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6247415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第二章 资产u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价款+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等+销项税额;如何计提坏账准备(三步走):STEP1:计算坏账准备的应有余额(1)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2)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STEP2:计算坏账准备的已有余额STEP3:计算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应有余额-坏账准备的已有余额u 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u 存货的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即发出哪批存货是

2、已认定的)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的数量单价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先进先出法:(先买入的先发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存货的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月发出的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存货的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入的实际成本)(原有的库存数量+本次购

3、入存货数量)本次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次发出的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u 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公式: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 - 商品进价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

4、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u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的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u 固定资产折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

5、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之前:不考虑净残值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期初估计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最后两年:考虑净残值,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年数总和法:折旧

6、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100%=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可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u 总结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累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累计折旧计提的减值准备u 总结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计提的减值准备u 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第四章

7、 所有者权益 u 资本公积的核算资本公积=发行总收入股本面值发行费用(2008单选) 即=溢价收入发行手续费u 留存收益的核算可供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其他转入(2009单选)未分配利润(年末)=可供分配利润当年计提盈余公积用未分配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分配股票等等。u 所有者权益核算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本期减少的所有者权益(2008、2010年单选)第五章 收入、费用、利润u 劳务完工百分比法计算公式本期确认的收入=合同交易价格总额本期末止履约进度以前期间以确认的收入本期确认的费用=预计合同履约总成本本期末止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成本履约进

8、度=当期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总成本*100%u 营业利润VS利润总额VS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研发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u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9、)-(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第六章 财务报告u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短期借款、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等u 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u 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相关“坏账准备”余额(2)预付款项“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相关“坏账准备”余额(3)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4)预收款项“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

10、目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5)应付职工薪酬: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分析填列(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需要根据相关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的明细 科目余额计算填列(7)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弥补亏损以“”号填列)u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2)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4)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坏账准备u 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

11、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 材料成本差异等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提示:材料成本差异:借加,贷减u 利润表的编制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研发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研发费用: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的发生额以及

12、“管理费用”科目下“无形资产摊销”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税金及附加: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u 会计要素的归集合和分配材料、燃料及动力的归集和分配:(分配标准: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不能分产品领用材料的计算: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总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定额计算:某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13、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单价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公式: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的计算: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定额比例法分配: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1)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2)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辅助生产车

14、间以外的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各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该部门的耗用量分配率辅助分配法 :STEP1:交互分配(1)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提供的劳务或产品总量(2)某辅助生产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该车间耗用的劳务量或产品量分配率STEP2:对外分配(1)对外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2)分配率=对外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量或产品量(3)各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该部门的耗用量分配率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按计划 分配率分配转入的费用计划分配法: 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制造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提示:分配标准: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定额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等)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按废品所耗用实际费用或定额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