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8课 财政与税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206580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8课 财政与税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8课 财政与税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8课 财政与税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8课 财政与税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8课 财政与税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与税收【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复习知识、提升能力。遇到的疑难问题填写在【我的疑问】栏。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3.学案要求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课 题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预习案】相关知识要点并独立构建知识体系。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能够了解与违反税法行为相对应的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税收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做斗争重难点财政的巨大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及我国的财政政策 【预习案】一、考点点击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整,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2、 构建知识体系三、易错点剖析1、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增加国债发行量。2、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3、财政收入越多越好。4、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5、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6、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7

3、、个别企业和个人用欺骗的方法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属于偷税。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一:(2015全国卷T38(2)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探究二:(2015聊城模拟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国家财政助力文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1)结合材料一,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5分)【训练案】一.选择题 1.(2016高考全国文综政治12)图3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A. B. C. D. 2(2015天津高考)根据经济生活

5、知识,结合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3.(2016高考上海卷20)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A.某高科技产品进口税由10减低为3B.由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征收增加考虑家庭赡养、抚养因素D.同一货物多次进口,由按次征税改为汇总征税4(2015重庆高考)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消费税的控烟效果,选择了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甲地在T时点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试点。由下图可以推断出()香烟销量走势T时点后,甲地政

6、府税收收入将减少T时点后,甲乙两地香烟价格都将上升加税预期会增加T时点前甲地的香烟销量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的量约为XABCD5.(2016高考浙江文综政治41)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材料一材料二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

7、的新局面。(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12分)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导学案答案 编号【预习案】 二、依据教材自行构建知识体系 三、易错点剖析1、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2、税收是主要形式3、不是越多越好4、有三种情况,等于、略大于、略小于都属于收支平衡5、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6、固定性是指不经过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而不是不能改变7、骗税【探究案】探究一:【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增加财政赤字是积极的财

8、政政策的重要手段,明确我国现阶段增加财政赤字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结合材料信息,认识到现阶段财政赤字率没有超过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第二问,说明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可以从三个角度组织答案:第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第二,要加强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要注重分配公平。【答案】合理性: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措施: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

9、平性。探究二: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主要说明了财政在促进文化消费、促进文化生产等方面的作用,体现了财政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答案】(1)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等,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训练案】 1.【知识点】财政收入的渠道【试题解析】本题为曲线图题,横轴以2009年至2015年的时间为轴,纵轴,左边是以GDP的

10、增长率为纵轴,右边是以PPI的增长率为纵轴,财政的来源,有税、利、债、费,而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根据图示,可从生产上入手,对于企业来说,降低税费,扶持企业创新,增加利润,另一个途径则是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不适合题意;而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2.【解析】本题借助条形图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关系。首先读图,明确不同图例表示的内容,然后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不一定正相关,A项错误;财政赤字不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经济不发展,照样甚至会有更大的财政赤字,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总量

11、逐年增加,财政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才有可能增加,D项当选。【答案】D3.【知识点】税收及其种类【试题解析】征税对象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禾仪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A是税率的变化,税率不是征税对象,A不选;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征税对象由营业额变成了增值额,征税对象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C是征税范围的调整,D是征税方式的变化,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答案】B4.【解析】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烟草消费税的改变,不能推出当地税收收入的下降,说法错误;乙地未进行试点,香烟成本未变,价格一般不会上升,排除;甲地试点前的大力宣传,会增加人们对烟草价格将要上升的预期,人

12、们会加大对其购买,当选;从上图可以看出,甲地试点后,销量比乙地少X,当选。【答案】D5.【知识点】 财政的作用【试题解析】(1)本题是图表类问答题。做此类题,需要对数字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还要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的联系。从41题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刀匀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而纵向比较41题表中文字即可看出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注中告诉我们“贫困发生率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由此看来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扶贫任务艰巨。(2)本题因为已经给出了

13、知识点限制一一财政的作用,考生只需要用财政的三个作用分析材料即可。材料中的关键词也十分明显,比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二个作用。【答案】(1)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但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巨大,扶贫任务艰巨。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