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78705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11P)-PPT课件(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篇 导论,幼儿教育心理学 旨在揭示教育情境中幼儿 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在教育过程中 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第一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什么是幼儿 幼儿一般指的是3 6、7岁的儿童,二、什么是教育,1.教育以满足社会存在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需要为根本可能。 2.教育是经验传递系统。 3.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系统。,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四、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

2、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导论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理论作用:

3、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三)提高教师素质。,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综合创造性原则 5、教育性原则,二、研究方法,观察法(最常用)、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本章应重点掌握:,1、教育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4、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5、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6、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一、心理发展的含义(理解)广义上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特征。狭义上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心里演变与扩展。,二、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活动简单、具体复杂、概括(发展过程) 无意有意 笼统分化 零乱形成体系,三、心理发展的性质,1、连续性与阶段性 2-3岁儿童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2、定向性与顺序性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3、不平衡性 有人大器晚成、有人智力超前4、差异性 双胞胎(性格、气质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

5、,四、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一)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年龄有关,但又不是完全由年龄决定;不是一个年龄一个样,一些特征可能只持续1年,有些可能持续4、5年。(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和精神分析医生:艾里克森( Erikson、E、H、)于1950年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1、信任对怀疑(01岁)2、自主对羞怯、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7、生成感对停滞感(2550岁)8、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以后)1、信任对怀疑(01岁)eg:小孩不让陌生人抱。2、自主

6、对羞怯、疑虑(13岁)eg:学会走路了。3、主动与内疚(36岁)eg:什么事都想自己来做,但又怕做不好,这时会产生内疚。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一、幼儿的言语发展(一)词汇(幼儿的词汇通常都是身边接触的词。Eg、爸爸的爸爸叫爷爷)(二)语法、口语表达能力由简单复杂的复合句子都能表达;eg:因为。所以。;如果。那么。,二、幼儿的认知发展,(一)感知觉与观察: 颜色空间时间(感知)观察:受干扰、才能持久(二)记忆(概念、特点)记忆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幼儿记忆的特点:无意的记忆为主形象记忆的多,抽象记忆的少机

7、械记忆为主(三)思维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幼儿思维的三种水平: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Eg:小男孩打架:手、脚踢打模仿超人的动作不再用动作,而是用语言、数字(不要再惹我,否则我会使劲踢你,巴掌打你三次的哦!)(四)幼儿的想象发展(概念、特点)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幼儿想象的特点:主题易变,不能长时间想象同一个主题。想象夸张、与现实混淆。以再生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eg:玩过家家(你来做爸爸啊,我来做妈妈啊,我们一起来啊来玩过家家啊。)。,三、幼儿的情绪与情感发展,(一)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二)幼

8、儿情绪与情感特点: 丰富外显:高兴就笑,害怕就哭控制力差,四、幼儿的个性与社会发展,(客家人的个性:没有梅县人写(文化之乡)不成,没有兴宁人骂(能言善道)不成,没有五华人打(性格硬直)不成。 (一)个性的发展 定义:个性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1、自我意识: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能力2、性格 特点:好奇心强独立性不断发展坚持性不断提高 (二)社会性的发展1、同伴交往:群体活动逐渐增多2、社会行为:与人合作、惹人喜欢;顽皮、反抗、不合作3、性别:理解和接受性别,第三节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遗传和生理成熟(了解概念)遗传是心理发展的

9、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二、环境(了解概念),(一)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Eg:印度、狼孩的故事(二)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三、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二)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第四节 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一、教育的主导作用(有三个方面) 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2、教育是根据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活动。3、教育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与家庭、环境相协调的活动苏联心理学家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10、二、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概念)一般指从出生到小学前的教育。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三、幼儿教育的原则,(一)热爱与尊重幼儿(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三)面向全体,因人施教(四)保教合一(五)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重点掌握:,1、心理发展的含义?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3、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4、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幼儿教育的原则是什么?,第一节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一、学习的定义(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毫不犹豫地触摸发热的熨斗,“烫手”之后,就不会去摸发热的熨斗了(掌握了这个经验)内部心理结构(二)狭义的学习学校的学

11、科学习其实学习的范畴很广 你语文学的怎样?(学科学习)来到职校,你要自己学会洗衣服(适应环境的学习)你要学会与他人沟通(适应团体生活的学习)(三)学习的特点1、学习是个体通过不断的实践而主动适应环境的活动。2、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体现出来。3、学习是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二、学习的种类,(一)从学习的内容来分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认知操作)3、态度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二)从学习的方式来分: 1、发现学习 2、接受学习(三)加涅根据儿童学习结果来分:(外部资料)美GagneRM“心理学家”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5、态度,三、学习的作用,为了有效地生存,

12、并能够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四、人类学习的主要特点,(一)区别于动物来说,人类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如下两点:1、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过程。2、是以语言交际为中介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3、是有目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二)幼儿学习特殊性的表现1、具有活动游戏性2、具有直观操作性3、具有指导模仿性,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联结学习理论(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刺激反应(理论)即SR(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RS(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观点主张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二、认知学习理论 (一)

13、早期顿悟学习理论德国、心理学家、苛勒 (二)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主要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在已有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学习。认知学习理论观点:认为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及认知结构的建立,强调个体的意识。,三、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注意 保持 复现 动机,第三节 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一、学习与幼儿的生理发展(一)依存性(美心理学家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二)促

14、进作用(理森的研究 黑猩猩实验) “伤仲永”的故事成语“用进废退”意思“用”即意味着后天的学习,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二、学习与幼儿的心理发展 (一)依存性 (美心理学家加涅积累学习观念)(二)促进作用,本章重点掌握: 1、幼儿的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2、学习基本理的论有那些?(用列表的形式)3、“用进废退”含义?4、学习的含义?,第一节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一、幼儿游戏的特点1、自由性(自主自愿、出于兴趣和愿望)2、趣味性(本身固有属性、不同于劳动)3、虚构性(虚构性=假想性,以模仿为基础,不受条件限制)4、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有目的、有意识,体现社会文化差异)5、实践性

15、(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二、幼儿游戏的作用 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2、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言语的发展。3、游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4、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种类,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划分,游戏的种类有:创造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1、创造性游戏: 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特点作用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2、有规则的游戏: 智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体育游戏(增进体格发展)音乐游戏(自怡作用),第三节幼儿游戏的指导,游戏的一般指导方法 1、准备工作2、游戏中的观察3、教师介入游戏一、方法: 1、准备工作(准备时

16、、地、材料等)2、观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表现、需要、作出合理的指导)3、介入游戏平行合作指导,二、各类游戏的指导,1、角色游戏的指导(概括为如下八点)丰富游戏的生活经验,以扩大游戏的构思范围,充实游戏的内容。为幼儿提供时间、场地和玩具。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主题进行游戏。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使幼儿愉快得结束游戏。根据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对游戏作简要评价。,2、结构游戏的指导 A:定型材料游戏的指导: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构造,能按顺序建造内容比较丰富的物体,进而把单个结构物组合成较复杂的整体。教幼儿爱护结构材料和构造后果,整齐地收放材料,会欣赏和评价构造物。B:不定型材料结构游戏的指导: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掌握基本的玩法建立必要的规则,3、表演游戏的指导(教师指导时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