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编号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34526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7编号课程建设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017编号课程建设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017编号课程建设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17编号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7编号课程建设的重要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 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 课程建设做起。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 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 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 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 对搞得好课程建设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课程 建设。 2搞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

2、的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需要检验高 等教育质量的尺度。多样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二属性,是保持和传递人类已有的 文明成 果,也是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开发和 应用等。 要不断地总结、 探索与 实践, 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合格课程、 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经过统筹规 划,分期、分批建设,采取 自评自建与集中组织审评 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数重点课程、优秀课 程与合格课程相结合,深入研究教学改革,提高课 程建设的功能和实效性。我 们

3、必须强化改革意识, 转变教学观念,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 是随 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量的衡 量标准。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破 前规;要从教 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 的地位和作用, 课 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 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 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高 校通过 23 年的教 学建设,绝大多数的必修课程达到高水平,并创 建具有特 色的省内重点课程,使高校的整体教学 水平再上新台阶。 3搞好课程建设,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现状。 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有的相对较差,需要建设 的项目很多,我们必须根据

4、课程的 现状,结合高 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主要矛盾。对提高教 学质量影响大的 关键是课程建设,如对一些开课 率高,授课面广的主干课程,给予重点资助; 从 课程设置中确立一批覆盖面宽、 直接影响学生理 论基础与基本技能的公共课、 基础课和专业基础 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加强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培养;抓好专业主干课建设, 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相邻的系列课程的建 设。高 校应设立课程建设与奖励专项基金,要把重点课 程建设和优秀课程评选 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 评建结合,以建为主。应以基础条件好,发展潜 力大, 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 主干学科、主干课程为对象,通过 “

5、分期分批, 立项建设,评建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校级一类 课程建设,在合 格课程的基础上,争创评选省级 优秀课程。 二、建设优秀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 层次、招生规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 个培养计划中 所处的地位,制定出全校课程建设目标,对课程 及其结构进行整 体优化和改革,围绕知识、能 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新的课程体 系。 2强化系列课程建设 系列课程包括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以主干 课程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分支课程 适应学科间的 交叉,融合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充分发挥老教 师的作用,由他 们参与开展各学科和相关课程的 联系与合作,切实

6、解决系列课程之间的内容重 复,前后衔接和专业课的内容更新等问题。主干 课程为必修课,分支课程为选 修课、讲座等,加 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选择 性和学习兴 趣。各种选修课程的安排相对不集中 在一段时间内,而是根据专业需要和教育 的不同 阶段,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主干与分支 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形 成主体交叉,有利于主干 课程的发展和各课程的相互贯通。 3合作建设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点 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就要加强素质教 育,增设素质教育课程。而目前文化 素质教育的 选修课课程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相关学科 和师资,因此,我 们要与综合性院校合作,加强 人文、社会和自然科

7、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并采取 促建的办法,以校际间、学科间学术交流为主进 行合作。要处理好针对性与适 应性的关系,通过 与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联合开课或交流授课, 进一步丰富 选修课教学内容,形成历史、哲学、 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类和自然科学 专业选 修课。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师课程建设需要 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的整体素 质关系到培 养人才的质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 平高,教学科研能 力强,热心教学工作,有敬业 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是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 高, 培养 21 世纪人才的可靠保证。 提高教师的全 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是加强师

8、资队 伍建设的重要 措施。我们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为课程建设 的重要内容,坚 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 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我校“人才培养 工 程计划”,设立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制,采用校 内外培养并举,以校内培养 为主的策略, 加速教 师的培养,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应根据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高层次创 新人才工程,鼓励一部分中青年教师 在投入教学 时,给予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保证。通过学校内部 管理体制改革,规 范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 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一支业务 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 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重点抓 好中青

9、年骨干教师 的培养提高,注意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 师;通过实 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发挥学术造诣 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加强 教学研究活动,将老教师的作用与中青年教师培 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 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 学术活动,沟通信息,加强协作,更新知识,增 进学科 间的校际间的交流,通过校内外各种培训 班培训,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改善 教师的知识 结构,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科研思维能力, 业务能力,教学水 平不断提高,充实丰富教学内 容,提高授课质量;通过实行真正的教师聘任 制, 引入竞争机制,创造良好气氛,使广大教师 积极承担教学工作。 四、严格课程建设的管理,开展教

10、学评估 1促进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课程建设档案,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达标 程序、成绩 与问题。要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 通过教学督导、教 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 追踪测评、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 意见、 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从教学基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量 监控,严格 教学管理,增强各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 质量意识。 2加快题库建设,建立严格规范考试制度 考试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 映教师知识水平。在考试中围绕命 题中心环节, 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情况, 试题必须具有科学性、 可靠性、 准确性 ; 改革

11、考试内容和方法,加强对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 考试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课程考试,逐步增加实 践考试所占比例;加强考试管 理,做到“三 严”,即严格考试、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 准;加强考试分 析和考试监控。今后将采取购进 题库软件与自行出题相结合,进一步扩增题库 量,加快实施教考分立。 3搞好课程建设,健全评估制度 课程质量评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 课程评估是做好课程建设的重要手 段。评估目的 是为了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 地位。开展对课 程的硬件和软件的评估,可以了 解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把好课程建设质量关。 通过课程评估和对合格课程的检查验收,为制

12、定 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规划 提供依据。学校、 系主管教学工作的部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要亲自 抓好这项工 作, 在人力、 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保 证。 同时, 成立校、 系两级教学评估指导小组, 其成员由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 成,他们将承担重点课程、合 格课程、优秀课程 的指导、论证和评估工作。在课程评估过程中, 要抓好三个 环节 : (l)根据课程建设目标建立科学 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学校根据省普通 高校课程 建设暂行办法中合格课程,优秀课程基本条件。 (2)紧紧围绕教学基 本建设,师资队伍状况,教学 质量水平,教学管理水平。(3)注重自评自检在 课 程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评价观,要求 重点课程建设单位根据本课 程建设情况, 如实写 出自评自检报告, 经系和校专家组评议, 保证评 估质量。 综上所述,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扎实工作就能总 结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