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6710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_0(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国学小讲堂礼仪小品剧本篇一:文明礼仪国学 国学经典的主题是丰富的,既有关于国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议论,又有山水清游、 亲友往来和个人情绪的隽言妙语。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关于 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思考,关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经典的形 式是多样的,主要形式是哲学、历史和文学作品。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 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一切文学都是人学。阅读经典,就是学哲学、看历史、欣 赏文学作品。在哲学经典中,我们仿佛倘佯在思辨的王国,感触思想的震撼,享

2、受智慧的乐趣。 在历史书籍中,我们好像同先贤前辈一起呼吸,探秘他们的活动踪迹,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犹如身历其境,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 恶。总之,品读国学经典,益处颇多,最大的益处是修身养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如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 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篇 第一章 不学礼 无以立 一、礼仪辨 (一)诚 诚,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不诚无物。礼是表达内心 真实情感的形式。失去了真诚的礼,就是徒具形式、毫无意义的虚礼。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同

3、仁堂的堂训: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 减物力。 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力。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 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 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 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 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 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

4、墓。”西汉刘 向著新序杂事卷七。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礼记表 记 (二)敬 礼者,敬而已矣。孝经敬是仁爱的表现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三)表达敬意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尊老、敬长、尊师,自谦。在朝序爵,在野序齿。 方式:敬语、容貌、服饰、进 退、揖让,

5、先后。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礼记曲礼上 (四)诚敬从鞠躬做起诚敬之心若立于内,则必然会通过一定的形体动作形于外,令对方真切的感受到。表达诚敬的形体动作很多,其中鞠躬就是中国人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五)学有本末,力行为先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前四者属于做人 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义。然后是约束言行,谨言慎行,为人诚信。 二、诗礼传家、忠厚继世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大戴礼记保傅天子无恩于

6、父母,不惠于庶民,无礼于大臣,不中于制狱,五经于百官,不哀于丧,不 从太师之言,凡是之属,太傅之任也。 第二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追溯礼仪的源起 世界各国礼仪并不相同,道路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的礼俗也不尽相同,仅以中原地 区汉族通行的作为主流去审视源起 祭祀说 1、训诂学角度:从字体分析,得出 结论,礼仪起源于祭祀。 敬神 敬人 2、史书记载:礼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 其敬于鬼神也。” 3、考古发现:2-3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的墓葬,形式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且很多迹象表 明,人们相信巫术可以救人。 饮食男女说 1、饮食:认为饮食的习惯和规矩是礼仪的本源。(立论不

7、稳) 2、男女:男女有别,也就是婚姻制度,儒家提倡礼从家庭开始,然后才扩大到社会。 男女结合 夫妻关系 家庭传宗接代 处理各种关系 3、饮食男女:前两者的综合欲望与环境矛盾说 1、饮食之争 2、婚姻之争 总之:欲求不断增长的矛盾,需要一种规则来解决,这就是礼仪 多元起源及其他 1、天神生礼说;2、天经地义说;3、生于理说4、礼从民俗说 第三章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漫话古代五礼 关于礼仪的分类,历来说法甚多。有五礼、六礼、九礼等说法,我们以礼记.王制中 的六礼为依据 一、以吉礼敬鬼神 ? 吉礼:祭祀之礼,向鬼神祈求,希望鬼神保佑人们吉祥安康、诸事如意。 1、祭天神: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篇二:诵国学

8、经典 学文明礼仪 做谦谦君子 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教学目标: 1、诵读“不学礼,无以立。”“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知道学礼仪的重要性。诵读“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将入门 问孰 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 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了解一个人的仪表言谈举止要规范。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坐立行,能根据场合不同使用鞠躬礼握手礼。 3、同学们分工合作表演情景剧,把文明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坐立行,能根据场合不同使用鞠躬礼握手礼。 教学

9、难点:同学们分工合作表演情景剧,把文明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过程: 一、做君子,重礼 1. 读礼仪小诗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 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 首小诗。 2.学礼仪的重要性 (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看重一个人的礼仪,有谁知道他认为不学礼 仪会怎样呢? 就是说不学会礼仪,不懂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所以今天我向大家推荐: “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生齐读。 (2)礼记曲礼也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3)是啊,学习礼仪如此重要,那国学经典告诉我们应该怎

10、样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 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想一想从哪三方面去做君子?“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出处】出自礼记?表记生答,师总结并板书仪表庄重,言谈谦和,举止得体。 二、读弟子规知礼? 1.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我们处世的法宝。 它告诉我们 仪表应该这样规范。(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易解: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平整,鞋带要系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说说现在我们的仪表应达到的要求?师总结:(既要整洁卫生, 又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请大家互相当镜子,检查仪容仪表。 ? 那我们在与人交往言谈中,弟子规又做了什么要求

11、? ?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易解:将要进别人家门,要问一声有没有 人在家?将要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别人询问你是谁?要回答出你的名字,光说 一声“是我”,人家还是不知道你是谁。) 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谁还有补充?师总结:(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 调要平和沉稳; 学会倾听,使用敬语。) ? 一个人的礼仪不光表现在言谈中,更表现在举止中。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在举止中 注意这些 什么。(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走路要不慌不忙,站立要姿势端正,作揖行礼要把身子弯下来,叩头要恭恭敬 敬。进门时不

12、要踏在门槛上,站立时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坐着时不要把两条腿叉 开,不要摇晃大腿。) 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谁还有补充? 2.孩子们你们知道正确的坐姿吗?(生讲,师纠正) (1、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坐。2、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3、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 4、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6、至少坐满椅子的 2/3,脊背轻靠椅背。7、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8、谈话时,可以侧坐,此时上 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 那站姿呢?谁来说说,并做一做。(生讲,师纠正)(标准的站姿,从

13、正面观看,全身笔 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身体 重心落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 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谁来走一走?(简单来说,正确的走姿主要有三个要点:从容、平稳、直线。) “揖身圆,拜恭敬。”怎么做呢? 生答:作揖。双手叠放(右手在里)在胸前,举起轻 轻晃动,身略前倾,表示问候、致谢的意思。鞠躬。两腿并拢,手并于大腿两侧,上身向前 弯曲,弯曲的程度越深,礼越重,是晚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之礼。(如握手时、介绍时、递物时、 让座和让路时要用15的鞠躬礼。一般用45鞠躬礼,表示对客人光临的欢迎和感谢

14、,时间 以2-3秒为宜。90的鞠躬礼是大礼,时间4-5秒为宜。但是要注意,只有在葬礼上才行三鞠躬的大礼,其他行大礼的场合一般应 是一鞠躬。)现在我们用的较多的还有握手礼。伸出右手,与对方的手相握,轻轻晃动,并且 保持微笑,以示友好。 三、演情景剧,有礼 孩子们,学了这么多礼仪,老师想看看你们能把他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言 行吗?我准备了三个情景剧: 待客礼仪 、餐桌礼仪、相处礼仪,请孩子们自由发挥, 展现你们的文明礼仪。请同学们分别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谈举止谈感受。 四、诵经典,传礼 孩子们,从你们的言谈举止中老师感到咱们班的孩子们真是一群好礼知礼懂礼的孩子。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说:“腹有诗

15、书气自华。”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 才知道何为孝道,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读了唐诗才知道何为精华。请大 家一起来表演唱读唐诗。 五、小结,寄语 孩子们,老师为你们骄傲,愿你们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 子。祝你们会学有所成,才华横溢,高雅光彩。下课。篇三: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儒雅 学生讲座稿 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 做儒雅学生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国学精髓,学习国 学经典。在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帮我完成一个测试,好吗?让我们用自己的审美观来评价 两个人物,一位就是刚刚从这里走下去的团支部总书记林志杭老师,你认识与否,这不重要, 短短的几句话,简单的几个日常动作,给您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请你大胆地用一个词语 对他做一个评价好吗?(莘莘学子,谦谦君子,气宇轩昂,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温文尔雅, 书生意气,谦恭礼让,风度儒雅,彬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