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202495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习题 岳麓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1事件辨识1. (2014郴州6题)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之一。这幅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B. 五四运动C. 虎门销烟D. 渡江战役2. (2015湘西6题)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国门,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C. 虎门销烟 D. 戊戌变法命题点2鸦片战争1. (2016娄底36题)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2、整遭到破坏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 (2016株洲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 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也有人说,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针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你自己有什么新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命题点3侵略战争1. (2015衡阳4题)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C. 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D.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 (2014衡阳7题)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 林菊:战争爆发于1895年,结果签订辛丑条约B. 华敏: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C. 王海: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 李兵: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命题点4人物辨识(2014怀化7题)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

4、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 邓世昌 B. 左宗棠C. 丁汝昌 D. 关天培命题点5条约辨识1. (2016郴州9题)下列城市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A. 广州 B. 上海 C. 深圳 D. 厦门2. (2016益阳3题)甲午战败后,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议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3. (2016衡阳4题)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

5、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命题点6综合类1. (2016怀化8题)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四个不平等条约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B. 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C. 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D.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 (2016湘西29题)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主要条约名称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12分)备考实战演练1. (2016孝感)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其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

6、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 鸦片泛滥成灾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2. (2017原创)根据下图判断,学习的内容是( )A. 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C. 洋务运动 D. 武昌起义3. (2017原创)“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抵御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开端。”这里所说的“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2016湘潭模拟

7、)2010年7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下图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从一个小村镇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在近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确定为通商口岸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5. (2016滨洲)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 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6. (2016邵阳模拟)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6年2月28日表示,期待中英关系更上一层楼。但中国人不能忘记,英国伙同法国曾经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

8、争,并在这场战争中制造了对文明的践踏和破坏的野蛮行径,这一行径是( )A. 抢劫并焚毁圆明园B. 割让香港岛C. 迫使清政府同意协定关税D. 迫使清政府支付大量赔款7. (2016模拟)“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俄国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漂流。”这段表述的主要含义是( )A. 俄国实力雄厚,是当时的世界霸主B. 英国、法国、俄国之间的关系友好C.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D. 俄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获利最大8. (2017原创)左宗棠命亲兵抬棺随军西征,以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激励将士奋勇杀敌,书写了晚清历史上最扬眉吐气、

9、抗拒外来侵略的极其光彩的一页。“最扬眉吐气和极其光彩”赞誉的是他( )A. 查缴鸦片,虎门销烟B.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C. 自强求富,兴办洋务D. 黄海大战,壮烈牺牲9. (2017原创)“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帝为悼念一位民族英雄所写,他的事迹是( )A. 黄海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C. 收复新疆 D. 抗击洋枪队10. (2017原创)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小华:日军侵占辽东半岛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0、11. (2017原创)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造成“瓜分中国”这一局面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C. 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 (2016娄底模拟)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3. (2016泰安)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14.

11、(2016滨州)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A. 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B. 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C. 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5. (2017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2、材料二 这场爆发于1894年的战争,以中国在次年战败告终。这场战争对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因为中国此前一直把日本视为“小弟”,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竞争者。这场战争还被视为东亚权力中心从中国向日本转移的转折点,日本控制了中国的台湾和辽东半岛,并把中国的附庸国朝鲜,变成了受它控制的国家。材料三 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列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材料一中的大清皇帝是谁?这一不平等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的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材料二中的这次毁灭性打击指的是哪场战争?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本获得了材料一中英国没有获得的哪项特权?(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对辛丑条约持什么态度?她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说明了什么?(4)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了列强任人宰割的羔羊,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历史绝不能再次重演,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答案: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1事件辨识1. C【解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根据图片中的人物、动作判断是虎门销烟。2. A命题点2鸦片战争1. D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