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90344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1164 大小: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64页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64页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64页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64页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1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 剂 学,上篇总论,第二章治法概述,第一节治法含义,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治法概述,一、广义治法 治病方法: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手段。 治疗原则: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总结出的预防 和治疗疾病的总体原则。 治疗大法: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证候(病 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二、狭义治法:针对

2、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疗 方案。,治法概述,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从产生来看: 治则缘于中医基本理论,治法从方 剂中总结出来。 从哲学角度来看: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 的辨证关系。 从治病时间来看:治则是疾病全过程的指导方针,治法是针对特定时间阶段的证(病机)的具体方法。 从对象来看:治则针对的是病(人),治法针对的是证。,治则 :防治疾病的总体原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法。,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治法概述,第二节病机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概述,治法在理、法、方、药体系中的地位,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目的:捕捉病机

3、 论治目的:确定治法,遣药组方,治法概述,病机是指病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致病机理,是对四诊所获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综合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得出的结论。,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不内外因 病位:表、里、脏腑、经络 病性 虚实:邪正斗争的力量对比 寒热:阴阳盛衰的程度估计 病势:疾病的传变与转归,病机四要素,一、对应性 治法针对病机(不是病名)法随证立,二、多层次性 病机的多层次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层次特点 高层次病机:邪正斗争、阴阳失调 治则:祛邪扶正、协调阴阳 中层次病机:表证、热证、寒证 治疗大法:汗法、清法、温法 低层次病机: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病机与治法的形成有一

4、个由高到低的过程,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脏腑辨证-脏腑治法体系 六经辨证-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气血津液辨证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治法体系,三、多体系性,治法概述,第三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概述,一、从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论 治法源于方剂,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治法概述,二、从辨证论治看,以法统方,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治法概述,理、法、方、药的关系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第四节 常用治法,治法概述,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

5、、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治法概述,八法的产生,阴 阳 表 里 寒 热 虚 实,汗,温,补,清,胃脘以上 胃肠 体内(气、血、津、食、虫结聚 ),吐,下,消,复合病因、病证,和,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治法概述,汗 法,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治法概述,汗 法,2、适应病证: 表证 风湿痹证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治法概述,3、常用分类:,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体质有强弱

6、:扶正解表,汗 法,治法概述,汗 法,4、使用注意 分清病性,恰当用药。 用药辛散,不宜久煎。 温服啜粥,以助出汗。 取汗标准,遍身微汗。 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吐 法,1、定义: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治法概述,2、使用条件: 病位居上 内蓄实邪 病势急暴 体质壮实 3、使用手段,吐 法,治法概述,下 法,1、定义: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治法概述,2、适应病证,下 法,治法概述,古代,有形积滞 无形热邪 肠痈,现代,各种中毒症 腹部术后,釜

7、底抽薪,下 法,3、分类: 4、使用注意 辨明病性,区别缓急 分清表里,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 作用峻猛,用宜谨慎 得效即止,糜粥养胃,治法概述,和 法,1、含义: 狭义:和解- 少阳证 广义:调和-表里、营卫、阴阳、脏脏间的失调 不和,治法概述,狭义和法与广义和法的关系,“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 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和法,和解,调和,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法 即伤寒论之“和解少阳”之治法,“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和剂之谓和, 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治法概述,2、适应病证与分类,邪犯少阳 肝脾不和 肠寒胃热,和 法,治法概述,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肠胃,

8、3、使用注意“和而勿泛”、“活而勿滥” 邪不在半表半里不和 脏腑气血虚弱者不和 实邪致痞满呕遥逆者不和,和 法,治法概述,寒从中生 外寒直中,温 法,1、定义: 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症:里寒证,方剂与治法,寒邪之来源及治法: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方剂与治法,3、分类: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方剂与治法,清 法,1、定义: 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里热证,方剂与治法,3、常用分类 清气分热 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 清虚热,方剂与治法,消 法 1、定义: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

9、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方剂与治法,2、适应病证: 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方剂与治法,消法与下法在适应病证方面的区别,方剂与治法,3、常用分类: (1)治宜缓图,难以速效。 (2)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方剂与治法,补 法 1、定义: 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方剂与治法,2、适应病证: (1)虚证。 (2)正虚感邪。,方剂与治法,3、分类: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阴阳双补。,方剂与治法,八法运用要求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

10、法备焉。”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方剂与治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七方说 病证分类法 祖方(主方)分类法 功用(治法)分类法 综合分类法,方剂的分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遣药组方阶段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环节 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 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组成与变化,配:组织、搭配。 伍:队伍、序列。,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增强药力,即增强单味药物的药力。 二、产生协同作用。 三、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 四、扩大治疗范围。 五、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要求可保证方剂主次分

11、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方剂的组成与变化,“君、臣、佐、使”组成基本结构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剂的组成与变化,君、臣、佐、使基本结构涵义 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臣药: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佐药: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12、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使药: 1.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三节方剂的变化形式,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如: 麻黄汤变化为三拗汤、华盖散、大青龙汤。 桂枝汤变化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二、药量增减的变化 如: 小承气汤变为厚朴三物汤 四逆汤变为通脉四逆汤,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如: 理中丸改为理中汤(改变药力) 九味羌活汤改为九味羌活丸(改变功效主治) 桂枝茯苓丸改为催生方(改变功效主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五章剂 型

13、,汤剂,“汤者荡也”。 优点: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可灵活加减,照顾全面。 缺点:耗费药材,不易携带,不便大生产,某些成份不易煎出,某些成份易于挥发,不便服用(口感不佳),亦不便保存。,散剂,“散者散也”。 分内服外用两类。 内服有煎散和细末口服两种方式。 优点: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携带。 缺点:口感较差,不便增减。,丸剂,“丸者缓也”。 优点:节省药材,药效吸收较慢但药效持久,适合久服缓治,便于服用、保存及携带,同时,亦宜于药力峻猛、有较剧毒性以及芳香类易挥发药物应用。 缺点:不便于加减变化。,膏剂 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去渣而制成的剂型。,膏剂,内服,外用,流浸膏,浸

14、膏,煎膏,软膏,硬膏,其它常用剂型 酒剂 丹剂 茶剂 露剂 锭剂 条剂,线剂 栓剂 冲剂 片剂 糖浆剂 口服液 注射液,第六章剂 型,一、服药时间 一般宜在饭前1小时服药,以利于药物尽快吸收。 根据药方及病证性质选择服药时间,如:对胃肠有刺激的,宜饭后服;滋补的,宜空腹服;治疟的,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证重病可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应定时服用。,前人有关服药论述: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胸膈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满而在夜” 千金要方序例,二、服药方法 1.运用汤剂,一般情况下是一日一剂,将头煎、二煎兑合,分二次或三次温服。但特殊情况下,亦可一

15、日连服两剂,以增强药力。 2.散剂和丸剂是根据病情和具体药物定量,日服二次或三次。 3.其他不同剂型,可参考制剂情况及方药功用酌情而定。,一、七方说。 二、病证分类法。 三、祖方(主方)分类法。 四、功用(治法)分类法。 五、综合分类法。,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 燥、湿 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综合分类法 -功效、病因、专科 (1)功效-补养、发表、涌吐、攻里 表里、和解、收涩、杀虫、救急 (2)病因-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 泻火、理气、理血、除痰、消导 (3)专科-明目、痈疡、经产,医方集解,医方集解,1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2奠定方剂学教科书的基础,收方实用,疗效肯定 所录之方,组成不繁 正方附方,主次分明 文字通俗,便于阅读,现行教材以 此为基础,汪昂,“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治法 归纳出自 :,A医学心悟,B景岳全书,C圣济经,D伤寒明理论,下一题,E. 医家全书,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理论分析组方构原理的医著是 :,A伤寒明理论,B古今名医方论,C医方考 ,D三因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