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6190303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重点 本单元要求考生背诵20首诗词,并掌握基本抒情方法(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和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用典)。 学习诗词单元,应当认知以下几种基本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典型的例子如诗经中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和琴歌中的“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等。教材中的典型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和李煜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者以自己不请世事艰难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后者以往事不堪回首坦陈亡国的痛楚。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2、它分如下几类: (1)写景抒情,最为常见,往往要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融情于景。如柳永望海潮着力铺写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却分明流动着作者的惊喜。陶渊明归国田居中“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几句,不仅是对质朴宁静田园风光的写照,也包盛了诗人脱离官场污浊、重归自然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二是借景寄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抓住秋雨特征以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合青青柳色新”既是实景实绘,又因折柳送别的传统风习象征着一次新的离别在即,满含依依不舍之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篇以春草关合人情,借凄凄春草抒凄凄别值。 三是缘情写景。如辛弃疾水龙吟写山“献

3、愁供恨”,显然是作者将自己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复国无望之情移入了客观事物;刘禹锡乌衣巷写曾是热闹繁华如今却荒凉冷落的乌衣巷,就凝注着诗人沧海桑田的感慨。 四是因情造景。如杜牧江南春即将风和日丽之景、烟雨迷蒙之景、江南大地千里范围之景统摄到一幅画面之中进行高度艺术概括,暗示人们:信佛无益于治国安民。 (2)叙事抒情。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杨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达作者的崇敬心倩。 (3)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如李清照武陵春“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和辛弃疾水龙吟“把吴构看了,栏于拍遍”等诗句。 学习诗词,还应把握以下几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1、比喻。如们渊明归国田居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比喻自己对摆脱羁绊、重归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2、夸张。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王昌龄出塞“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 3、象征。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浮云蔽日”象征群小包围皇帝,蔽其视听;苏轼水调歌头以月之“阴晴圆缺”象征人之“悲欢离合”。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以“柳色新”象征离别,“柳”的意象是具体的,而作为其对应物的“离别”则隐含不露。 4、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辛弃疾(水龙吟)下片就连用了张翰、刘备、桓温三个典故。 学习本单元,还应掌握有关诗词体裁的一些常识: 1、以句式分,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2、以体裁分,有楚辞

5、体、乐府体、歌行体、律体等。 3、近体诗,是唐宋以来流行的、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格律诗体,它在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它主要分为: (1)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言者称五绝,每句七言者称七绝。如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都是七绝。 (2)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言者称五律,每句七言者称七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五律,蜀相书愤为七律。 4、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讲究声律相对而言的,而不以创作时间而定。唐宋以来的诗人也多作古体诗。如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春江花月夜、游子吟等。 5、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如沁园春、虞美

6、人、(水调歌头、水龙吟等。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差异颇大。沿用至今的有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通常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阙或上阙,把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阙或下阙。 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为。该词通过描绘北方壮丽雪景,评说历的一些封建雄主,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对今日人民创建新中国的殷切期望与坚强信心。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2、迢迢牵牛星。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不详。本词借牛郎织女传说来抒发世间女子别离相思之苦,通篇采用比兴手法。 3、归园田居(其一)。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作者为东晋陶渊明。本诗主要抒写了诗人崇尚自然的心

7、志,表达了他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采用比喻、对比修辞手法。 4、出塞(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诗人。该诗慨叹边塞战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的安宁。诗中借用典故,寓意深重。 5、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七言长篇抒情古诗,作者张若虚,唐代诗人。诗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此诗在抒情方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并运用了暗示的手法。 6、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七言绝句。也是首送别诗。作者王维,盛唐诗人。本诗通过送别地点与饯行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8、该作兼用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两种表现方法。 7、登金陵凤凰台,这是首七言诗,属怀古诗。作者,盛唐伟大诗人。该诗抒写诗人登临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并运用了对比、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8、蜀相,七律诗,属怀古诗,作者杜甫,盛唐伟大诗人。诗中记述了诗人初居成都,寻访武侯相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诗作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相结合,并运用了设问句。 9、枫桥夜泊,七绝,周羁旅诗,作者张继,中唐诗人。该诗通过描写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夜特有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惆怅心情。该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借景抒情。 10、游子吟,五言古诗,也是作者自创的新乐府诗。作者孟郊,中唐诗人。该诗通过描绘慈母为

9、游子穿线缝衣的细节,歌颂了真挚的母爱。诗中运用了比喻与象征的修辞手法。 望海潮东南形胜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记忆柳永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首词用铺叙手法,写杭州风貌,上片写城市繁荣景象,下片写西湖秀丽景色。因此,在理解本诗时需要对表现手法进行重点把握,这是因为此词善用铺叙。 全词描绘景物都是用的铺叙手法。如上片用“形胜”、“繁华”领起,而后又以铺叙的手法来描 写杭州城市的秀丽风光和繁荣景象。下片以“清嘉”领起,铺叙西湖美景。取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生动自然而又意趣横生。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

10、句就都纯用白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记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词。它是一首一向极负盛誉的中秋咏月词。“水调歌头”为词牌名。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时苏拭出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当时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出任密州地方官,而此时苏轼与弟弟苏辙已分别七年未能相见。中秋之夜苏轼触景生情,遂作此词以表怀念之情。“月到中秋分外明”,词人饮酒赏月,写下了这首一向极负盛誉的中秋咏月词,表达了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对弟

11、弟苏辙的怀念,以及对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表示安慰和祝愿。所以在理解本诗时应注意对表现手法的把握。 (1)全词以月贯穿给终。上片从问月赞月,向往月宫,写到月下起舞;下片从月影移动,月亮圆缺变化,写到月光永照。 (2)语言凝炼精当,为历代骚人墨客所推崇。如“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等句,均流传千古而不废。 以下的题目有助于对文章中点的理解 1、(2000年4月自考试题)苏轼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兼怀子由”的词句是() A、不知天上宫闹,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C、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参考答案:前三项均与主题无关,只有D项提及一个“别”字,显然表达了与兄弟久别的思念之情。 2、(2000年10月自考试题)下列词人中,其作品以风格豪放著称的是() A、柳永 B、苏武 C、 D、李慎 参考答案:此题考查内容为作者知识,豪放派的代表有、辛弃疾两人,选项中仅有苏武,故选B、 3、(xx年4月自考试题)水调歌头小序云:“雨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里的子由是苏轼的() A、父亲 B、哥哥 C、儿子 D、弟弟 本文: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