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177206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1.2 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1 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高继勋字绍先,仪状颀伟,太宗见而异之,召问其家世,以琼子对。擢寄班祗候,累迁内殿崇班。咸平初,王均据益州。招安使雷有终以兵五百授继勋,守东郭二门,会贼攻弥牟砦,继勋引兵转斗至嘉州,败之。会日暮,有终欲少休,继勋曰:“贼窘矣,急击之,无失也。”率十数骑鏖战,身被数创,血濡甲,贼退保子城,不敢出。迁洛苑使、并代州钤辖。契丹聚兵五万屯草城川,继勋登高望之,谓军使贾宗曰:“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转战至寒光岭,伏发,契丹果败,相蹂躏死者万余人,获马、牛、橐驼甚众。时屯兵河外,馈运

2、不属,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徙知环州,又徙瀛州。时岁饥,募富人出粟以给贫者。明年大稔,郡人上治状请留。迁内藏库使,以宫苑使奉使契丹。还,知定州,徙鄜延路钤辖,坐市马亏价失官。已而复为西上阁门使。仁宗即位,改东上阁门使,直授陇州团练使、知雄州。其冬,契丹猎燕蓟,候卒报有兵入抄,边州皆警。继勋曰:“契丹岁赖汉金缯,何敢损盟好邪?”居自若。已,乃知渤海人叛契丹,行剽两界也。边州以定。入宿卫,出为天雄军都总管,愿复护边,既而留不遣。以老病乞骸骨。召见便殿,许一子扶掖,俾勿拜。授建雄军节度使、知滑州。河水暴溢,啮堤岸,继勋虽老,躬自督役,露坐河上,暮夜犹不辍,水乃杀怒,滑人德之。卒,年七十八,

3、辍视朝一日,赠太尉。继勋性谦,有机略,善抚御士卒,临战辄胜。在蜀有威名,号“神将”。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B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C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D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

4、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铠甲。B钤辖,宋代的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作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一般称为钤辖和副钤辖等。C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卒,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亦指侍候长官的士兵。类似的如“候骑”等。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一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继勋为名将之后,受皇上赏识。他是名将高琼的儿子,身材魁梧伟岸,宋太宗见了他,认为他与众不同,于是得以提拔。B高继勋有军事才能,勇敢而善战。他

5、曾率领五百兵士击败王均叛匪,在主将提出休息时坚持主张把握机会追击,最终消灭叛军。C高继勋做事很冷静,善分析形势。面对北方边境的警报,边境州县都警戒起来,他做出客观分析,不为所动,稳定了边疆形势。D高继勋年老仍任职,亲自督劳役。他担任滑州知州时遭遇水灾,他不顾年老日夜坚守堤上,大水退去,当地百姓对他十分感激。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屯兵河外,馈运不属。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译文: 继勋曰:“契丹岁赖汉金缯,何敢损盟好邪?”居自若。译文: 【答案】1. C2. D3. B4. 当时朝廷军队在黄河外屯兵,军粮运送连接不上。高继勋扼守兔毛川,支援运送军粮,军队才获得了救济。高

6、继勋说:“契丹每年都要依赖汉人的金钱缯帛,怎么敢损害联盟友好关系呢?”居处泰然自若。【参考译文】高继勋字绍先,身材高大魁伟,宋太宗见了他认为他与众不同,召来询问他的家世,他以名将高琼之子来回答。太宗提拔他为寄班祗候,他多次升迁任内殿崇班。咸平初年,王均占据益州反叛。招安使雷有终将五百名兵士交给继勋,让他看守益州城东两个城门,正赶上叛匪攻打弥牟砦,继勋带兵与叛匪交战,辗转战斗到了嘉州,打败了叛匪。正赶上天要黑了,雷有终想要稍稍休息一下,继勋说:“叛匪已经很窘迫了,赶紧攻打他们,不要失去机会。”他率领十多个骑兵继续和叛匪激战,身上受了好几处伤,鲜血沾湿了铠甲,叛匪退军守卫子城,不敢再出战。后任洛苑

7、使、并州代州钤辖。契丹聚集五万军队屯兵在草城川,高继勋登上高处眺望敌军,对军使贾宗说:“他们人很多但阵势不整齐,将领不是有才干的人。我们的军队虽然人少,但可以凭借奇招取胜。先派士兵埋伏在山下,敌人见到我军势弱,一定急着攻击我们。我们引诱他们向南跑,你们出来攻打他们,敌人一定会大败。”转战到寒光岭,伏兵出击,契丹军队果然大败,契丹军队相互践踏而死的有一万多人,俘获很多马、牛、骆驼。当时朝廷军队在黄河外屯兵,军粮运送连接不上。高继勋扼守兔毛川,支援运送军粮,军队才获得了救济。后调任环州知州,又调任瀛州知州。当时发生饥荒,高继勋征募富人提供粮食来接济穷人。第二年大丰收,郡县里的人上奏章,请求让高继勋

8、留任。高继勋调任内藏库使,以宫苑使的身份奉命出使契丹。回来以后,任定州知州,调任鄜延路钤辖,因为购买马匹亏了钱而失去官职,不久又担任西上阁门使。仁宗即位,改任东上阁门使,正式授官陇州团练使、雄州知州。这一年冬天,契丹人在燕京、蓟州打猎,哨兵报告有契丹军队入境掠夺,边境的州县都警戒起来。高继勋说:“契丹每年都要依赖汉人的金钱缯帛,怎么敢损害联盟友好关系呢?”居处泰然自若。之后,才知道是渤海人背叛契丹,在两国边境上进行抢劫。边境州县形势因此稳定。入朝在宫中值宿担任警卫。后出京城担任天雄军都总管,希望再去守卫边疆,不久后被朝廷留下没有外遣。因为年老多病请求退休。皇帝在便殿召见他,允许一个儿子搀扶着他

9、,让他不用行跪拜之礼。授官建雄军节度使、滑州知州。(掌管滑州时)河水暴涨,侵蚀堤岸,高继勋虽然年老,但亲自监督劳役,露天坐在河堤边,到夜里都没有停止,洪水水势才减弱了,滑州人都感激他。高继勋七十八岁时去世,皇上停止上朝一天追赠太尉一职。高继勋本性谦和,有谋略,善于抚慰统领士卒,每次战争都会取胜。在蜀地非常有威名,号称“神将”。 【题型】文言文阅读【难度】一般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尽心职

10、业。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而道路籍籍,皆谓将有此北伐之举,人情恟恟,忧疑错出。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众大惊。明年,以亲老乞补外,乃知嘉定府。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后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后知眉州。眉虽为文物之邦,然其俗

11、习法令,持吏短长,故号难治。闻了翁至,争试以事。乃尊礼耆耇,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贡士员以振文风。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不允。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逝。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魏了翁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B.

12、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C.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D.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是”就是国家大事,既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指一般的国家事务。B.“宗社”意为宗庙和社稷,它们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C.“忧”指父母去世。

13、“丁忧”是指朝廷官员回到祖籍为死去的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亦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了翁聪明颖悟,从小才气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每天记诵千言,因此被称为神童。十五岁就能写韩愈论,并且有韩愈的遗风。B.魏了翁刚正不阿,敢于奏议国事。他写策论反对当权宰相韩侂胄开拓边疆的主张,指出不可仓促对金国用兵,而应该大力搞好国内建设。C.魏了翁恪尽职守,关注百姓生活。考中进士出任官职时便尽心竭力,任职汉州时,教化风俗,尊敬老人,探视学宫,政绩远近闻名。D.魏了翁心系朝廷,深受皇上喜爱。他政绩卓著,屡有提升;晚年患病,依然忧心国事,口授遗表,赤诚感人,死后获赠尊称、谥号。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译文: 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译文: 【答案】5. D6. A7. C8. 当时韩侂胄当权,策划用开拓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