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6240877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3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9 页 月考物理试卷 月考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0 分) 1. 如图,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秤他的文具盒的质 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 左 ; 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要测出文 具盒的质量,他应该( ) A. 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 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 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 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2. 向一个空的暖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

2、时,空气柱发出的声音的哪个特征会明显发生变化( ) 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无法确定 3. 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表盘,此时实际时刻是( ) A. 5 点 40 分B. 5 点 20 分C. 8 点 27 分D. 6 点 40 分 4. 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 B. 岸上的人看到湖水中的蓝天白云 第 2 页,共 19 页 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D. 潜水员从水中看见岸上的树比实际的高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 在凸透镜后 2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蜡烛烛焰等大的像,则( ) A.

3、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 当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也应该远离凸透镜,此时成的像变小 C. 当物距是 15cm 时,适当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D. 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将不能再呈现烛焰完整的像 6. 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 A 和 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 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 A 的直角边射入, 从玻璃砖 B 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 光线 aB. 光线 bC. 光线 cD. 光线 d 7. 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 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 10

4、0m,则它在 4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1.67/B. 1.5/C. 2.17/D. 2/ 8. 爷爷的眼睛是远视眼,需要戴眼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眼镜时,小明通过镜片看到 爷爷的“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 ) A. 正立、等大的实像B. 正立、等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 9. 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第 3 页,共 19 页 C. 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0.生活中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描述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

5、释的是( ) A. 太极湖边,倒影可见B. 林荫树下,点点光斑 C. 山涧小溪,清澈见底D. 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34.0 分) 11.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当学校举行防震逃生演练时,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 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 12.车长都为 L 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相邻的互相平行的轨道上,甲车以速度1向南匀 速行驶,乙车以速度2向北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 _。 13.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用镊子将游码拨至左侧“0”刻 度线上,若指针仍偏左,则可将天平横梁右端的_向

6、_侧调节。然后把待 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 体的质量为_g。 14.一个身高1.6的人站在可以照全身的镜子前 2m 处,则镜中像高_m,若人以 0.5/的速度靠近镜子,则 2s 后,人与像的距离是_m。 15.一铁块的质量是 80g,合_kg;将此铁块熔化成铁水其质量为_mg。 16.一滑雪运动员沿 240m 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 250m 才停止。运动员在斜 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 16s 和 25s,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 是_/,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 度是_/。 第 4 页,共 19 页

7、 17.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 直径是_cm。 18.人眼看物体时,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 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_(厚或薄)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当晶 状体变得最_(厚或薄)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19.如图所示,光源 S 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 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 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20.在如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 第 5 页,共 19 页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0 分) 21.在探究

8、光的折射特点时, 小明记录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 光路并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015304560 折射角01122.135.440.9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位于法线的两侧。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和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且折射角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 折射角等于_。 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

9、支点燃的 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 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 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 A 的像应 是图中的_(选填“1”、“2”或“3”)。 第 6 页,共 19 页 23.请完成以下探究性实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 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点燃蜡烛,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 倒立,_(选填“缩小

10、”或“放大”)的实像;若此时拿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 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只将光屏向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则这只眼镜是 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选填“近 视”或“远视”);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上/下)移动, 此时应将凸透镜向_(上/下)移动,以使像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0 分) 24.完成图中甲、乙的光路图。 第 7 页,共 19 页 25.如图记录了甲、 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求

11、: (1)甲、乙两车在后 10s 的平均速度。 (2)若甲、乙两车均以后 10s 的平均速度匀速行驶完全程,各需多少时间? 26.一辆大型运输车,长 40m,质量为 30t,匀速通过长 260m 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 30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 24s,求桥的长度 第 8 页,共 19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 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 平衡螺母。 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 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用天平称量物

12、质前与称量物质过程中使横梁平衡的调节方法是不同的, 一定要严格区分 开来。 【解答】 解:在测量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秤他的文具盒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 发现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说明放上的最小砝码偏重,不 放最小砝码偏轻,故应该向右调节游码; 故选:B。 2.【答案】C 【解析】解 : 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水越来越多, 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因此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故选 C 先确定振动的物体,振动的物体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音

13、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答案】B 第 9 页,共 19 页 【解析】解:由图可知,此时的时间为 6:40,则实际时间为:12:006:40 = 5: 20。 故选:B。 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 (1)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 (2)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 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 (3)计算法:实际时间 = 12:00钟表在平面镜中的时间。 判断钟表的实际时间方法很多,但是把试卷翻过来,是最简单的最佳方法。 4.【答案】B 【解析】解:A、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属

14、于光的折射现象; B、岸上的人看到湖水中的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潜水员从水中看见岸上的树比实际的高,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故选 B (1)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事例有日食、月食及影子等;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3)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 都是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解: A、距离凸透镜 2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物距与像距相同, 即 = = 20

15、 = 2,则焦距 = 10,故 A 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光屏应该靠近凸透镜,故 B 错误; C、当物距是 15cm 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 的实像,故 C 正确;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他部分,经凸透镜折射 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 D 第 10 页,共 19 页 错误。 故选:C。 (1)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可用来粗测焦距;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3)物距大

16、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4)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 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 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对选项中的说法进行逐一判断,属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 大。 6.【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小于 入射角;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 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注意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解答】 光线垂直于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