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常见题型的答题模板.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6233293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常见题型的答题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地理常见题型的答题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常见题型的答题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常见题型的答题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地理常见题型的答题模板1、自然地理特征描述 (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热量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征 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3)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4)水文特征 中小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5)植被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6)土壤 以红壤为主。(7)自然资源(看图例或特殊区域)2、地形特征描述(市模拟考36(1)题为例)(1)以*为主 (以高原为主);(2)分布情况 (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带,面积狭小);(3)地势起伏情况 (地势东高西低,沿海相对高差大(地势起伏大);(4)特殊(如海岸线、大陆架) (海

2、岸线较平直)。3、气候特征描述(1)若知道气候类型,最好先点明(2)气温数值高低(年均温或最热月、最冷月)及季节变化,温差大小(3)降水量数值大小及季节变化4、水文(系)特征描述水文特征 主要判断依据(1)水量大小 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差额(主要是降水量);流域面积(2)水位季节变化 湖泊、水库调蓄;降水季节变化;气温季节变化(3)汛期及长短 看补给类型(4)含沙量大小 植被覆盖率(5)结冰期及长短 气温(6)凌汛 气温及河流流向(低纬向高纬)(7)流速或水能蕴藏量 地势起伏水系特征(1)流域面积、流程、流向、归属 (2)水系形态、支流、湖泊(3)河道(宽窄、直弯、地上河等)、河床坡度5、影响气

3、温的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太阳高度)、昼长、天气(2)地形(地势、坡向、对盛行风的影响)(3)海陆热力性质(季节性) (4)洋流(5)盛行风(冬季风、盛行西风等)(6)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6、影响降水量的因素(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2)地形(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4)洋流7、影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影响气温年较差 日较差(1)纬度(太阳高度变化) 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随纬度增高而减小(2)海陆 陆地大于海洋 陆地大于海洋(3)气候(天气) 晴天大于阴天 晴天大于阴天(4)地形 平原大于山区 平原大于山区(5)植被 裸地大于绿地 裸地大于绿地8、气候类型成因一般分析

4、和特殊气候成因分析(熟记气候类型分布图P17)一般分析:重点强调大气环流特殊分析:(1)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4)海陆位置马达加斯加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东北部、几内亚湾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暖湿的*信风或*季风受山地阻挡,处于地形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处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减弱,且地形阻挡海洋水汽进入,降水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部、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30SN附近):地处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东南(北)信风带来海洋充足水汽,降水较多;沿岸厄加勒斯(墨西哥湾)暖

5、流增温增湿。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北是热带雨林气候,以南是热带草原气候:(1)南美洲西岸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充沛,加上沿岸有赤道逆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充沛,故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2)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冬季降水少,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南移的影响,降水较多,故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索马里寒流(夏季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处于东南信风的

6、背风坡,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副热带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加利福尼亚沙漠、澳大利亚西部、非洲西南部等):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印度河流域热带沙漠气候: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严重。加利福尼亚沙漠占据地中海气候位置: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地处内陆谷地、盆地,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黑海以北地中海气候: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风影响;北部山脉阻挡冬季北方冷空气及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高。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典型:终年盛行西风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水汽输入;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7、受海洋影响大;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南美洲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盛行西风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福克兰寒流降温减湿。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梅塞塔高原,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闭塞,为盆地状高原地形。冬季因地势高,使高原内部成为相对高压,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能进入高原,故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9、河流航运价值分析 莱茵河为例(1)地形影响水速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2)气候影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通航时间 温带海洋性气候,水量充沛且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水系影响通航条件 江阔水深(4)流域人口密度、经济的发展水

8、平影响航运量 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5) 运河 有运河与其他河流相通形成稠密的航运网10、河流水能蕴藏及开发条件分析 坝址选择(1)水量气候、流域面积 峡谷地带工程量小;(2)落差地形(等高线) 上游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大;(3)峡谷地形、地质稳定 尽量考虑集水后不淹没或少淹没村庄农田的位置;(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地质条件好11、河流补给类型分析 汛期(1)大气降水补给(降水较多的地区) 夏汛(季风、草原气候等)冬汛(地中海气候)(2)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高大山体的河流) 夏汛(气温)(3)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纬度较高的地区) 春汛(气温)(4)地下水补给 较稳定12、流域如

9、何开发分析(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发展特色旅游业 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13、洪涝灾害原因及措施(1)气候 (2)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3)水系(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地上河、河道弯曲程度、入海口状况等)(4)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升(5)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措施:(1)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体系);(2)中上游地区

10、修建水库;(3)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4)疏浚河道;(5)修建分蓄洪工程; (6)部分河段截弯取直;(7)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 (8)开挖新的入海口等14、凌汛产生的条件(1)有结冰期 (2)有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3)秋末冬初,下游河段先结冰,或冬末春初,上游河段先融冰,致使冰坝阻塞河道15、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分析及措施分析耕地减少的原因:(1)人口迅速增长,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2)非农建设占用(3)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5)灾毁耕地(耕地退化)保护措施:(1)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 (2)节约用地,少占农田(3)提高耕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 (4)积

11、极稳妥开发宜农荒地(5)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16、能源资源(石油)问题措施分析(1)推广节油新技术,新工艺,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提高资源利用率(2)大力开发国际市场,石油进口多元化, 保证我国石油供应。(3)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可采储量(4)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5)开发利用新能源17、影响风能丰富的因素 丹麦风能丰富(1)温差、气压差(盛行风强弱) 西风带(2)下垫面(地形、植被、海陆位置等对摩擦力的影响) 地势低平、海岸线曲折等(3)峡管效应18、湿地的功能分析a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b调蓄径流量c保护生物多样性d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e提供水资源(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调蓄

12、洪水航运、旅游观光)19、内流湖(咸海)缩小的原因及危害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原因: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危害:a气候更加干旱,风沙天气频繁 b加剧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c湖泊含盐量不断上升 d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0、外流湖(洞庭湖)缩小的原因及危害湖泊数量减少、湖泊萎缩问题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湖床抬升;围湖造田等危害: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严重;航道断航,航运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措施:退耕还林、还湖;封山育林;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

13、河道等。出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等。21、沼泽地形成的成因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地1、功能:a沼泽是湿地(水源地和蓄水池) b调节气候,涵养水源c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提供沼泽植物资源2、危害:a气候变干,土地盐渍化面积扩大 b河川径流较少 c地下水位下降 d动植物资源减少3、措施:退耕还沼泽;建立湿地保护区;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湿地。4、沼泽形成的原因分析:a.纬度(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b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c.多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d河流有凌汛现象 e.无水库蓄水,故长期积水形成沼泽。22、美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

14、因分析方向:东北部迁到西、南部原因:(1)东北部环境污染严重、土地租金高、传统工业的衰弱(2)西、南部气候温暖,光热充足,环境优美,有“阳光地带”之称,且土地租金较低,新兴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23、影响城市(聚落)的区位因素城市(带)区位(1)地形 (2)气候 (3)河流 (4)资源 (5)交通 (6)政治 (7)农业基础(8)宗教、旅游、科技、军事(特殊) (9)经济基础,区域协作(城市带)聚落:(1)地形 (2)气候 (3)水文 (4)交通 (5)生产方式(天山牧场的流动性聚落) (6)商业贸易 (7)宗教活动地、旅游地、家族祠堂所在地24、美国农业带(1)商品谷物农业(中央大平原的小麦和玉米带)a.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c.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d.土壤肥沃深厚(黑土)e.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f.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g.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h.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2)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密西西比河等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壤肥沃注:有些气候(天气)如华北,秋天晴天多,利于采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