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6150831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笔记别人的东西我不要 一、案例背景 佳佳小朋友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平日里经常会从家中带来许多玩具玩,看到别人有好玩的玩具也会去抢来玩。觉得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有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佳佳的书包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的眼里,佳佳虽然调皮,但是他不会是这样的孩子啊。这件事发生在他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 片段二:施海锋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奥特曼玩具,可是户外活动游戏后,他却来告诉我:“老师,我的奥特曼玩具不见了。”我忙说:“

2、小朋友,海锋的奥特曼玩具有魔力,他跑到谁的书包里,谁就赶快按住书包,否则他会自己跑出来的。”全班只有佳佳使劲按住了自己的书包,原来奥特曼玩具被他拿去了。我走过去说:“哎呀,佳佳这个奥特曼玩具魔力可真大,居然千里迢迢到你这儿游玩了,你看海锋都急哭了,我们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奥特曼玩具就告诉妈妈,让妈妈回家的时候也给你买个好吗?”佳佳点了点头,也明白了别人的东西上不能随便拿。 三、案例分析 首先,从孩子的心理特征来谈起。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有不同的特征,幼儿园的孩子们其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思维的内容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反过来,正是由于这种内容的有限性,他们的思维具有

3、无拘束的特点,他们可以把任何事物和物体串联在一起而不会计较这种行为是否符合现实生活的规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另一个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以我为中心,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正如案例中佳佳小朋友把自己看到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就占为己有,全然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加上孩子们的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偶尔报着尝试的态度拿了一次别人的东西,没被大人发现,所以孩子就会有暗自窃喜,意外的惊喜对孩子无疑是一种诱惑,所以他会再次尝

4、试。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案例反思 36岁幼儿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常常分不清对错,无法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起来这是共性,我们可以把正确教育渗透到生活教育中,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是非对错的区分,并长期一贯的坚持。佳佳小朋友因为顺手拿别人的东西成了习惯,于是,我在每天下午放学前都会走到他旁边,“迦勒,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下来了吗?我看一下。”顺便翻看一下他的书包,在我坚持不懈的监督下,迦勒很少再拿别人的东西了。 家园一致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多花一点时间来关注孩子,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是自己的东西就要马上问清楚,即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教育孩子别人的东西不属于自己,哪怕是捡来的东西也不能占为已有。但在教育中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孩子拿别人东西这一现象不是恶意的,所以大人在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过于严厉,把这种行为和“偷”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取的,要给孩子输入正确的观念,讲孩子们易懂的道理,不要一味地打骂。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