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3537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篇一: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娄丈子初级中学小学部20202020学年度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搞好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特别是校本课程的规划研究,成立以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校本课程规划组织机构,经过对校本课程的规划反复研究、探讨以及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规方案。 二、需要评估 1、学校的培养目标: 学校遵循“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坚持全面育人,张扬个性。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年来,学校在教学中不仅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校园乒乓球队、趣味跳绳队、舞蹈队、绘画队训练有序,小主人系列活动轰轰烈烈。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个性张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特长”已成为学校明确的培养目标。 2、学生的发展需要 “我羡慕马琳,多么希望能像他一样在赛场上大展国人风采。” “我喜爱音乐,总是让自由的思绪和音乐一起放飞,什么时候我能自己作词作曲,写出心中的话,唱出心中的歌?” “我想有一手漂亮的字!”?翻开学生的民意调查,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心灵呼唤,诠释孩子的兴趣需求

3、,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将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3、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校以人为本,强调课程的人文化、生活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以校为本,注重课程的统整化、弹性化,形成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学会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让学生学会交往,做社会活动的小主人,与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开设“玩中乐、乐中学、学中乐”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交往方面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小学生是社区与学校的共同期望。 4、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活动场地很大,乒乓球、跳绳都有专门的训练场地,有兼职的教师,较齐全的硬件建设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4、条件。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画会描,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思维敏捷,有的能挥毫泼墨,有的心灵手巧,寥寥几笔,精致的图案便跃然纸上?学校丰厚的人力资源为选修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依据教育局指导性文件和学校的育人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突出本校课程特色,经学校校本课程组织机构集体审议,初步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改变传统的课程观,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构建学校新文化。 2、通过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意识。 3、面

5、向每一个学生,坚持全员参与,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动手、创新、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大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力度。 5、提高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6、通过学校、家长、社区民主参与开发,丰富具有学校特色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特色。 四、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 科学素养类:中华经典诵读 技能类:花样跳绳、中华武术操、快乐乒乓、小小歌唱家、快乐小画家、写字等 五、实施步骤 (一)课程开设 1、课程委员会制定调查表,评估学生兴趣发展需要,研究学校课程资源。 2、根据学校教育哲学,讨论制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

6、标,确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3、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 4、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 5、学生分年级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课程,统计人数,填写选修名单,有20人左右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就允许开设。人数偏多的课程,委员会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6、开课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撰写课程纲要。 (二)组织实施1、课程老师分析学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撰写课程纲要,交课程委员会审议。 2、每次课前备出简案,委员会定期检查、督促。 3、每次上课时间,委员会进行检查,登记上课人数,检查课堂纪律,了解教学内容,切实保证校本课程质量。 4、针对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定期召开校本课程教师的研讨会,进行总

7、结、交流、探讨,确保课程内容顺利实施。 5、每学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代表会议,倾听他们对课程内容及实施的意见,并反馈给带课老师。修订、完善课程内容,调整实施方法。 6、对个别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委员会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7、每期末教师对自己执教的课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六、评价设想 1、对学生的评价 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阶段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2、对教师的评价 每一堂课都有简案,内容和形式受学生喜欢。 认真登记学生出缺勤,课堂组织纪律较好,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在课堂外。 课堂实施中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兴

8、趣及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对参与积极,成绩显著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七、保障措施 1、学校要有坚定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2、学校要组成以校长为核心的校本课程规划组织机构,群策群力,民主开放。 3、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4、学校制度一系列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和改进制度,建立校本课程内部监督机制。 5、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篇二: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课程改革,构建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课程选择,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制定北辰

9、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20-2020)的精神,结合学校课程规划整体方案,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提高课程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实现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是:具备新的课程观;学会选择;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选科指导,自行设计促进自己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展的选课学习计划

10、。 2、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其专业成长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课程开发本身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教师在进行必修课教学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专长承担1-2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提升。 3、实现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心理环境、物理设施等都会给师生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师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也就是学校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学校特色是学

11、生和教师发展的自然结果。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策略 1、统一共识明确职责 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明确学校教育共同体(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各届同仁等)就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决策共同体。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与策略,确立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能力。 2、有的放矢逐步规范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有的放矢。“的”就是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的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因此,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摸清家底,加大力度弄清学校校本课程

12、开发的条件与局限:例如学校教师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教辅人员的特点状况;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课程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资金的实际状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社区潜在资源、学校特色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及社区人士的认识水平和可能反应等。 3、注重实效,多元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的内容,使各种有价值的知识都进入课程,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比例。打破学科本位课程结构,加强人文课程、综合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崭新的教学方式,拓展视野,多元化开发校本课程。 (三)开发校本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1、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都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课程

13、设置要注重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各素质的教育中,虽有侧重不同、层次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不可能把某一类型、某一科目课程的教育,归划在某一单一素质的教育内。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方面,探究型课程起着事实上的前沿阵地的作用,但基础型、拓展型课程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占课程总课时量相当大部分的基础型课程,理应是素质教育核心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从课程目标来说,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统一目标下,在不同层次要求、侧重上功能互补递进、合力形成一个整体;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来说,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作为课程来说,都是21世纪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

14、,它们在课程体系中,有机地组成整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整体性原则考虑,针对学校学生特点,构建课程体系与配置课程科目。 2、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 学生素质教育的多元性,决定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围绕着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基础学力奠基的基础型、侧重于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素质与更好地发展个性特长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有的单科性质的;有的综合文科、综合理科性质的;有的是大综合科性质的;各类科目的设置呈现多元性。围绕着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教育类型也呈多元性,课程设置中,有的科目指定为学生必学、有的科目组合在各个课程模块中,形成各个领域、各个模块,领域内的科目,

15、学生必须学,但学什么,学生可自主选择;有的科目规定学生必学,但在一定时段内,什么时间学,学生可自主选择;有的课程可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或不学。环绕着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模式也呈多元性,有的科目注重全体学生共同教学要求的基础学力;有的科目注重知识能力的拓展,为兴趣、个性特长的发展奠定基础;有的科目注重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展现的舞台。有的科目教学以课堂教学型为主;有的科目是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注重学生体验、考察、实施开放型教学为主;有的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有的是非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要求、内容、方式、地点、对象、成果形式都由学生自主选择。环绕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教育周期也呈多元性;有长周期覆盖整个中学阶段的,有短周期以一学年、一学期为周期的,有不满一学期的微型课程,有专题讲座型、不定期型(研究型课程)等。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从课程结构多元性的原则考虑,充分发挥各种类型、模式、周期的课程不同的功能,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与配置课程科目。 3、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出发.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发展条件。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并允许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基础与能力、潜质发展的差异性。在基础型课程中,也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科目课程有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与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