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35215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5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4编号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 校 名 称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群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 1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2 机械加工技术(051200) 专业群 所涵专业(代码) 3 数控技术应用(051400) 核心专业(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项目负责人谭星祥 所属专业部机电部 2 目录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3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2、一、需求论证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 技术改造、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 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 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 划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 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 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 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

3、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 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 2020 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 2030 年全面实现 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 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 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 现代产业集聚区、 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 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 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

4、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 2015年末, 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 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高新技术产品 120 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 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 2015 年调研数据显示, 2015 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 2014 年增长了 11.71%;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 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 ,以 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 83.01%,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 最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

5、行业从业人员超过 3.5 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 3000 多人,高 级技工需要 1000 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 270 人左右,远不 能满足市场需求。 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 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 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 4 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现有基础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办于 1984 年,国家第三批示范校建设中是我校重点建 设专业及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首批职业学校品牌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江苏省职业学 校品牌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江苏省合格专业,机电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

6、 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1课程改革基础:2007 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 点。2014 年 6 月份本专业群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 查研究, 制订了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标准、 人才评价标准, 并编写 车工技能 、数 控车技能等 6 本项目化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 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把贴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典型机电类产品制造、加 工、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作为课程的内容,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 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 100%,就业率达 98%,近三年获得省技能大赛一、二、

7、三等 奖共 34 个。 2 师资队伍建设基础 : 本专业群现有专任专业教师 32 人, 其中本科率 100%、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8125%;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 1 人、镇江市骨干 1 人、丹阳 市学科带头人 3 人、丹阳市教学骨干 3 人、硕士研究生 10 人。近三年专业教师 研发的一种直线式时钟、一种多功能跑步机、一种拐臂式注塑模具获国家专利, 参与江苏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编江苏省中职学校电 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基础:建有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个,设备总值 13095462 万元,拥有 22 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及 23 个校外实训基地。 4人才

8、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社会声誉好。据调研组调研数据: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 95.57%,半年 后就业率为 98%, 毕业生平均起薪额 1800 元, 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高达 2500 元。 二、建设目标 围绕地方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 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统筹我校现有的专业布局,以省 级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为核心,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为骨干, 涵盖“机械加工技术”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机电

9、技 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相关专业体系,建设公共服务 与管理平台;融汇企业文化,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 力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专兼 结合教师团队;加强校企互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服务活动,建设多 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 ; 校企合作,探索以“工学交替、双证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平台”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发展和丰富学校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以内 5 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 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把

10、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成为省内知 名,市内一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走在全 省的前列;在与此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成为示范。为丹阳先进制造业提供 人才支持。 三、建设思路 1.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专业群各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调研分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以核 心技能训练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各种管 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 课程标准,将技能考证、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融入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职

11、 业能力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调整和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建设结构合理、 专兼结合的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 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双师”培养为重点,加大引进兼职教师力度,全面提 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质“双师”教师团队。 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按照构建、扩充、完善“教、学、 做”一体化实训室的思路,建设能够满足校内实训和对外培训需求的校内实训基 地,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多途径的合作渠道,积极 主动地与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加强内涵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构建校企合作的

12、人才培养机制 以丹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 需求为依据,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准确把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现 代制造业工作岗位群的需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质量为基本 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方针,以创新人 材培养模式为主线,按照“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通过对 校企双方的资源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以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 作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基于校企 合作的人才培养模

13、式。制定校企合作制度,使校企合作运行常态化、制度化。如 下表 1 所示。 表 1 校企合作制度化构想表 1 校企合作制度化构想 分类 编 号 相关制度内容制度制定目的 1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拓宽校企合作领 域,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内涵。 校企 合作 管理2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接受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及工作检查; 6 分类 编 号 相关制度内容制度制定目的 实施校企合作建设项目;指导专业建设、课程 建设等。 3校企合作办公室 规范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为校企合作运 行提供服务保障,为校企合作提供全程支持和 服务。 4 校企合作先进技术应 用,成果共享办法 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

14、优势,吸纳消化先进的 科研技术成果,服务 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行业的技术应用,加速 先进技术、科技成果产业转化。 5 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 理办法 建立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理办法,完善学校设 备捐赠管理办法,推 设备捐赠管理规范化。 6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 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与合作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符合行业 前沿应用技术要求、适应岗位变化人才升级的 专业要求,为区域经 建设和发展提供前瞻性高技能人才支撑。 7 校企实习训基地建设 管理办法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实施保障 制度;确保校企协同管理,提升实习实训教学 效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 和准则。 教学 管理 8顶岗实习管理规程 确

15、保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落实校企合作共同育 人,过程共管,达到实训实习的教学效果。 就业 管理 9 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 业工作的 意见 进一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 就业能力,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就业。 10 行业企业专家、领军 人物、兼职教师聘用 制度 搭建兼职教师实践教学、 与教改、参加培训、申报教研教改成果的平台。 11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 设制度 以校级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教师制定三年 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所承担的专业课 授课、科研、创新等任务。 12 校企兼职教师聘任办 法 建立校企兼职教师聘任,推动校企之间的战略、 资源、业务、人员的融合,形成激励机制。 人事 制度 改革

16、13 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 轮换管理办法 建立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轮换管理办法,实施 多形式、多途径、多方向办学。 14 鼓励校内专业教师深 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 创新和研发实施办法 将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等按全面 履行岗位职责认定,并折算为课时量,保证专 业教师的收入,调动专业教师开展科技服务的 积极性。 社会 服务 制度 15社会培训工作方案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统筹全校 对外培训工作,提高学院办学的社会效益。 7 (二) 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定位,以企业满意度为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 深化订单培养、 工学交替等教学改革, 共同落实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社会服务与培训等工作。专业群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如 图 1 所示。 图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 (三)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在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专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