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78959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编导课程镜头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镜头 这里所指的镜头,并非物理含义或光学意义上的镜头,而是指承载影像、能够构成画面的镜头。镜头是组成整部影片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构成一个段落或场面,若干个段落或场面构成一部影片。因此,镜头也是构成视觉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叙事和表意的基础。 1、镜头景别的划分和作用 根据视距的远近,通常被划分成五种景别:远、全、中、近、特。 (1)远景,主要被摄体人物或景物处于画面空间的远处,在画幅中占很小比例,见下图。,远景的作用:多用于介绍环境,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巨大的空间,表现宏伟壮观的气氛,表现事件和场面的规模和气势。有时远景也可起到特写的作用,用于刻画人物的情绪和心理。,(2)全景 重要被拍摄体

2、,较远景人物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增大。它概括的范围包括人物的全身,也称为带头带脚的全身镜头。 但人物在画面中切忌顶天立地,上下要留有适当空间,以保持画面的均衡和完整。如图。,全景:用于介绍环境、表现气氛、展示大幅度的动作、刻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3)中景 人物在画面中被概括的范围,包括人的头部至膝上和腰下部分。如下图。,作用:中景在电影中用得比较广泛,因为它的距离不远不近,位置适中,非常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使观众既能看到环境,用能看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最重要的时能明晰地看到任务上半身的动作,以及任务与人物之间的交流。,(4)近景 人物在画面中被概括的范围,包括头部至腰上和肩下。,作用:用于介绍人

3、物、展示人物面目表情的变化。由于视距较近,使观众更接近人物形象,看清人物的表情、面部神态,脸上的细微的动作,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对事对人的情绪反应。,(5)特写 画面中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作用:用于刻画被拍摄的对象,在视觉上起到一种强调、突出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某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另外还可以起到调节影片的节奏感的作用。,此外特写还有以下作用:,用来突出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动作细节和过程,展示细微的令人不易察觉的心理活动和形体动作。 强调物件细节。 交代关键性的动作。,三、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根据拍摄方法(摄影机运动与否)划分为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1)固定镜头:主要把摄影机固定在

4、一定位置上,方位和角度对准被拍摄主体后不再变换。 固定镜头在表现形式上常常给人一种稳定、均衡、厚重的审美感觉。有的导演非常喜欢和擅长运用固定镜头叙事和表意,甚至形成了导演的独特风格,由此,展示出导演的创作个性。 (2)运动镜头 主要指摄影机在运动中表现被拍摄对象。无论是被拍摄对象处于静态或动态,摄影机都能在运动过程中将其捕捉下来。,运动镜头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1、推镜头:在拍摄时简称为推。主要指摄影机逐渐向被拍摄对象(包括人或物)向前移动拍摄,逼近对象,由全貌逐渐展示拍摄对象的局部和细节,使观众的视线有前移的感觉。人或物越来越近,而背景空间则越来越被人或物堵塞,变的狭小。 特点:可以使一个镜

5、头内使观众了解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体与后景环境的关系。增强画面的可视性与逼真性。,运动镜头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2、拉镜头:在拍摄时简称为拉。与推镜头方向相反。主要指摄影机由拍摄主题逐渐向后移动拍摄。有局部拉出整体,背景空间越来越大,使观众视点有后移的感觉,也是镜头视点的远离。 特点:逐渐扩大视野范围,背景范围越来越大,人物景物越来越小。开始不让人产生一览无遗的印象,而后才让观众看到事物的全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运动镜头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3、摇镜头:在拍摄时简称为摇。指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不动,以其为轴心,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 特点:可以连续不断地展现环境,

6、丰富背景文化,扩大空间范围,跟随人物运动,使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表现,产生巡视环境、展示规模、揭示动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烘托情绪与气氛等多种艺术效果。,四、移动镜头 移动镜头又分为横移和跟移两种。 1、横移:为向左或向右移动。 特点:如果人物或者物体运动方向逆向移动,则可以增加速度,加大动感,创造出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2、跟移:向前或向后纵向移动。 特点:跟移镜头能使处于动态中的人物或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变,而背景中的环境则处在流动中,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环境中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活动。 移动镜头又分为有轨道的移动和无轨道的移动。,五、升降镜头,升降镜头主要构成画面空间上的高度上的变化,是一种多视点

7、、多角度表现场景的方法。镜头由下或低处向上或高处移动为之升。镜头由上或高处向下或低处移动为之降。,运动镜头基本上有以下五种运动形式:推拉摇移升降。 其特点为: 1.连续不断地展示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2.增强画面的动感与空间感。 3.突出和强调情节的重点。 4.表现时间与空间内在的联系,可为演员表演的连贯性提供有利的条件。 5.处理电影节奏,使节奏得以调节和变化。日本导演:黑泽明罗生门使用运动镜头最有影响。,六、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根据摄影机的视点是代表叙事者的眼睛,还是代表剧中人物的视点,可分为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 1、主观镜头:指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剧中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在荧幕效果上可以

8、让观众感受到像剧中人物一样看到所发生的事件。 2、客观镜头:主要代表作者或叙事者的眼睛,以及他们的叙述,或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拍摄的镜头。有时他也是一种全能的视点镜头。,七、中性镜头与空镜头,中性镜头一般指人物视线不具方向性的镜头。人物视线正对摄影机镜头,摄影机的机位放在轴线上。 这种镜头常做越轴的过渡镜头作用。 空镜头:这是影视圈中的行话或术语,主要指景物镜头。即画面中不包含人物,只表现景物。 空镜头可作为转换场面的过渡镜头运用,以及营造气氛和展现空间环境的作用;也可作为象征性或喻意性的镜头作用,起到表意性的作用。,八、长镜头与镜头的长度,长镜头:保持空间的完整和时间的统一,不

9、通过蒙太奇的剪辑作用,才真正具备纪实性和记录性,给人以真实的感受,才能保持电影时间与空间的统一的特性。eg:巴赞 镜头的长度:是指镜头尺寸或时间的长短,具有量的含义。长镜头是指镜头的美学特征所以两者无法比较。,九、镜头的方位、角度、和构图,方位是指:摄影机的位置。 角度:是指摄影机在一定位置上的拍摄方向,摄影机在同一方位上可以拍出若干角度的画面。 方位和角度的变化是影视表演创作是所运用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十、镜头角度的变化,镜头角度的变化可分为: 1、有视角的垂直变化,可形成仰视、俯视、平视。有视角的水平变化可分为正面、侧面、斜面。 2、镜头画面构图一般分为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以及动静相结合

10、的构图。而动态构图则是影视画面的主要形式,这是区别于绘画、照相构图的主要特征。 动态构图主要有两个因素形成:一是画面内被摄的人或物的运动,二是摄影机的自身运动。,一、 电视编辑基本原理,(一)蒙太奇思维 (二)蒙太奇的功能 (三)蒙太奇的叙事方式 (四)声画蒙太奇,看见,看清,看懂,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输出信息,(准备阶段),(主体阶段/创造阶段),(完善阶段),蒙太奇是电影语言最独特的基础,它意味着将一部影片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和延续时间的条件中组织起来。 (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 蒙太奇不是用连接在一起的画面来叙述思想,而是要通过彼此独立的两个画面的冲突而产生思想。 (爱森斯坦)

11、 实验一:库里肖夫实验 脸(特写) + 一碗汤 脸(特写) + 一个小孩 脸(特写) + 一具女尸,实验二: 笑脸 手枪 恐惧的脸 恐惧的脸 手枪 笑脸 (不同顺序连接产生不同意义) 实验三:男人左入画 女人右入画 两人握手,一人手指画外 白色大厦(白宫) 两人上台阶 (结论:创造空间),电视片结构,(一)蒙太奇思维,一、作为电影电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手法,即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 二、作为电影电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法,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三、作为电影剪辑和电视编辑的具体技巧和章法,进行镜头间的基本组接,这是蒙太奇的基础意义,即狭义理解。,(三)蒙太奇的叙述

12、方式,1、叙事蒙太奇 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要目的,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 2、表现蒙太奇 以镜头的并列为基础,通过镜头或画面、场面、段落的相互对照、冲击、呼应、对比等,揭示事物间的有机联系,或表达概念,或创造思想,或抒发情绪,或阐发哲理。,1、叙事蒙太奇 (1)连续式蒙太奇 (2)平行式蒙太奇 (3)交叉式蒙太奇 (4)颠倒式蒙太奇,(全)占领者荷枪实弹在葡萄园监督农民采摘葡萄 (中)农民肩扛着一筐筐葡萄走向运输汽车 (近)一筐筐葡萄倒在车上 (全)一辆辆满载着葡萄的汽车开出葡萄园,(全)占领者荷枪实弹在葡萄园监督农民采摘葡萄 (中)农民肩

13、扛着一筐筐葡萄走向运输汽车 (近)一筐筐葡萄倒在车上 (中)饥饿的孩子哇哇待哺 (全)占领者在舞场上狂舞 (近)一筐筐葡萄倒在车上 (近)占领者的舞步 (中)饥饿的老人卧倒在道旁 (全)一辆辆满载着葡萄的汽车开出葡萄园,(四)声画蒙太奇,1、声画合一 也称声画同步或声画统一,声音与画面中的发声体同时呈现而又同时消失,即,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一致的、吻合。 2、声画对位 也称声画分离,也就是声画不同步、不合一,它是指从特定的创作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两者形成“对位”的关系,以期更深刻地表达影视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声画对位 ()声画并行 声音不是具体地追随或解

14、释画面内容,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视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情绪状态。 ()声画对立 声音与画面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各方面相互对立,使声音具有寓意性(或暗示性),从而深化影视片的主题思想。,方法一: (全景特写)教室里,全班学生在听课(推)一个学生扒在课桌上睡着了 方法二: (特写全景)一个学生扒在课桌上睡着了(拉)全班学生在教室里听课 方法三: (全景)教室里,老师在讲课,全班学生在听课 (近景)老师讲课(讲课声中伴随着微弱的鼾声) (近景)学生回头看(鼾声很高) (近景)一学生扒在课桌上睡着了(鼾声很高),方法四: (全景)教室里,老师在讲

15、课,全班学生在听课 (全景中景)学生听课(推)一学生扒在课桌上 (全景中景)老师讲课,学生在听课(推)老师讲课 (中景近景)学生扒在课桌上(推)睡着了 (中景近景)老师讲课(推) (近景特写)学生在睡觉(推) (近景特写)老师讲课(推) 方法五: (全景)教室里,老师在讲课,全班学生在听课 (近景)老师讲课 (特写)教室内电扇微微转动 (近景)学生听课 (近景)教师讲课 (特写)教室内电扇微微转动 (近景)学生睡着了,二、 电视镜头组接原则与应用,(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二)动作衔接的连贯性 (三)空间组合的方向性 (四)景别角度的和谐性 (五)影调色调的统一性,流畅连贯 “作出一次流畅的剪

16、接,意味着两个镜头的转换不致产生明显的跳动并使观众在看一段连续动作的幻觉不致被打断。” 英卡雷尔赖兹、盖文米勒:电影剪辑技巧 “必须注意上下镜头间具有有效的连贯性。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1)生活逻辑: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剪辑可以而且应当按照其本身规律为发展思路,为发挥影片的内涵服务。”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57页 2)思维逻辑:观看电视的心理活动规律 “每个镜头必须为下一个镜头作好准备,去触发并左右下一个镜头。都必须含有下一个镜头能够满足的答复(例如看到什么)或完成动作(例如一个动作姿态或运动的结果)的那个元素。”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全景)医生给病人采血 (中景)医生把血样放在显微镜下看 (特写)显微镜中所看到的图像 (中景)医生填写观察结果 (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