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完整教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6240905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9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完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诊断学完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诊断学完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完整教案.(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 首 页章、节授课题目绪论教 学 目 标掌握诊断学、症状、体征的定义。熟悉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了解临床诊断的种类。教 学 重 点诊断学、症状、体征的定义教 学 难 点临床诊断的种类教 学 方 法理论讲授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授课内容、过程、方法和时间分配复习巩固:导入新课:诊断学是一门桥梁课,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必要的课程,学好诊断学对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讲解新课: 绪论一 诊断学的定义及学习诊断学的意义1. 定义: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2. 学习诊断学的意义-防治疾病3. 诊断学的内容1.病史采集(问诊):

2、(1)定义:是以对话的方式向患者或知情人了解病情和健康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2)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及家族史2.症状与体征授课内容、过程、方法和时间分配(1)症状:是指在患病的状态下,患者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与感受,主要是患者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2)体征:在体格检查时医生发现的异常表现。3.体格检查(1)定义:是医师应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2)基本方法:视(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4.实验室检查定义:是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实验方法对被检者的血液、

3、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获得疾病的病原体、组织的病理形态或器官状态等资料,再结合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的诊断方法。5.辅助检查(仪器或设备检查)(1)X线检查(2)心电图检查(3)超声诊断(4)内镜检查(5)其他三临床诊断的种类与诊断思维1.临床诊断种类(1)病因诊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腹膜炎(2)病理解剖诊断-大叶性肺炎、二尖瓣狭窄、胆囊炎(3)病理生理诊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2诊断思维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略)教学小结:诊断学是一门桥梁课,也是学好临床医学之前的一门必要的课程,学好诊断学对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绪论部分需要掌握诊断学的症状、体征的定义;

4、熟悉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了解临床诊断的种类和必要性。布置作业:1什么是诊断学?2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绪 论一、诊断学的定义及学习诊断学的意义 (4)实验室检查定义: (5)辅助检查学习诊断学的意义 三、临床诊断的种类与诊断思维二、诊断学的内容 1.临床诊断种类(1)病史采集(问诊): 2诊断思维(2)症状与体征 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3)体格检查学科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章、节第一篇 第一节授课题目常见症状发热教 学 目 标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发热的临床表现(分度、临床过程及特点、热型及临床意义)。熟悉:发热的病因及分类、伴随症状。了解:发热的发生机制、问诊要

5、点。教 学 重 点发热的正常范围、发热的临床表现(分度、临床过程及特点、热型及临床意义)。教 学 难 点发热的发生机制教 学 方 法理论讲授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黑板、黑板檫、粉笔授课内容、过程、方法和时间分配复习巩固: 1、诊断学、症状、体征的定义2、诊断学的主要内容3、临床诊断的种类导入新课:发热(俗话叫发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而且有时候烧的比较严重,正如我们常开玩笑说:“你是不是脑子被烧坏了”。我们一起学习常见症状发热。讲解新课: 第一篇 常见症状第一节 发热一 发热概述1.发热的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发热。2.正常体温口温:36.3

6、37.2 腋温:3637授课内容、过程、方法和时间分配3.影响正常体温的因素(1)一般情况下,24小时内下午较早晨高,剧烈运动、劳动、进餐、紧张、情绪激动都会使体温略微升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2)妇女在月经期、排卵期、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3)老年人比青壮年体温低-代谢低。(4)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二 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等2.非感染性发热-非病原体引起的发热。(1)无菌性组织损伤或坏死;(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代谢疾病;(4)皮肤散热减少的疾病;(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6)自主

7、神经功能紊乱。三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1)内源性致热源(2)外源性致热源2.非致热源性发热四临床表现1.发热的临床分度(口温) 低 热:37.238; 中等度热:38.139; 高 热:39.141; 超 高 热:41以上。授课内容、过程、方法和时间分配2发热的过程 发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2)高热期(高热持续期)(3)体温下降期3.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如最低时低

8、于正常水平则称为消耗热)。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患等。(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持续1日乃至数日,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5)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6)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斯菌病。四伴随症状(略)五问诊要点(略)教学

9、小结:发热这一症状生活中比较常见,通过学习需要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影响正常体温的因素、发热的临床表现(分度、临床过程及特点、热型及临床意义);熟悉发热的病因及分类、伴随症状;了解发热的发生机制和问诊要点。布置作业:1、体温的正常范围,影响正常体温的因素有哪些;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有哪些;3、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热型的定义,常见的热型有哪些,意义如何;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一篇 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 二 发热概述 四临床表现1.发热的定义: 1.发热的临床分度2.影响正常体温的因素 2发热的过程二、病因与分类 3.热型及临床意义1.感染性发热 五伴随症状2.非感染性发热 六.问诊要点三发生机制

10、 1.致热源性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学科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章、节第一篇 第二节授课题目常见症状疼痛教 学 目 标掌握:疼痛、牵涉痛(放射痛)的定义;头痛、胸痛、腹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熟悉:疼痛的分类;头痛、胸痛、腹痛的伴随症状。了解:疼痛的发生机制、头痛、胸痛、腹痛问诊要点。教 学 重 点疼痛、牵涉痛(放射痛)的定义;头痛、胸痛、腹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教 学 难 点牵涉痛的产生机理;头痛、胸痛、腹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教 学 方 法理论讲授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黑板、黑板檫、粉笔授课内容、过程、方法和时间分配复习巩固: 1、体温的正常范围,影响正常体温的因素有哪些;2、发热的病因

11、与分类有哪些;3、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热型的定义,常见的热型有哪些,意义如何;导入新课:生活中,不小心经常遇到一些小意外,比如烫伤、刺伤、冻伤,这些都会出现一种反应(症状)疼痛,当然也有些疼痛是发自我们脏器和肢体本身的,比如说头痛、腹痛、腰痛、腿痛等等,我们一起来学习疼痛。讲解新课: 第二节 疼痛发生机制:(略)分类:按发生部位和传导途径不同分:1.皮肤痛-挤伤、戳伤、压伤、刺伤、割伤、烧伤等引起的疼痛2.内脏痛-牵拉或扩张、化学刺激、痉挛或强烈收缩、机械性刺激引起的疼痛3.牵涉痛-胆囊疾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4.深部痛-肌肉、筋膜、肌腱、关节、骨膜的疼痛授课内容、过程、方法和时间分

12、配一、 头痛头痛:是指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的疼痛。(一) 病因1颅脑病变-感染、血管病变、占位性病变、其他(偏头痛)2颅外病变-颅骨疾病、颈部疾病、神经痛、其他(眼、耳、鼻、齿疾病)3全身性疾病-急性感染、心血管疾病、中毒、其他(尿毒症、肺性脑病)4神经症-神经衰弱、癔症性头痛(二)临床表现1发病情况急起的头痛,特别是第一次发生的剧烈头痛,原因常为器质性,可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中暑、三叉神经痛、急性青光眼、急性脑血管疾病、牙原性头痛等。急性头痛伴有意识障碍与呕吐者,青壮年应注意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人多注意脑出血。慢性头痛进行性加剧并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不伴颅内高压症的慢性头痛,以肌收缩性头痛与鼻原性头痛为多见。慢性复发性头痛是偏头痛的特征之一。2头痛部位颅内或全身急性感染所致的头痛多为全头痛,呈弥散性,较少放射,随感染的缓解而好转。伴颈部剧烈疼痛和脑膜刺激征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侧性头痛见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与脑神经痛。颅外病变(眼、鼻、耳、牙原性头痛)为浅在性头痛,位于刺激点或受累神经分布的区域内。颅内病变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等引起的头痛常较弥散与深在,其部位不一定与病变部位相符合,但疼痛多向病灶侧的外面放射。3头痛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