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六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5443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第六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六章第六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六章第六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六章第六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六章第六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第六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第六节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成分,作用机制,?,一、发展简史,二、定义,四、作用及作用机制,三、分类及代表药物,一、发展简史,1800年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水杨酸 1860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 1899年Bayer 药厂合成阿司匹林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 20世纪70年代后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等,费利克斯霍夫曼,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定义,定义:,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多数(苯胺类除外)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三、分类及代表药物,1、水杨酸类,2、苯胺类,扑热息痛,三、分类及代表药物,3、吡唑酮类,4、其他有机酸类,四、作用及

2、作用机制,1、解热作用,发热?,正常体温?,能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但对正常人体温几乎无影响。,冷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37,产热效应器 如内脏、骨骼肌,散热效应器 如皮肤、汗腺,产热,散热,37左右,体温调节中枢,低温 冷刺激,高温 热刺激,体温调定点,人体正常的体温调节,病原体及其毒素 进入机体 内热源 进入中枢 (增强)环氧酶 前列腺素(PG)合成与释放 体温调定点高于 37 体温,解热镇痛抗炎药,PG合成减少,体温调定点恢复至37,体温降至正常,抑制,发热及药物解热机制,解热机制:,抑制中枢的PG合成酶(环氧酶),减少PG的合成和释放,发挥解热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作用的特

3、点是( ) A、能降低正常人体温 B、仅能降低发热病人体温,不影响正常人体温 C、既能降低正常人体温又能降低发热病人体温 D、解热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课堂小练兵,B,四、作用及作用机制,2. 镇痛作用:, 、对慢性钝痛镇痛效果好;对严重创伤性剧痛、急性锐痛和内脏绞痛无效。 、中等强度镇痛作用,无成瘾性,临床广泛应用。,慢性钝痛,严重创伤性剧痛、急性锐痛和内脏绞痛,无效,2.镇痛机制:,组织损伤、炎症 局部组织 致痛物质 PG 致痛 痛觉增敏 感觉神经末梢 致痛 局部疼痛,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环氧酶,减轻疼痛感,PG合成减少,镇痛机制:,解热镇痛抗炎药作用部位在外周,通过抑制外周的环

4、氧酶,从而抑制(或减少)PG的合成与释放,呈现镇痛作用。,不能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治疗的疾病是( ) A、牙疼 B、心绞痛或胆绞痛 C、头疼 D、痛经,课堂小练兵,B,四、作用及作用机制,3. 抗炎作用,除 药物外,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是抗炎抗风湿对症治疗的首选药物。,苯胺类,只是对症治疗,不能对因治疗,解热镇痛抗炎药,协同作用,组织胺、缓激肽,PG合成增加,致炎物质和抗原,致炎致痛,炎症 (红斑、水肿、疼痛 ),增强致炎致痛,环氧酶,抗炎机制:,抗炎抗风湿,局部组织,致炎致痛,(抑制),PG合成减少,抗炎机制:,本类药物能抑制炎症反应时环氧酶的活性,减少PG合成和释放,发挥抗炎抗风湿作用。,除哪一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外,都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 A、水杨酸类 B、吡唑酮类 C、苯胺类 D、其他有机酸类,课堂小练兵,c,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有( )( ) ( ),解热作用,抗炎抗风湿作用,镇痛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镇痛作用,解热作用,抗炎作用,环氧酶,课堂小结,二、作用及作用机制,一、分类及代表药物,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其他有机酸类,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课后作业,1、简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三大作用及对应的作用机制。 2、习题集,THANK YOU!,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