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编写)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6248697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编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 知识归纳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一、观察一、观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 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 : 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 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 前:要有明确的目的; 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 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 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

2、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 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 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 体外。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 向

3、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例如 : 种子的萌发,破 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 ; 但总有一部分特征 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归纳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一、调查一、调查 1.什么是调查 举例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 前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

4、方案,有时选取部分调 查对象作为样本。 中如实记录。要 求后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步骤 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分组:68 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调查并记录: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 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 归类; 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注意事项 先设计一个调查表,用以记录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 对所看到的生物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5、; 注意安全。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乱攀高处、下水;防止被动物咬伤等。 二、生物的归类二、生物的归类 分类依据分类结果 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归纳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分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水

6、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阅读教材 P1415,设计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按照实验探究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 设置相同点:在铁盘内放一层湿土。将 10 只鼠妇平均分成 2 组,分别放入两侧的中央。 设置对照 : 在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就形成 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变量为光照。 观察记录: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实施计划:实验结果:鼠妇在阴暗处的明显多

7、于在明亮处的。 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于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组一般都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 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量不同的条件是实验变量。 )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关 系 举 例 捕食关系(最常见)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竞争关系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合作关系蚂蚁群体的分工合作 生物 因素 寄生关系人体内的蛔虫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

8、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 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 应是普遍存在的。 (形态上适应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降低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的环境 ; 结构上适应如海豹的胸部皮下脂肪厚, 适于生活在寒冷的水域 ; 生理上适应如骆驼的尿液少, 保持体内水分适应炎热缺水的荒漠。 )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 的肥力。 )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 环境在不断改变 ; 生物也在不断进

9、化, 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二节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知识归纳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2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的组成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记 P2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图) 三者比较 类别生物种类作 用 生产者生产者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

10、储存能量 消费者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 直接或 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分解者细 菌 和 真 菌 细 菌 和 真 菌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供植物重新利用 三者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 链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生产者 ,如“兔吃草,狐吃兔”表示为: 草兔狐 。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

11、连接,形成食物网。生 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物质是循环流动的, 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3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 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点拨:食物链的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食物 链和食物网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所以要将一个食物网变成生态系统要增加分解者和非 生物部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以箭头相连,箭头指向高一级消费者 ; 箭头两端的生 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越靠近顶端的生物数量越少, 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数食物链时, 要从起始端数

12、起, 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底,不能漏数。 )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 食物网结构越复杂, 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平衡越易维持。 ) 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归纳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一、生物圈的范围一、生物圈的范围 1范围 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的深 度,厚度约为 20 千米。 2

13、组成成分和生活的主要生物 范 围组 成生物种类 大气圈的大气圈的 底部底部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 昆虫、鸟类、细菌等 水圈的大水圈的大 部部 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 江河湖泊 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海平面 150 米以内 岩石圈的岩石圈的 表面表面 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 多覆盖土壤(是一切陆 生生物的“立足点” 。 ) 一切陆生生物及形态各异的水生生物,无处不在的细 菌、真菌等。人类活动可到各个圈层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类 型特 点自动 调 节 能力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分布于较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绿色水库” 、 “地地 球之肺球之肺”之

14、称 最强 草 原 生 态 系 统 分布于干旱地区,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 统少 较弱 湿 地 生 态 系 统 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繁多。 “地球之肾地球之肾” 较强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动物种类很多,绝大部分植物是微 小的浮游植物 较强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淡 水 生 态 系 统 由淡水水体与淡水生物组成较弱 人 工 农 田 生 态 系 统 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相对较少很弱 生 态 系 统 城 市 生 态 系 统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最弱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一

15、个统一的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在生物圈中, 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 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2 从地域关系来说, 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如黄河和长江, 源自西部的雪山和草原, 向东奔流,沿途滋润农田,还形成湖泊和湿地,最后融入海洋。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果实,能够随大气运动,到 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第二单

16、元 生物和细胞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使用显微镜 知识归纳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一、显微镜的构造一、显微镜的构造 (记 P37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 1.机械结构:支持部分:机械结构: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中央有通光孔) ; 调节部分:调节部分:粗(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遮光器; 2.光学结构:光学结构:目镜和物镜、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及遮光器上小光圈;光线弱时凹面镜、大光圈) 二、显微镜的使用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缘 7 厘米 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三转两开一条线)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也要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 、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 形视野为宜。 3观察 把所要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