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6247990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点击补充资料2020补充资料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20届)补 充 资 料说明:古 诗 词 篇 目(九年级上) :1行路难(其一) 见本书第五七篇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见本书第三一篇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见本书第五八篇古 文 篇 目(九年级上):1岳阳楼记 见本书第五O篇2醉翁亭记 见本书第五一篇古诗词诵读篇目(九年级上):1月夜忆舍弟 见“补充资料”第一篇(每周一诗)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见“补充资料”第二篇3无 题 见“补充资料”第三篇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见本书第三七篇古 诗 词 篇 目(九年级下):1江城子密州出猎 见本书第三三篇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见本书第三八篇3过零丁洋 见本书第四五

2、篇古 文 篇 目(九年级下):1鱼我所欲也 见本书第五三篇2曹刿论战 见本书第一五篇3出师表 见本书第五六篇古诗词诵读篇目(九年级下):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见补充资料”(每周一诗) 第四篇2别云间 见补充资料”第五篇“评价指南中规定的145个文言实词中新增加的10个实词 见“补充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一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九上 默写篇目)词语注释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舍(sh)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

3、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的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戍(sh)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季节。况乃:何况,况且。阅读指南月夜忆舍弟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从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想到百姓之苦,体现出了作者的怀家愁和忧国难之情。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首联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颔联既写景,也点明时令。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

4、感情。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无限深情。巩固检测1. 戍鼓断人行, 。2. _, 况乃未休兵。3. 既点明时令,又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微妙心理,突出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

5、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九上默写篇目)词语注释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左迁,贬官。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 这首诗作于被贬途中。 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朝(zho)奏:早晨上奏。 九重天:这里指皇帝。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 圣明:指皇帝。 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肯将衰

6、朽惜残年: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肯,岂肯,哪能。 拥:拥塞,阻塞。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瘴(zhng)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阅读指南这首诗是韩愈被贬潮州途中,面对远来探望的侄孙韩湘,悲歌当哭,写下的一首七律名篇,抒发了他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之情,表达了诗人磊落坦荡、老而弥坚的忠君之心。首联直抒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点明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夕贬”,表明获罪之快;“九重天”,可见君心难测;“路八千”指出贬谪之处遥远偏僻。颔联直书“除弊事”,坦陈忠君心志。诗人坚持自己替皇上“除弊事”是正确的,申述了因忠而获罪的愤慨,表现了刚直不阿的倔

7、强性格,表明他老而弥坚的忠君之心。颈联即景抒情,情悲且壮。“云横秦岭”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实际象征诗人对家人的挂念;“家何在”三字,透着他的血泪和愤怒;“雪拥蓝关”一语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三字,其实是人不前,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尾联照应诗题,沉痛而凄凉。上书劝谏被贬潮州,前途艰危,故“好收吾骨瘴江边”,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这两句又照应颔联,语意悲中有壮,进一步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感情真挚,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巩固检测1. ,肯将衰朽惜残年!2.知汝远来应有意, 。3.诗中叙事的

8、诗句是“ ”写景抒情的诗句是“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B.颔联表明愿为皇上革弊除害的心迹。C.颈联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 D.尾联交代后事,显得豁达而乐观。三 无 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九上 默写篇目)词语注释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丝:这里与“思”谐音。 蜡炬:蜡烛。 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bn)改:意思是青

9、春年华消逝。 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阅读指南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 首联从别离的痛苦写起,以暮春时节百花凋残予以烘托。人各东西,不易相见,就说“相见时难”,由于爱至深,情至甚,不忍离别,因此说“别亦难”。字字饱含“我”对对方的钟情。颔联以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两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深情相爱的情人那种离别后呕心沥血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深情。“丝”字与“思”谐音,感情之缠绵如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

10、恋之深,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颈联写彼此相思的情形。诗句分别描述了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尾联写离别的情人希望有人传递信息,以慰相思。 而这无望中的希望,更彰显前景的渺茫,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 呼应了颔联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语。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出之,构思新颖巧妙,想象细致入微,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巩固检测1.相见时难别亦难, 。2.诗中描写离别后对对方深情怀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第一个“难”是指 ;第二个“难”的含义是 。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

11、联从别离的痛苦写起,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予以烘托。B.颔联以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的比喻表现至死不渝的爱情。C.颈联写离别后情人因相思的煎熬而面容憔悴、倍感凄清。D.全诗以诗人自己的经历和口吻描摹闲愁万种、似水流年。四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 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九下 默写篇目)词语注释选自陈与义集无住词十八首(中华书局2007年版)。临江仙,词牌名。洛中,指洛阳。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诗人。午桥:在洛阳城南十里

12、。据新唐书裴度传载,裴度曾建别墅于午桥,号绿野堂,用作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宴饮吟唱之所。 长沟:指河流。 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新晴:指雨后初晴时的月色。 渔唱起三更:渔歌在夜半响起。阅读指南这首词紧扣题目中的“忆”字,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来抒写心中郁积的无限感慨。词的上阕写往事,下阕抒今情。开头用“忆昔”两字领起,回忆二十年前午桥聚饮的盛况,照应题目中“忆洛中旧游”。古往今来,午桥一直是骚人墨客游览驻足的地方。从“坐中都是豪英”句,足见作者当年意气之不凡。次句作者并没有承接“饮”描绘酒席上热闹的场面,而是把视线转到桥下的河水,这流水就像流年一样逝

13、去,而那亘古不变的圆月却见证了无情的流水,无情的岁月。 接下来词人又把视线转移到岸边:豪英酒酣耳热、高谈阔论以后在月光掩映下稀疏的杏花影里,吹笛唱和,不觉已到天明。这是豪英们在沉醉,也是词人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沉醉。 豪饮、吹笛塑造了英豪们风流倜傥,豪放俊爽的形象。下阕由洛中旧游的美好回忆中陡然转入眼下的凄苦悲凉。二十年的往事涌上心头,恍然若梦。 时代的灾难,人生的辛酸。 如今万里奔波,劫后余生怎不“堪惊”呢?往事不堪回首,而登楼又撩人心绪,二十年来的感慨不可一一而道,于是就将它付诸一叹吧:古今多少兴亡之事,盛衰之感,流离之痛,都随风飘逝在三更唱起的渔歌之中。尾句照应题目中的“夜”,点明作者“登小阁”的时间,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巩固检测1.杏花疏影里, 。2.词中作者用“ , ”两句概括了二十年来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