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方法.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6240180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检测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桩基检测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桩基检测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检测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桩检测主要有动测和静测动测主要是高、低应变,高应变测试承载力,低应变测试桩身完整性一般来说,在对本地区地质情况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有一定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采用高应变(实测曲线拟合法)能比较准确的测定桩身承载力。低应变(反射波法)对于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是一种很直观很经济的方法。静测当然是指静载荷试验(包括竖向抗压、水平、抗拔)。对于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测定完整性还可以有预埋声测管超声波检测和抽芯检测。比较复杂一些的还有预埋钢筋计桩身侧摩阻及桩端阻力测试。动测方法是高应变和低应变,高应变可检测桩身的完整性还有桩的承载力。低应变主要检测桩身完整性,有效范围为50d(桩的直径),高应变比低应变贵,但

2、低应变基本上只能检测桩身质量,承载力检测是不准的。小应变的主要有基桩检测的仪器,再就是常见的大、小锤和接头的传感器。大应变除了检测仪器外,传感器外,还要有吊车重锤。另外还可以用静载试验来检测单桩承载力。它比高应变更直接和准确。但现在很多地方在进行高应变和静载的对比试验,以使高应变更加准确。堆载法静载试验: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法超声波检测仪进行灌注桩桩身的检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0 vU;3W8U C.0.1 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

3、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加载至破坏。 Z(cgI5Pu C.0.2 试验加载装置: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 &+p07 C.0.2.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C-1): YZd4% zF 锚桩、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应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1.5倍。 o5d)v)Rx=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 R6Me*VR C.0.5.2 为安置沉降测点和仪表,试

4、桩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高一致。 NVQ IRQ. C.0.5.3 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或掺入早强剂。 0h* AtZv_ C.0.6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d。 .Sm7na K C.0.7 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到试桩破坏,然后分级卸载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可采用多循环加

5、、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当考虑缩短试验时间,对于工程桩的检验性试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一级荷载。 NcdOzx C.0.8 加卸载与沉降观测: d+lhgz C.0.8.1 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M Su_*&j9T C.0.8.2 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 |fB&A C.0.8.3 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

6、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w18kTa!4 C.0.8.4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_HVPE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7aSS F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AYPsG1 (3)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ngE5$UM C.0.8.5 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2倍。每级卸载后隔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min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4h再读一次。 cE

7、MSB C.0.9 试验报告内容及资料整理 NvY%sx, C.0.9.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见表C-2),并应对成桩和试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作补充说明: zyTeF_ r Z%l?( qXcHf6 C.0.9.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汇总表(见表C-4); 0e-M 24,C teIUSB C.0.9.4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一般应绘Q-s,s-lgt曲线,以及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 zT4SIr?f C.0.9.5 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底反力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和绘制桩身轴力分布、侧阻力分布、桩端-阻力荷载、桩端阻力-沉降关系等曲线;

8、m_s_# C.0.9.6 按第C.0.10条和第C.0.11条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WTK )SKa,. C.0.10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gqw LZ C.0.10.1 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 X!6oviT|m C.0.10.2根据沉降量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缓变型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对于大直径桩可取s=0.03-0.06D(D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于细长桩(l/d80)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 , !0-;H

9、.Y C.0.10.3 根据沉降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oxrVE C.0.1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根据试桩位置、实际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等综合确定。当各试桩条件基本相同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列步骤与方法确定: O S?S$y C.0.11.1 计算试桩结果统计特征值: B*rSP (1)按上述方法,确定n根正常条件试桩的极限承载力实测值Qum; T*pcS? 按下式计算n根试桩实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Qum Lfry_i;F iC(&U YL C.0.11.2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m 7j,u&%om (1)当Sn0.15时,Quk=Qum; lE|Hp (2)当Sn0.15时,Quk=Qum T 5dPmn C.0.11.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折减系数,根据变量i的分布,按下列方法确定: PH_:% (1)当试桩数n=2时,按表C-5确定 V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