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6244349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堂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满堂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满堂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堂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1、 编制依据.22、 专业工程特点.23、 监理工作流程.44、 监理工作目标和控制要点.45、 安全风险分析.86、 监理工作方法和监理措施.8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5);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3、工程监理合同、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4、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检查指南9、其它相关现行的国家和地方行政法规、法令

2、、标准、规范等 10、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二、专业工程特点: 1、脚手架是为了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放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能保证施工期间在各种荷载和气候条件作用下构架的稳定、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 2、本工程使用的碗扣式脚手架具有高强度的结构,可靠的自锁功能,为施工安全带来了保障,碗扣式脚手架自身构件尺寸统一,能够根据不同的负载要求,可以灵活的跳转支架间的距离,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维护简单,碗扣式脚手架完全避免了螺栓作业,无意丢失散件、构件轻便、牢固、经碰经磕、一般锈蚀不影响装拆作业,维护简单,运输方便。 3、西窑头站:本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设单排中柱。车站结构采用三层

3、双跨箱型框架结构。车站主体结构长度155.2米,标准段宽度20.7米,高度21.3米;侧墙厚度为800mm。中板厚度为400mm,施工荷载10KN/,层高7.23m、4.85m。顶板厚度为800mm,施工荷载20KN/,层高6.2m。 4、汉城南路站:本站为岛式地下双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车站主体结构长度506.2米,标准段宽度22.7米,高度14米。侧墙厚度为700mm。中板厚度为400mm,施工荷载10KN/,层高6.3m。顶板厚度为800mm,施工荷载20KN/,层高5.05m。 三、监理工作流程:四、监理工作目标和控制要点:(一)监理工作目标:本满堂脚手架工程监理工作目标是督促施工单位严

4、格按照经监理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规范、标准及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文件执行,避免因此而影响工程质量或发生安全事故。(2) 监理控制要点: 1、审查施工单位的模板与脚手架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组织专家论证,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 2、督促施工单位在搭设和拆除满堂脚手架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3、检查搭设满堂架的人员岗位证书,搭设满堂架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

5、作;搭设满堂架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施工前,应按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钢管、扣件等进行检查验收,并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钢管表面应平直顺滑,不应有裂缝、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硬伤。重点检查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5、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中间隔离设施必须安全可靠,经技术安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准作业; 6、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严格实施,监理人员首先对脚手架

6、构件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外观检查,核对合格证,并对紧固件进行专项验收; 7、脚手架体系的加固杆、剪刀撑等的安装要随时进行,底层的扫地杆要连接牢固,上述体系杆件不能漏设或降低施工质量;脚手架的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等于35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3m;立杆间距控制600600mm,步距控制1200mm,在架体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每隔4.54.8m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当脚手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

7、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 8、脚手架外侧应设置上下走人斜道,不得悬挑;斜道的设置应为来回上折形,坡度不大于1:3 ,宽度不小于1M ,转角处平台面积不小于3平方。斜道立杆应单独设置,不得借用脚手架立杆,并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每隔一步或一个纵距设一连接。斜道两侧及转角平台外围均应设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斜道侧面及平台外侧应设置剪刀撑。 9、分段脚手架到达方案搭设要求的高度后,应进行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检查内容:脚手架的底层纵、横向水平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等于35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

8、上端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0.3m;立杆间距600600mm,步距1200mm,架体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每隔4.54.8m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当脚手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 10、不得随意在结构脚手架上堆放钢筋模板、钢管、扣件等物品,以防高空坠物伤人等事故发生;在脚手架基础或邻近严禁进行挖掘作业。 11、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经修改施工方案并报原方案审批人批准,确定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

9、12、搭设满堂脚手架时,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工人应系安全带;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13、脚手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拆除前应对拆除方案进行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应有专业操作人员作业,应有专人进行监护,在拆除区域内设置安全警戒线;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脚手架下方继续组织施工,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职责; 14、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已拆除的架管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15、拆除脚手架时,施工操作

10、层应铺设脚手板,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卸料时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如遇强风、雨、雷暴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夜间实施拆除作业,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 5、 安全风险分析: 1、未按方案要求搭设,立杆间距和步距不符合要求,剪刀撑和扫地杆未按要求设置,碗扣未扣紧等,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架体坍塌; 2、由于地基处理不到位,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造成架体倾斜或整体坍塌; 3、人行通道若未按要求处理好,在施工中易造成物体坠落从而造成伤害; 4、在架体搭设过程中,若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易造成作业人员高空坠落。 6、 监理工作方法和监理措施:(一)监理工作方法1、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1、进行事前控制;严格监督检查,热情督促的原则,仔细核查承包单位所上报的技术文件、施工方案中有关涉及安全的事项,并依据此细则及有关规定、规程直接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工作;2、监理人员必须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掌握施工工艺、安全、质量技术保证措施,明确施工步骤及施工参数;3、监理工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内业及外业督促检查;内业:专业监理工程师仔细核查施工企业上报的各项方案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安全事项措施,能否有效指导现场施工作业并保证安全有序施工。外业:现场监理人员勤于检查发现并提出问题所在,督促施工方依照安全操作要求作业。 4、脚手架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搭设,脚手架搭拆前必须进

12、行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交底,每搭一段架体均需交底一次,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每段架体搭设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报监理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挂合格牌方可投入使用。验收人员必须在验收单上签字,资料存档。 (二)监理工作措施 1、组织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殊人员上岗证。明确目标控制流程,使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技术措施: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把问题消灭在开工前。当发现有违反质量标准和不符合操作规程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纠正,以消除和防止类似事情的重复发生。 3、经济措施: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处罚,有利于实现施工安全目标控制。 4、合同措施:以合同管理为依据,实现三控两管一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合同管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