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33226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80 大小:1,01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9编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运工程部分) 二 00 二年十二月 2 前言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 )是根据建设部200031 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各有关主管部 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共同编制,经各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审查,由建设部审定发布。 强制性条文中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 屋建筑、工业建筑、水利工程、电力工程、信息工程、水运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矿山工程、人 防工程、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和民航机场工程等部分,覆盖了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域。 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摘录工程建设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必 须严格

2、执行的强制性规定,并考虑了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政策要求。 强制性条文是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一个配套文件,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依据。 强制性条文发布后,被摘录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继续有效,两者配套使用。所摘条文的条、款、项等序号,均与原标 准相同,其中部分条文的文字有所改动,但未改变原意,并在序号的右上角加注了“*”号。强制性条文省略了部分图、表和公式, 被引用的部分按现行标准的图、表和公式执行。 强制性条文 (水运工程部分)由交通部水运司组织编制。 强制性条文发布后,新制定、修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的强制性条文分别由建设部和交通部发布;新制定、修订的水

3、运工程建设标准在报送报批稿时,均应同时报送强制性条文内容。 二 00 二年十二月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的通知 建标2002273 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和我部 关于编制的通知(建标200331 号)文要求,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称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包括城 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工业建筑、水利工程、电力工程、信息工程、水运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石油和化工建 设工程、矿山工程、人防工程、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和民航机场

4、工程等部分。 强制性条文是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 的内容,同时考虑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列入强制性条文的所有条文都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 是参与建设活动各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政府对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的依据。 今后新批准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凡有强制性条文的,均在文本中明确表示,并编入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已经交通部组织审查,现批准实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由交通部负责具体管理、解释和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 00 二

5、年十月二十七日 3 目录目录 第一篇 综合类第一篇 综合类 1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 2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 5019293) 3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规范(JTJ 22098) 4 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98) 5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 2142000) 6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 7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22598) 8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 23799) 9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 231 一 94) 第二篇第二篇 勘勘 测测 类类 1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 2 渠化工程地质勘察

6、规范(JTJ24198) 第三篇第三篇 地基与基础类地基与基础类 1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2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3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 第四篇第四篇 混凝土类混凝土类 1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 26798) 2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 3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 26996) 第五篇第五篇 港港 口口 类类 1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098) 2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198) 3 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298) 4

7、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498) 5 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 2952000) 6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898) 7 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J28399) 8 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定(JTJ 23089) 9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10 港口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4495) 第六篇第六篇 航道与通航建筑物类航道与通航建筑物类 1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 2 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 31197) 3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 312-98) 4 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

8、J 32496) 4 5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 6 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 3062001) 7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 3072001) 8 船闸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8893) 第七篇第七篇 修造船水工建筑物类修造船水工建筑物类 1 干船坞设计规范(工艺设计)(JTJ 25187) 2 干船坞设计规范(水工结构)(JTJ 25287) 3 干船坞设计规范(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 25387) 4 干船坞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332-98) 第一篇 综合类第一篇 综合类 1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

9、 103 海港总平面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 311 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根据 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确定。 312 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行多 方案比选。 3211* 选址应充分考虑港口工程与泥沙运动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导致港口严重淤积和海岸或河口的剧烈演变。 411 平面布置应以港口发展规划为基础,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远近结合和合理分区,并应留有综合开发的余地。各类 码头的布置

10、既应避免相互干扰,也应相对集中,以便于综合利用港口设施和集疏运系统。 423* 船舶回旋水域应设置在进出港口或方便船舶靠离码头的地点。其尺度应考虑当地风、浪、水流等条件和港作拖船 配备、定位标志等因素,可按表 4.2.3 确定。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可取航道设计水深。 船舶回旋水域尺度 表 4.2.3 使用范围 回旋圆直径(m) 有掩护的水域,港作拖船条件较好,可借岸标定位 2.0L 无掩护的开敞水域或缺乏港作拖船的港口 2.5L 允许借码头或转头墩协助转头的水域 1.5L 受水流影响较大的港口,垂直水流方向的回旋水域宽度为(1.52.0)L;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为(2.53.0)L 注:回旋水域可占

11、用航行水域,当船舶进出频繁时,经论证可单独设置; L 为设计船长(m) 4.2.9* 港池和航道间的连接水域,应满足船舶进出港池的操作要求,其尺度可根据港池与航道间的夹角和船舶转弯半径确 定。船舶转弯半径,自航为 3 倍设计船长;拖船协助作业为 2 倍设计船长。 4 3 3 有掩护港口的码头前沿高程为计算水位与超高值之和, 应按表 4.3.3 中的基本标准和复核标准分别计算, 并取大值。 码头前沿高程 表 4.3.3 基本标准 复核标准 计算水位 超高值(m)计算水位 超高值(m) 设计高水位(高潮累积频率 10%的潮位) 1.01.5 极端高水位 (重现期为 50 年的年极值高水位) 00.

12、5 5 注:计算水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水文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 位于陆沉地区的港口,码头前沿高程应适当留有沉降富裕量; 当码头附近陆域过高时,为便于同铁路、道路在高程上的合理衔接,码头前沿高程经论证后可作适当调整。 4.3.5*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是指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的保证设计船型在满载吃水情况下安全停靠的水深。其深度可按式 (4.3.5-1)和(4.3.5-2)确定。 4.3.6* 码头泊位长度,应满足船舶安全靠离作业和系缆的要求。 4.4.4* 除油品码头以外的其他危险品码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4.4.1 当危险品数量较少时,其装卸作业可与港区其他码头泊位混合使用,但应采取必要

13、的安全措施。 4442 当危险品数量较大且货源稳定时,可设置专用危险品码头,其布置可根据危险品性质参照油品码头及其他有关 规定确定。 445 油品及其他危险品码头,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消防和安全设施。 458* 防波堤和口门的布置应使港内有足够的水域、良好的掩护条件、适应远期船型发展、减少泥沙淤积及有利于减轻 冰凌的影响,并应减少防波堤的长度。 4511* 防波堤口门的有效宽度 B0应为设计船长的 1.01.5 倍,B0见图 4.5.11-1。 471* 选择锚地时,应考虑便于船舶寻找和方便设标,并满足各类船舶锚泊安全要求。 4731 锚地的边缘距航道边线的安全距离:港外锚地不应小于 2

14、3 倍设计船长;港内锚地采用单锚或单浮筒系泊时 不应小于 1 倍设计船长,采用双浮筒系泊时不应小于 2 倍设计船宽。 4732 港外锚地水深不应小于设计船型满载吃水的 1.2 倍。当波高(H4%)超过 2m 时,尚应增加波浪富裕深度。港 内锚地水深应与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相同。 481* 进港航道选线应结合港口总体规划,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必须在满足船舶航行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引航距离、航标设置、挖泥数量、施工条件和维护费用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487* 单、双向航道宽度可分别按式(4.8.7-1)和式(4.8.7-2)确定。 488* 进港航道水深应按式(4.8.8-1)和式(4.8

15、.8-2)计算。 4103 港区陆域布置应结合装卸工艺流程和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各种运输系统,并应合理组织港区货流和人流,减少相互 干扰。 512* 装卸机械设备应根据装卸工艺的要求选型,并综合考虑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能耗低、污染少和维修 简便等因素。 517 采用大型移动式装卸机械时,应设置检修和防风抗台装置。 537 对受粉尘浓度影响可能引起爆炸的场所,应有报警装置和防爆措施。对自燃、易燃货物应限制堆存高度和堆放时 间,并采取必要措施。 555* 散粮码头的装卸机械采用斗式提升机时,应配备完好的速度检测、打滑、测温和过热保护等安全装置,壳体上应 设泄爆孔盖。 558* 散粮码头的装卸工艺流程应具备入仓、出仓和倒仓等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系统应密封可靠,并应配备完善的吸尘 系统。 567 集装箱码头危险品箱应根据危险品箱的运量及危险品种类,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品货物装卸和存放的条例确定存放 场地和存放方式,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消防和安全设施。 5610* 集装箱堆场流动机械及车辆运行道路应设置明显的车辆运行路线标志。 5732 输油泵的电机应选用防爆型,有困难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 578* 输油管线的穿越和跨越应符合下列规定。 5781 输油管线穿越铁路时,应加设套管或涵洞。套管顶距轨顶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两端伸出路基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