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624752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汉语文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供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考生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知识与运用部分试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阅读与写作部分试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干练 实干 精明强干B. 急切

2、切合 求胜心切C. 纵横 蛮横 老气横秋D. 转折 折服 百折不挠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辐射 购物车 真知灼见 B. 宣泄 订书机 不计其数C. 怄气 互连网 大声疾呼D. 肖像 展览馆 出其不意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 回顾展望 低俗高雅B. 暴躁温和 敏捷迅速C. 从容慌忙 主动被动D. 暗淡明亮 丑闻美谈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 开阔眼界 激发人情 赢得尊重B. 精神振奋 心情舒畅 手脚麻利C. 鼓舞士气 观察生活 活跃气氛D. 赞许的目光 宽广的胸怀 优厚的待遇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贬义的一项是A

3、.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先杂乱无章的仓库变得井井有条了。B. 过多的评头论足,必然会无事生非,影响到团结和稳定。C. 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浑身上下干净得一尘不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林庚教授。D. 扬州园林有别于苏州等地园林的淡雅隽永,而表现为争奇斗艳,令人且不暇接。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饮食不规律和睡眠不足对身体健康的损失很大。B. 她穿了一身很别样的条纹套装,显得落落大。C. 人们的注意力越集中,就越能摆脱周围环境的干涉。D. 他的眼睛格外明亮,瘦削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神情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 )靠拢 下达 调转 高昂 飞奔所有的马都

4、在不远的地方齐整地站了起来,它们一个个像即将出征的战士,_着头,一步步向牧马人 _过来,这时牧马人猛一甩头,大声地_了命令,那些马纷纷_方向,朝着东方_而去.A. B. B. D. 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来我是出于好意帮助他,反而落下了很多埋怨。B. 他宁可多吃点儿亏、多受点儿苦,才不愿亏了别人C. 如果运载化工原料的船只搁浅,就可能发生重大事故。D. 尽管环境恶劣,油菜花却依然绽放出一片夺目的金黄。9.将“它以奇特的云雾山水,”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的山水画廊,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迷人的 神话传说,远古的巴楚

5、文化,浓都的风土人情和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吸引着无数游人从古至今,与三峡有关的诗词不胜枚举。A. B. C. D. 10.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不是所有的鱼缸都放了水草。(有一些鱼缸没放水草。)B. 大家都比着干,谁都不肯落后。(大家都比着干,没有人愿意落后。)C. 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要想做出成绩,一定得下苦功。)D. 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价格。(艺术品的价格决定了它的文化价值。)11.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鲸落是鲸鱼死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B.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规的制定,意味着野味市场失

6、去了合法的基础。C.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诊断,缓解目前医护人员紧缺的问题。D. 深秋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在广袤的大地上,一堂堂生动的春耕公开课,托举着沉甸甸的丰收希望。B. 时间一到,哪怕天上“下刀子”,气象观测员也要到现场把数据读取回来。C. 天上星斗的消息,地上泥士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D. 到了夏天,水顺着四面屋檐流下,激起的凉气将四周的热空气隔绝开。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 )A. 办好教育事业,社会、政府、学校、家庭都有责任。B. 渡过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7、黄河,八百里秦川就展现在眼前。C. 诗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诗人虚构的?D. “燕子飞得这么低,”他说:“怕是晚上要下雨了。”14.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看起来多么纯净,总不免夹杂着细菌,对人的身体不利。B. 天然的生水,对人的身体不利,总不免夹杂着细菌,不管看起来多么纯净。C. 不管看起来多么纯净,总不免夹杂着细菌,对人的身体不利,天然的生水。D. 不管看起来多么纯净,对人的身体不利,天然的生水,总不免夹杂着细菌15.下列诗句,表达了惜别之情的一项是(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8、如蓝。D.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野之驴)16. 对上面文言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C.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D.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17. 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好:喜爱 B. 载:装载C. 至:到达 D. 放:放下(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1

9、821题对于部分过敏人群而言,春季花粉是挥之不去的困扰,通常,人们会觉得,是靠蜜蜂、蝴蝶等授粉的娇艳花朵导致过敏,然而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不是“花”,而是“树”。花粉,是自然界中植物的雄性细胞,因物种各不相同,其大小、形状、结构千差万别,绝大多数以微米为单位计量。草长莺飞的春季,植物开花散叶,花粉在微风、蝴蝶、蜜蜂的帮助下分散到空气中,广泛传播,让植物得以繁衍。北京市气局介绍,花粉家族主要是“虫媒”和“风媒”两类花粉,游离在空气中的花粉,主要来源并不是依靠“虫媒”传播的鲜花,而是依靠“风媒”传播的柏科、杨柳科等类别的树木。因为“风媒”花粉体积更小,在风的作用下传播也更广,才更容易被人吸入并导致

10、过敏反应。例如,应接不暇的喷嚏、鼻涕以及眼睛或外耳道奇痒无比的症状,此外,导致过敏症状的,除了依靠“风媒”传播的树木花粉,还有裹挟树木种子的飞絮。以最常见的雌雄异株杨柳树为例,杨柳雌株花序在授粉后,会生成一个个小蒴果,里面包着白色絮状绒毛。这些绒毛中藏着一些芝麻粒大小的种子,随着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绒毛便携带种子随风飞散,形成杨柳飞絮现像。北京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介绍,杨柳飞絮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由于树种及环境温度差异,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至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专家建议,花粉过敏者可在花粉期到来之前的两周使用抗过敏药物,预防性用药有助于推迟过敏症状出现的时间,或减轻症状,药物可

11、一直用到花粉期结東。也可查询让自己过敏的植物花粉传播扩散时间,提前采取措施防护,通常北京花粉浓度的第一个高峰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二个高峰是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17. 本文认为“树”才是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下列理由正确的一项是( )A. 依靠蝴蝶蜜蜂传播的花粉,体积大,不会导致花粉过敏。B. 空气中的花粉,主要来自依靠“风媒”授粉的部分树木。C. 引起过敏症状的,并非花粉,而是空气中裹挟树木种子的飞絮D. 空气中的花粉只是致敏的表面原因,而树木生长才是根本原因。19. 下列关于杨柳飞絮现象产生的顺序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A.“虫媒”授粉种子生成绒毛长出絮状绒毛飞散B.“风媒”授粉种子生

12、成绒毛长出絮状线毛飞散C.“虫媒”授粉蒴果生成蒴果裂开絮状绒毛飞散D.“风媒”授粉蒴果生成蒴果裂开絮状绒毛飞散20. 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花粉散播虽然给部分过敏人群带来困扰,却是植物繁衍所必需的。B. 北京市的花粉期具有周期性,花粉浓度高峰期与杨柳飞絮期几乎重叠。C. 文章有力地驳斥了部分过敏人群在春季容易出现过敏症状的错误观点。D. 服用药物抗敏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都应在花粉期到来之际开始。21. 下列关于本文写作目的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探讨植物不同的授粉途径 B. 普及关于花粉致敏的科学知识C. 研究花粉过敏的治疗方法 D. 界定北京市花粉期的起止时

13、间(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2230题异木 冯冯骥才作家决不会在自己书房里拘束的,他的性情便自然而然地渲染着书房处处,让书房无不显现着作家的个性、气质、习惯、喜好、兴趣、审美。在那些满屋堆积的图籍、稿纸,文牍、信件、照片和杂物中,当然一定还有许多看不明白的东西,那里却一准隐藏着作家自己心知的故事,或者私密。就像我自己的书房,许多在别人眼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只要它们被我放在书房里,一定有特别的缘由。它们可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或许是人生中一些必须永远留住的收获。多少年来我有个习惯,去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总爱把当地大自然或历史的东西带一点回来,这些东西毫不珍贵,却唯其

14、独有,比如落叶、松子、异石,或历史遗迹的碎屑。一次,在敦煌时去看榆林窟,途经那座久已荒废的唐代锁阳城,钻进了城池,走入乱土岗般的古城废墟中,在一片野木纵横中间看到一些散乱的木头,那样子有点像塔克拉玛千沙漠里尼雅古城的遣址,这一定是一处唐代的废屋,由于戈壁滩上少雨,古物不朽,再经过一千年的曝晒,已无木色,有如白骨,木头上的小孔经过风吹和风化,结晶一般晶莹剔透,一块木头只有在戈壁滩上放了一千年,晒了一千年,才会变得这样奇异。我从地上拾了一小块,想留个纪念。待一拾起,手中好似什么也没拿,千年的风吹日晒,不仅叫它失去木头的颜色,还失去了重量,这更使我确信古代木雕鉴定的一条经验,时间愈久,木头愈轻,只要过轻。必近千年。我拾起的这块木头,其形瘦长,峻峭山,其色洁白,宛如石峰,再细看,它的侧面有一明显发红的锈痕,表明这块残木源自建筑的某一部分,有了这人文的痕迹,更叫人生出许多遐想。现在,它就立在我书桌边小上的一角,虽然不是一个物件,却自有风韵,什么古物也不能替代。它还常常叫我想起九十年代中期写人类的敦煌的那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