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6228669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案http:/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1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2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2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2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6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11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171.

2、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按类型可分为: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2. 各

3、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进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 数量标志数据 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2) 品质标志数据 有序(O

4、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二元数据。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 )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 多维性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

5、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6)来自地图图件。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7)来自遥感数据。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

6、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平均值=(25*0.5+96*1.5+136*2.5+214*3.5+253*4.5+286*5.5+260*6.5+203*7.5+154*8.5+85*9.5+24*10.5)/11=867.091;从表2.4.1中可以看到中位数是5.5;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2)求中位数:所以中位数是5.5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GDP 数据为变量,运用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对全国各年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差异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7、2011年各省人口与GDP统计图省市GDP(亿元)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口比重(P)GDP比重(W)比率(W/p)人口累计值(X)GDP累计值(Y)Pi(2Qi-Wi)贵州5701.84347516408.172662.61%1.10%0.4220 2.61%1.10%0.000 云南8750.95459719036.219273.45%1.69%0.4896 6.06%2.79%0.001 甘肃5020255819624.70681.92%0.97%0.5047 7.98%3.76%0.001 西藏605.8330020194.333330.23%0.12%0.5194 8.20%

8、3.87%0.000 安徽15110.3595025395.462184.46%2.92%0.6532 12.67%6.79%0.005 广西11714.35460325449.380843.45%2.26%0.6545 16.12%9.05%0.005 江西11583.8445725990.127893.34%2.24%0.6684 19.46%11.29%0.007 四川21026.7804226146.107936.03%4.06%0.6725 25.50%15.34%0.016 河南27232.04940228964.092757.05%5.26%0.7449 32.55%20.60%

9、0.025 海南2515.2986729011.418690.65%0.49%0.7462 33.20%21.08%0.003 青海1634.7256329035.879220.42%0.32%0.7468 33.62%21.40%0.002 湖南19635.19656829895.234474.93%3.79%0.7689 38.55%25.19%0.023 新疆6574.54218130144.612561.64%1.27%0.7753 40.19%26.46%0.008 山西11000.2357130804.256512.68%2.12%0.7923 42.87%28.58%0.015

10、黑龙江12503.8383132638.475592.87%2.41%0.8394 45.74%30.99%0.017 宁夏2060.7963032710.952380.47%0.40%0.8413 46.22%31.39%0.003 陕西12391.3373333193.945892.80%2.39%0.8537 49.02%33.78%0.018 河北24228.2718533720.528885.39%4.68%0.8673 54.41%38.46%0.039 湖北19594.19572434231.638714.29%3.78%0.8804 58.70%42.24%0.035 重庆10

11、011.13288534700.623922.16%1.93%0.8925 60.87%44.17%0.019 吉林10530.71274638349.271672.06%2.03%0.9863 62.93%46.20%0.019 福建17410.21368947194.930882.77%3.36%1.2138 65.70%49.56%0.027 山东45429.2957947425.827337.19%8.77%1.2198 72.88%58.33%0.078 辽宁22025.9437550344.914293.28%4.25%1.2948 76.16%62.58%0.040 广东5267

12、3.591043050502.003847.83%10.16%1.2989 83.99%72.74%0.106 内蒙古14246.11247157653.217321.85%2.75%1.4828 85.84%75.49%0.027 浙江32000544358791.107844.08%6.18%1.5121 89.93%81.67%0.064 江苏48604.3786661790.363595.90%9.38%1.5892 95.83%91.05%0.102 北京16000.4196181593.064761.47%3.09%2.0985 97.30%94.14%0.027 上海19195.

13、69230283387.011291.73%3.70%2.1447 99.03%97.84%0.033 天津11190.99129486483.693970.97%2.16%2.2243 100.00%100.00%0.019 全国518202.2613327838881.30524100.00%100.00%1.0000 200.00%200.00%3.000 根据基尼系数的公式 :得G=0.216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试作出其各年份的罗伦次曲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由此比较不同年份该地区GDP 在亚区之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亚区代码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11645.533769.693755.613469.813445.992962.48279.66151.55174.88153.98137.41141.923390.24628.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