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6248335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C近代唯物主义 D宗教哲学答案:(A)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意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案:(D)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

2、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答案:(C)5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答案:(B)6.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D)7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答案:(D)8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的区别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答案:(B)9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 B经验主义C不可知论 D二元论答案:(C)10中国哲学家朱熹主张的“理在事先”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调和折衷主义观点 D古代实证主义观点答案:(A)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12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C

4、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答案:(D)1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C)14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答案:(B)l 5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A自然界的产物 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C自在之物 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答案:(D)16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5、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答案:(C)17“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答案:(D)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先于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答案:(A) 19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答案:(A)2

6、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方法 D归纳演绎方法答案:(C)2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答案:(C)22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答案:(D)23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 B唯心主义的C形而上学的 D相对主义的答案:(D)24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A矛盾的观点 B矛盾对立无限性的观点C一分为二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答

7、案:(B) 2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则是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答案:(C)26下列属于因果关系的有A白天和黑天的关系 B闪电和雷鸣的关系C阳光和植物的关系 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答案:(C)27“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这种观点是A重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重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答案:(B)28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A知行并进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B知难行易C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 D因知以进行答案:(C)2

8、9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答案:(C)30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D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答案:(C)31中哲学家王夫之认为:“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这种观点是A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B形而上学的知行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D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答案:(D)3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其涵义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

9、可以脱离认识答案:(B)33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A阶级性 B客观性C主观性 D相对性答案:(B)34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答案:(D)3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答案:(D) 36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D人类能认识和利

10、用自然规律答案:(D)37“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A)38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答案:(C)3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是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C国家 D军队答案:(B)40在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B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关系C生产过程中的交换关系 D生产过程中的消费关系答案:(A)4 1社会意识形态是指A一切思想观点的总

11、和B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C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D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答案:(C)42经济基础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答案:(D)43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A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C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答案:(C) 44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

12、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答案:(C)4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的性质 B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性质C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答案:(C)46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是要指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答案:(A)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是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C各种社会意识之间可以相互作

13、用、相互影响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答案:(D)48“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历史机械观点 D历史辩证法观点答案:(B)4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A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原理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答案:(B)50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C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D承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答案:(A)51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一种动力,它是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 D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答案:(D) 52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AI具和目的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答案:(A)53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