球状结构,由单链核酸中形成的短的分子内螺旋构成。3双链DNA变性涉及( B ) A断裂为短的双链片段 B 分开成为单链C DNA骨架分解 D 碱基从戊糖-磷酸骨架上分离下来4 以下哪一个在260 nm波长下具有最大单位质量吸收

7、( B ) A 双链DNA B单核苷酸 C RNA D 蛋白质5 型DNA拓扑异构酶( C ) A 使连接数改变2 B 需要TAP C 将DNA双螺旋中的一条链打断 D 是抗生素类药物的靶向6 简述DNA的A、B、Z型双螺旋结构特点。一般将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双螺旋构型称为B-DNA。B-DNA是DNA在生理状态下的构型。活细胞中极大多数DNA以B-DNA形式存在。但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DNA的构型也会发生变化。当DNA在低温条件下,则以A-DNA形式存在。A-DNA是DNA的脱水构型,它也是右手螺旋。A-DNA比较宽而紧密,大沟深而窄,小沟宽而浅。在体内DNA并不以A构型存在,但细胞内D

8、NA-RNA或RNA-RNA双螺旋结构,却与A-DNA非常相似。还有某些DNA序列可以以左手螺旋的形式存在,称为Z-DNA。当某些DNA序列富含G-C,并且在嘌呤和嘧啶交替出现时,可形成Z-DNA。但Z-DNA不是体内DNA的主要形式。A-DNA、B-DNA和Z-DNA的主要结构特点A-DNAB-DNAZ-DNA螺旋方向右手右手左手直径约2.6nm约2.0nm约1.8nm每一转的碱基对数111012(6个二聚体)每对碱基旋转角度333660(每个二聚体)每对碱基沿螺旋轴上升的距离0.26nm0.34nm0.37nm螺距2.8nm3.4nm4.5nm碱基对相对中心轴的倾斜角度2067大沟窄,深宽

9、,深平坦小沟宽,浅窄,深窄,深糖苷键antiantianti (嘧啶)syn (嘌呤)7 RAN 同DNA相比为何极不稳定?因为RNA是单链结构,而DNA是双链双螺旋结构,有氢键存在,分子内作用力较强,所以更稳定。其次RNA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及外界环境中有很多RNA酶,RNA极容易被降解掉。D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1 以下哪一个是大肠杆菌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共同之处( D ) A DNA是环状的 B DNA被包装成核小体 C DNA位于核中 D DNA是负超螺旋 2 由166bpDNA组蛋白八聚体和组蛋白H1组成的复合体叫做( D ) A 核小体核心 B 螺线管 C 30nm纤维 D

10、核小体3分裂间期染色体转录发生在什么区域( C ) A 端粒 B 着丝粒 C 常染色质 D 异染色质4 以下关于CpG岛和甲基化的陈述那个是错误的( A ) A CpG岛对DNase有部分抗性 B CpG甲基化是真核生物对CpG突变为TpG的反应 C CpG岛出现在活性基因启动子附近 D CpG甲基化伴随着染色质失活5 以下哪个是高度重复DNA ( C ) A Alu元件 B 组蛋白基因库 C DNA微卫星 D 散在重复DNA 6 名词解释:端粒、卫星DNA、RNA编辑、持家基因、染色小体、核小体核心颗粒。端粒:是形成真核生物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特化的序列,由数以百计的短重复序列构成,这些序列

11、是端粒酶以独立于正常DNA复制的机制合成的。它能保护染色体末端免遭降解。卫星DNA:是一类高度重复序列DNA离心后,不同层面的DNA形成了不同的条带。根据荧光强度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一条主带以外还有一个或多个小的卫星带。这些在卫星带中的DNA即被称为卫星DNA。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高度重复DNA由一些2bp至2030bp的极短序列,以数千个拷贝的串联方式排列。RNA编辑:指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具体说来,指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的现象。持家基因:又称管家

12、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它是一类始终保持着低水平的甲基化并且一直处于活性转录状态的基因。染色小体:当核小体核心颗粒上有H1组蛋白结合时,用微球菌核酸酶酶解分离出的DNA片段为166bp,由这个166bp的DNA绕在组蛋白八聚体外面形成两圈超螺旋,并由H1分子在进口处将DNA“锁定”,这样的结构称之为染色小体。核小体核心颗粒加上一个H1分子构成染色小体。核小体核心颗粒:由长度为146bp的DNA区段与各两分子的H2A、H2B、H3和H4组蛋白八聚体组成。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主要区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RNA聚合酶RNA聚合酶IRNA

13、聚合酶启动子有有终止子有无前mRNA无有编码蛋白质单/多顺反子单顺反子mRNA两端5端磷酸 3端羟基5甲基帽 3polyA尾RBS有无转录、翻译同时进行在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E DNA复制1一个典型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复制子的数目是( D ) A 40200 B 400 C 10002000 D 500001000002 原核生物中,后随链的引物是被( C )清除的。 A 3-5外切核酸酶 B DNA连接酶 C DNA聚合酶 D DNA聚合酶3 在大肠杆菌复制起始点处的基本起始蛋白是( A ) A DnaA B DnaB C DnaC D DnaE4 如果细胞在R点前缺乏有丝分裂剂,它将进入( D )期 A G1 B S C G2 D G05 以下哪一个陈述是正确的( A ) A一旦细胞与越过R点,细胞分裂就不可避免 B G1细胞周期蛋白-CDK复合体对Rb的磷酸化是进入S期的关键 C G1细胞周期蛋白-CDK复合体对E2F的磷酸化是进入S期的关键 D 细胞周期蛋白D1和INK4 p16是肿瘤抑制蛋白6 在真核生物中,常染色体优先在( A )复制 A S期早期 B S期中期 C S期晚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