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81246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疏散设计,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疏散设施设计 第三节 单、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第四节 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第五节 实例分析,安全疏散设计,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疏散设计总体分析 1.安全疏散的定义 建筑起火后,其中的人们通过专门的设施和路线安全的撤离 2.安全疏散设计的基础 根据建筑特性(耐火等级、使用功能等)设定的火灾条件 根据疏散形式(楼梯、消防电梯、直接对外出口)的预测 3.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 用消防安全措施保证建筑中的人们在危险来临前疏散至安全地点,安全疏散设计,通过楼梯疏散,通过走道疏散,安全疏散标志,安全疏散设计,4.安全疏散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疏散路线: 房间内 房

2、间门 走廊 楼梯 建筑大门 室外,主要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计,4.安全疏散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疏散设施: 房间特征(面积大小、容纳人数) 安全出口特征(有无明显标识) 走道特征(长宽、曲直、明暗、地面干湿、是否有台阶或坡道、环形或袋形) 楼梯特征(数量、类型、位置、宽度),安全疏散设计,被疏散人的差异性: 环境生疏程度 自救能力 人员密度 所处位置,建筑的防火性: 耐火等级 使用性质,人们避难的心理行为: 归巢性(用常用的出入口、楼梯) 向阔性、向明性(向开阔明亮的地方疏散) 恐烟性(对烟火怀有恐惧心理) 从众性(容易跟随他人,失去自己理智判断),消防设施: 自动感烟感温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 消防

3、栓,火灾环境: 高温辐射 烟气中有毒气体 能见度 构件破坏程度,安全疏散设计,5.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合理组织疏散流线 要求:a.简捷(减少疏散环境的影响,缩短疏散时间) b.疏散通道不宜布置成“S”和“U”形,不宜设置台阶、突然变窄 c.双向(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合理布置疏散设施 合理引导疏散,安全疏散设计,5.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合理布置疏散设施 疏散设施的分类 按所处位置分: 水平疏散设施(疏散门、走道、楼梯间前室、安全出口、避难层等) 垂直疏散设施(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疏散阳台、铁爬梯等),安全疏散设计,5.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按疏散作用分: 主要疏散设

4、施(疏散门、安全出口、楼梯、走道) 消防专用设施(消防电梯) 辅助疏散设施(直升机停机坪、疏散阳台、铁爬梯等),安全疏散设计,直升机停机坪,5.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合理布置疏散设施 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 配套: 设施的数量、宽度、形式等标准与疏散要求配套 主要疏散工具与辅助疏散工具要求配套 可靠: 疏散设施的质量达标,5.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合理引导疏散 疏散的设计要符合人们在逃难时的心理行为特征。主要包括: 习惯性(选择熟悉的路径逃难,要求把疏散楼梯靠近平时正常使用的电梯设置) 强制性(发生火灾时,人们容易产生行为失误。要求找出失误点,事先采取强制行为),安全疏散设计,6.疏散安全分区

5、,疏散安全分区的背景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烟气的流动和人员疏散路线基本相同 为了保障人员疏散安全,要在疏散路线中划分疏散安全分区 疏散安全分区的定义 根据疏散路线上各个区域重要性程度的不同,把它们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包括走廊、前室、疏散楼梯间,安全疏散设计,6.疏散安全分区,疏散安全分区设立目的 安全可靠地疏散人群 减少烟气进入楼梯间,并防止烟气的扩散 疏散安全分区的分级,安全疏散设计,第一安全分区:走廊(安全性高于起火房间) 第二安全分区:前室(安全性高于走廊) 第三安全分区:疏散楼梯间(安全性高于前室) 经过三个安全分区,基本上到达相对安全的空间,完成疏散的过程。,第二节 疏散设施设计

6、,一、 疏散楼梯间的形式 普通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剪刀楼梯间 室外疏散楼梯间,安全疏散设计,普通楼梯间(多层建筑常用) 特征 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敞开在建筑物内,隔烟阻火作用最差 三面有墙,一面无墙无门 在防火上不安全,是烟、火向其他楼层蔓延的主要通道 直观、易找、经济、使用方便,安全疏散设计,普通楼梯间(多层建筑常用) 设置要求 五层及五层以下公建(医院、疗养院除外) 六层及六层以下组合式单元住宅 在七至九层的单元式住宅中,楼梯应通向屋顶(入户门是乙级防火门时,可不通向屋顶) 高层建筑中只能用于十层至十一层单元式住宅,并且满足开向楼梯间的户门是乙级防火门,安全疏散设计,普通楼梯间(

7、多层建筑常用) 设计规范 疏散楼梯梯段净宽为1.1米 楼梯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 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在距离楼梯间 15米处),2.封闭楼梯间 定义 当建筑标准不高且层数不多时,采用的不设前室的楼梯间,并且用具有一定防火能力的墙体和门将楼梯与走廊分隔开,使其具有一定的防烟、防火能力(四面有墙、设门),设置要求 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设可开启的玻璃窗排烟 当楼梯间的首层紧靠主要出口的时候,可将走道、门厅包括在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设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开,2.封闭楼梯间 类型 a.封闭楼梯间 b.带门斗的防烟楼梯间,在建筑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作用的过渡空间

8、,一般用于东北地区来挡风、御寒,面积很小,与前室不同,2.封闭楼梯间 使用范围 a.高度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 b.与高层建筑主体部分直接相连的附属裙房,超过5层的公建 c.10至11层的通廊式住宅,12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6层的塔式住宅,安全疏散设计,3.防烟楼梯间 定义 在进入楼梯间入口前设置前室(阻止火灾时烟气进入)或阳台、凹廊的楼梯间,安全疏散设计,设置要求 a.前室的面积要求: 公共建筑6(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面积10) 居住建筑4.5(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面积6) b.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是乙级防火门,朝疏散方向开启 c.前室应设有防排烟设施(不能自然通风时),安全疏散设计,3.防烟

9、楼梯间 类型(分为两种) a.带开敞前室的防烟楼梯间(最安全经济的类型),定义:以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人群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防火门才能进入楼梯间,安全疏散设计,优点:路线转折使烟很难进入楼梯间,不用再设其他排烟装置 自然风力可以排烟,且不受风向影响 局限:只有当楼梯间靠外墙时才有可能采用,安全疏散设计,b.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通过封闭前室和两道防火门进入楼梯间) 优点:楼梯间位置灵活。既可靠外墙设置,又可在建筑内部设置 缺点:位于内部的防烟楼梯间要设机械防排烟设施,设备复杂,经济性低。如果靠外墙布置,虽然可以利用窗口自然排烟,但受风向影响较大,4.剪刀楼梯间 定义 在同一楼梯间设置的一对

10、交叉且彼此独立的楼梯,一般在各个楼层之间的梯段是单跑梯段 特征 可利用较狭窄的空间,节约使用面积,相当于两个独立的楼梯间,安全疏散设计,设计要求 a.两个独立梯段之间要设分隔墙 b.塔式高层住宅可利用走道作为扩大前室 c.剪刀楼梯间必须是防烟楼梯间,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剪刀楼梯间利用走道作为扩大的前室:可以使本应该分开的两个独立前室合二为一 使用扩大前室必须满足的要求: 住户与核心筒相邻墙体是钢筋砼墙体 住户的分户墙要有足够的耐火极限 住户通向走道的户门用乙级防火门,安全疏散设计,5.室外疏散楼梯间 定义 在建筑外墙上设置简易的、全部开敞的室外楼梯,且常布置在建筑端部。,安全疏散设计,

11、5.室外疏散楼梯间 特点 优点:不易受到烟气威胁,防烟效果、经济性好 缺点:易造成心理上的恐高感。人员拥挤时易发生安全事故,设置要求 栏杆扶手高度1.1米,梯段净宽度0.9米 倾斜角度45(与地面) 梯段和平台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1h,梯段的耐火极限0.25h 通往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向室外开启(宽度0.9米)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米内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二、 疏散楼梯间的设计原则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宜靠近外墙设置,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材料的储藏室、烧水间、垃圾道 楼梯间不应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或凸起物 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通畅(除了在

12、避难层的楼梯错位,从首层到顶层的楼梯间不改变位置,高层建筑的楼梯间要求通向屋顶) 避免不同疏散人流相互交叉(建筑的高层和底层部分的疏散线路要分开),安全疏散设计,三、 消防电梯 1.定义 建筑发生火灾时供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与救援工作所使用的电梯。对防火防水有较高的要求。,2.设置范围 一类公建、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公建 塔式住宅,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3.数量 每层建筑面积1500时设1台 15004500时设3台,安全疏散设计,三、 消防电梯 3.防火设计要求 消防电梯宜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中,安全疏散设计,消防电梯要设前室 面积设置 前室的门要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

13、帘 前室位置:宜靠外墙设置。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米的通向室外的通道,其他要求 a.梯井机房中间的分隔墙耐火极限 2h。 b.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c.行驶速度按首层到顶层60秒来确定 d.电缆电线应采用防水设施,防止电源线路泡水而漏电 e.轿厢内设专用电话使消防人员与防灾中心、火场指挥部保持联系 f.载重量800KG,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四、 避难层 1.定义 建筑高度超过1OOm的超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2.设置要求 a. 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疏散时间不会过长,可与

14、设备层结合布置) b.疏散楼梯在避难层要分隔、错位 c.避难层的净面积应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按5人/计算 e.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消火栓等设施(普通电梯严禁停靠) g.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h.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设计,避难层内部,安全疏散设计,五、 直升飞机停机坪 1.定义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在屋顶设置停机坪可以让直升机参与救援,是垂直疏散的辅助设施之一,安全疏散设计,2.设置要求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且标准层面积大于1000的公建 停机坪距离设备机房、电梯机房等凸出物的距离5米 出口2个,宽度0.9米 停机

15、坪适当位置设置消防栓 四周设航空着陆灯,并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设计,第三节 单、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一、安全出口的设置,两个相邻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5米,公建中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公建中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可设一个的条件,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儿童活动场所除外,安全疏散设计,老年人建筑和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中,当必须设在其他建筑中,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自动扶梯和电梯不作为安全疏散的设施,公建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房间疏散门数量2个,且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水平距离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5米,可以设置一个疏散门的条件

16、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不超过120,疏散门宽度不小于0.9米 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距离不超过15米,疏散门宽度不小于1.4米(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建筑面积不超过50的房间,安全疏散设计,居住建筑每层安全出口2个的条件 任一层的建筑面积650 任一住户的户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15米,地下、半地下室建筑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2个,第二安全出口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可将金属竖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的条件: a.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 b.建筑面积不超过500的地下、半地下室,地下、半地下室建筑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设置一个疏散门的条件: a.房间面积不超过50 b.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门2个,疏散楼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