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624311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上网福建专升本论坛,全省95%考生知道的专升本网站!在线模拟测试、考纲下载、材料下载等. 网址: 2010年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无机与分析化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介绍整个化学领域和定量分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考试使考生能够较好地、系统地掌握四大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考试,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结果数据处理与主要定量分析法。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一)溶液的一般概念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物质的量的浓度、质

2、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概念;2、 理解几种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二)稀溶液的依数性1、了解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概念,渗透作用和渗透压;2、掌握稀溶液依数性与其浓度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能运用稀溶液性质解释动植物的有关生理现象。(三)胶体溶液1、了解胶体分散系的特点及溶胶的胶团结构;2、掌握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和聚沉方法。第二章:电解质溶液和解离平衡(一)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理解掌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二)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1、 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pH标度;一元弱酸、弱碱部分解离、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特点及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

3、公式及应用范围;盐类水解的本质。2、 掌握: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和多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定性判断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三)缓冲溶液1、 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2、 掌握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四)沉淀溶解平衡1、 掌握溶度积概念及其表达式、溶度积规则;2、 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能运用溶度积进行有关计算。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氧化数的确定方法;2、 了解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般步骤;3、 掌握运用上述方法配

4、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二)电极电势1、 了解能斯特方程,能正确书写能斯特方程;2、 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因浓度变化、酸碱度变化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和定性判断因沉淀生成、配合物生成导致的电极电势变化。(三)电极电势的应用1、 能应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能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完成程度;2、 能运用元素电位图判断处于中间价态物质能否发生歧化。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1、 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2、 理解掌握电子运动的特点、轨道概念,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概念;(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 了解屏蔽效

5、应、穿透效应,掌握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等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2、 能运用上述规则写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 了解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能级组、能级、轨道等概念;2、 理解掌握原子半径、电离势、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四)离子键1、 了解离子键的本质和离子键特征;2、 理解掌握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的变化规律;3、 运用离子半径、离子电荷解释离子型化合物的高熔、沸点等性质。(五)共价键1、 了解价键(电子配对)理论,共价键的特性;2、 理解掌握键和键,轨道杂化理论的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和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六)分子间力1、 了解

6、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2、 理解掌握分子间的三种作用力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氢键的形成及对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影响;3、 能运用分子间的作用力说明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第五章:配位化合物(一)配位化合物概念1、 了解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的组成;2、 掌握配合物的命名。(二)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 了解配位键的本质、配位键的形成条件;2、 掌握外轨型配键和内轨型配键的形成。(三)配位离解平衡1、 了解稳定常数的物理意义;2、 理解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并运用配位离解平衡进行简单计算。(四)螯合物1、 了解螯合物概念2、 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和螯合剂应具备的条件。第七章:定量分析化

7、学概论1、 掌握误差来源及减免,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2、 了解提高分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 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根据滴定反应来确定物质的摩尔基本单元。4、 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第八章:酸碱滴定法1、 重点掌握溶液pH值的计算、强碱滴定强酸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滴定突跃范围、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及指示剂选择的原则;2、 能根据测定要求的准确度,考虑能否滴定。第九章:配位滴定法1、 重点掌握酸效应系数以及控制溶液pH值的重要意义,用条件稳定常数来判断配位滴定的可能性,影响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因素。2、 掌

8、握如何选择合适的滴定条件以使配位反应进行更完全;3、 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性及如何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第十章:其他滴定分析法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2、 重点掌握银量法的滴定原理、滴定条件及适用范围。第十一章:吸光光度分析法1、 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吸收光谱和溶液的颜色关系,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离的原因;2、 了解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及仪器。三、试卷题型1、选择题(50分) 2、是非判断题(20分)3、填空题(50分) 4、计算题(30分)四、考试用书无机及分析化学,宁开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

9、、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二、课程内容、考核要求和比例第一章 绪言1.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内容。2.微生物的应用前景。3.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4.掌握微生物的特点。第二章 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1.掌握细菌和真核生物三原界的特点。2.掌握细菌的形状和大小。3.掌握细菌的细胞构造(基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质粒;特殊构造:鞭毛

10、、芽孢、荚膜)及其功能。4.掌握细菌的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5.了解常用的细菌类群。6.掌握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及形态结构。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1.掌握真菌的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2.掌握真菌的形态。3.了解真菌的细胞结构。4.了解真菌的生活史。5.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6.了解真菌的常见类型。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病毒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2.掌握病毒、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3.掌握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胞的概念。4.了解烈性噬菌体的侵染过程。5.了解溶源性细胞的特点。6.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1.掌握微生物的不同营养类型。掌握光能无机营养型、化能无

11、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的概念。2.掌握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原则。3.了解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4.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5.了解微生物发酵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呼吸的概念。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1.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2.掌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3.了解测定微生物数量和生长量的方法。4.掌握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5.掌握主要灭菌方法。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1.了解从自然界筛选菌种和菌种保藏的基本知识。2.了解微生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掌握接合;转化;转导的

12、概念。4.掌握菌种的衰退与复壮的概念,掌握防止菌种衰退及复壮的方法。5.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1.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2.掌握微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与环境关系极为密切。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1.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任务和微生物的命名方法。2.掌握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原界系统)了解种的概念。3.了解细菌的分类系统。4.了解真菌的分类系统。三、考试用书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四、考试题型1.填空题 30%2选择题 30%3名词解释 30%4问答题

13、60%有机化学考试大纲一、教材与参考书有机化学,李贵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二、题型与分数分配: 1、命名及写结构式(20分)2、单项选择(45分)3、完成反应式(30分)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20分)5、推断结构(15分)6、合成(转化)题(20分)各题型说明:1)命名及写结构式:掌握系统命名命名法及正确地书写构造式;2)单项选择:主要考核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机物基本性质的理解; 3)完成反应式:主要考核在不同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应产物,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反应。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通过官能团与具有反应迅速、特征现象明显的试剂的应用鉴别(定)出对应的有机物

14、。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理化性质将它们一、一分开或提纯得到较纯物质。5)推断结构:可通过化合物的分子式,再根据所给定特征化学反应及断键后降解的小分子,推断该特定化合物的结构式。6)合成(转化)题:设计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步骤、实现化合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实现这些转变的必要条件。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两种分类方法(碳骨架分类和官分类)掌握主要官能团 , , -X ,-OH ,-O- ,-CHO , ,-COOH,-COOR,-NH2 , -CONH-, -NO2, -N=N-, -SO3H等及对应化合物,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及类脂等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组成。(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的最低系列原则和取代基的次序规则,掌握分子构型的标记方法:了解有机化 合物的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常用俗名等。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1)在掌握好物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各种杂化状态,共价键的键参数。(2)理解芳香性的概念,掌握苯系芳香烃和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及六元杂环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特征。(3)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扼效应)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4)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