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yong)--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96848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塘路(yong)--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横塘路(yong)--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横塘路(yong)--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横塘路(yong)--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横塘路(yong)--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塘路(yong)--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塘路(yong)--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横 塘 路 贺 铸,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贺铸传)。17岁时离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出监临城县酒税。元丰元年(1078)改官滏阳都作院。五年赴徐州领宝丰监钱官。由于所任皆冷职闲差,抑郁不得志,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元三年(1088)赴和州任管界巡检。此虽武职,但位低事烦,不遂其愿。不久因李清臣、苏轼推荐,改文职,任承事郎

2、,为常侍。旋请任闲职,改监北岳庙。绍圣二年(1095)授江夏宝泉监,在任上整理旧稿,编成庆湖遗老前集。元符元年(1098)因母丧去职,不久东归,游历或居住于苏、杭一带。,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服丧期满,召为太府寺主簿,继又改任宣议郎,通判泗州。崇宁四年(1105)迁宣德郎,通判太平州。再迁奉议郎。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州。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贺后族孙恩,迁朝奉郎,赐五品服。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更对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辞职,定居苏州。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以此终老。这一时期,他继续编成庆湖遗老后集。宣和七年(1125)卒于常州之僧舍。贺

3、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辞藻工丽,即景抒情,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如踏莎行、石州慢、生查子等等,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

4、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他的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慷慨悲壮。 贺铸诗为词名所掩,其实也有相当成就。他 7岁学诗,至元三年,三十年间已逾五、六千首。但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译文,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他象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理解她内心的深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

5、诗句。若问题闲情愁绪有几许?好象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整体感知 贺铸一生沉郁不僚,怀才不遇,只作过一些小官.将政治上的不得意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手词应当是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攀附权贵,“美人”、“香草”历来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应该是以词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每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书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也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

6、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Question:,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场面?(抓住词中的景物名词分析),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起三句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语。凌波微步,不过横塘,是其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是自己也不能去。“但”,犹言仅、只。她没有来,己不能去,则极目远望,只能 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想象其“凌波微步”的美妙姿势而已。 “锦瑟”一句提问,直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即揣测其无人共度之意。点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遇,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月桥”两句是想

7、象中其人的住处“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有春知处”,就从绚烂繁华的时间和空间里显示出其人的寂寞来这三句,共有两层意思: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年华,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年的春光以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这也完全与词人沉沦下僚,一生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飞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

8、肠寸断的诗句。“飞云冉冉”,是实写当前景色,同时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以补足首句“凌波不过”之意。“蘅皋暮”,是说在生长着杜蘅这种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色已临,也是实写,同时又暗用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曹植就是中途在那儿休息,才遇到洛神宓妃的。这就补充了词中没有写出的第一次和其人见面的情节。细针密线,天衣无缝。 “彩笔”一句,承上久立蘅皋,伊人不见而来。由于此情难遣,故虽才情富艳,有如江淹之曾得郭璞在梦中所传的彩笔,而所能题的,也不过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提起笔来,惟有断肠之句,都是由万种闲愁而起,所以紧接着就描写闲愁。先以“几许”提问,引起注意

9、,然后以十分精警和夸张的比喻作答,突出主旨,结束全篇。,Questions:,1.周紫芝竹坡诗话云:“贺方回尝作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问“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有何妙处? 2.在学过的诗词中,有哪些写愁思的诗词写法与这首词相似?,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首先,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求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使这种感情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它的感染。本是言情,而作者却借景抒情,而所写之景,又极其鲜明而且多样化,使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塞天地,无所不在。 其

10、次,这些比喻都不沿袭前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所谓新奇,即富于创造性。所谓兴中有比,即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因为三者都属于暮春和初夏,即“春去也”的光景,对于词人的晚境欠佳,是有其象征性的。 其三,如罗大经所略举,他人言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大都只限于用一个比譬

11、,本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譬,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如山或水,而是复合的景色。草是烟雾中的草,而且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草。 (一川即满川,川在这里是平原之意,即杜甫乐游园歌中,“秦川对酒平如掌”之川。)絮是在空中飞动的絮,而且是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之花絮。雨是梅子黄时下个不停的、如雾如烟的雨。(潘子真诗话尝举寇准“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之句,以为是贺词所本。)这都是它们跨越了前人同类句子的地方。所以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评为“真绝唱”。 其四,这三句本是虚景实写,目的在于用作比譬,但所写又确系春末夏初横塘一带的景物,它本足以引起纷乱的愁绪,所以写来就显得亦景亦情,亦虚亦实,

12、亦比亦兴,融成一片。先著词洁评本词为“工妙之至,无迹可寻”,正是指的这种地方。,描写手法,象以多种事物比譬一件事物这样的夸张手法,虽在文人词中少见,写得象本词这样新奇的更是不多,但这却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由汉代民歌一直到清代京戏剧本中都有。如铙歌中汉代民间诗人所写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又敦煌卷子中唐代民间词人所写的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前者以高山变平、江水变干、冬天打雷、夏天落雪,天地合并等五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后者以青山烂坏、秤锤浮水、黄河干枯、参辰昼见、北斗南回、三更见日等六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比譬爱情之不可能“绝”和“休”,其联想之丰富,比拟之奇特,感情之深沉,风格之浑厚、纯朴、刚健,又把贺铸这三句比下去了。虽然这三句更其工巧,而且仍不失为佳作。,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