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177999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础题组】1在碳循环中,CO2通过哪些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分解作用燃烧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蒸腾作用ABC D2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要求()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土壤做高温灭菌处理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3(2016梅州检测)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A二氧化碳 B有机物C碳酸盐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4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那么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

2、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5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能代表X、Y、Z三种生物的组合是()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6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疏松土壤可以加快过程 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D1、2、3中含

3、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8“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引起了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参与过程的生物只有消费者和分解者C不能通过增强过程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能力题组】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ADE

4、BDE每增加 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 的A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和有机物D生物圈在物质和能量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11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12气候变化

5、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B表中A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对平衡C由于人工碳过度排放,使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引起气候变化D化学燃料的燃烧对现代碳循环影响巨大13.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

6、从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_,B为_。(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和_形式存在。(5)碳循环始终与_结合在一起进行。1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关系示意图,看图作答。图中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即106),能量单位:kJ/(cm2a)(1)从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是_。(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kJ/(cm2a)。

7、(3)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由B到C的传递效率依次是_、_,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_散失,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_,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4)图中无机物箭头是指_和CO2等物质的流动过程。图中D是_,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回空气中,由此可见D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是_。(5)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存在于_中的有毒物质,通过_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因此_越高的生物受害越大。15(2016深圳外国语学校检测)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两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1)案例: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设计思路: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

8、行_处理,尽可能排除_的作用。(2)案例: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步骤: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_。在室温(20 左右)下放置7 d后,从A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 mL;从B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 mL;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_,并进行_处理。观察各试管的_,记录实验结果。课时达标训练(十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参考答案1解析:选B无机环境中的CO2绝大部分是通过绿色植物

9、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的,还有很小的一部分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2解析:选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3解析:选B碳在食物链中(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流动,而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4解析:选A因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土壤里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枯枝落叶等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快,利用效率高,有机物的积累量少。温带森林由于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

10、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残枝落叶等含有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慢,积累的有机物多。5解析:选C根据物质循环的特点,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首先进入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联系,且两者都有一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再次进入到无机环境中。所以生物X为生产者,生物Y为消费者,生物Z为分解者。6解析:选D由图可知:A代表分解者,B代表生产者,C代表消费者;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7解析:选C分析题图:1代表生产者,2代表消费者,3代表分解者,4代表无机环境,5和7代表呼吸作用,6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碳元素在1、2、3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而它们与4之间以CO2的形式

11、传递。1是生产者,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8解析:选D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过程指的是生物群落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作用释放CO2;可以通过增强过程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开发新能源能减少人类对化学燃料的使用。9解析:选D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还必须包括E;B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E每增加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A的量为120%20%25(kg)。10解析:选C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能量流动伴随

12、物质循环而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物圈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但需要不断从系统外获得能量。11解析:选Bh是呼吸散失的能量,i是指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所以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k是流向分解者体内的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大于各h产生的CO2总量;流向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吸收利用;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的。12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维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人工碳过度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

1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不会抑制植物光合作用,C错误。13解析: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在碳的循环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的,并进入生物群落随食物链而流动。生物群落中的碳以CO2的形式返回大气中,但其中有一部分碳则以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形式储藏于地层中,成为能源物质。答案:(1)C生产者(2)CO2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呼吸分解(4)化石燃料CO2碳酸盐(5)能量流动14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A固定的太阳能。这些能量一部分经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B摄入体内,另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D分解而释放出来,即9763306466;能量从A到B的传递效率63/466 100%13.5%,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13/63 100%20.6%;图中的无机物除了空气中的CO2外,还包括水等,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还到无机环境中去。答案:(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基础(2)466(3)13.5%2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