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0699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0.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课件(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一、油藏工程方案,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油藏评价) “油田开发概念设计”,主要根据评价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初步认识,在落实勘探提交的控制储量的基础上,提出油井产能、开发方式以及生产规模。,2.油田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油藏评价结束后完成油田或区块开发方案,油田开发方案是产能建设的基础。开发方案编制结束提交探明储量。,一、油藏工程方案,2.油田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油藏评价结束后完成油田或区块开发方案,油田开发方案是产能建设的基础。开发方案编制结束提交探明储量。 主要内容包括:油藏地质、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开发层系组合、开发井网、注采系统、监测系统、开发指标预测(生

2、产能力预测)、采收率估算。 实施后考核指标: 产能到位率: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初期平均含水率”符合率: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水驱控制储量: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一、油藏工程方案,2.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实施后评价和考核的主要指标: “单井初期日产油量”符合率:80%; “单井初期含水率”符合率:80%; 产能到位率:90%; 新增可采储量预测误差:10%。,一、油藏工程方案,2.开发后期调整挖潜方案,一、油藏工程方案,产能贡献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实施当年的产油量与建成能力的比值。 产能到位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建成投产后第二年的年产

3、油量与建成能力的比值。 产量符合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投产第二年以后(第三年、第四年和第五年)实际的年产油量与开发方案预测的同年产量的比值。,新建产能“三率”指标,一、油藏工程方案,二、动态分析,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运用各种监测方法采集到的大量第一性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不断认识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及其发展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每年进行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各类措施,比如开发调整(钻新井、层系、井网、开发方式)、“开发调整方案”的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油藏动态分析。 油田动态分析包括:生产动

4、态分析、油井井筒内升举条件分析和油层(藏)动态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动态分析,生产动态分析亦称单井动态分析,包括油井动态和注水井动态分析,是油田生产管理经常性的基础工作。 油井动态分析包括:分析压力、产量、含水变化,搞清见水层位,来水方向及井下技术状况,判断工作制度是否合理及生产是否正常等。 注水井动态分析包括:分析井口压力、注水量及吸水能力变化,判断井下故障等。,二、动态分析,生产动态分析主要指标 注水状况分析:注水量、吸水能力 油层压力状况:油层压力分布,以及油层压力与注水量、注采比之间的关系 含水率变化:含水与注采比、采油速度合理界限 油井生产能力: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变化,油井利用率

5、、时率、递减率(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措施效果。,二、动态分析,油藏动态分析,搞清各类油层中油水的分布及其运动状况、吸水能力和产油能力变化,地层压力及渗流阻力变化,含水率及产量变化,油层及流体性质变化,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等,为挖潜油层潜力提供依据。 油藏动态分析:以井组(或开发单元、区块)为单元,搞清油层产量、压力和含水率的变化状况,吸水能力及注采平衡状况等。油水分布及水线推进状况,储量动用及潜力分布状况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井组(或开发单元、区块)开发效果。,二、动态分析,油藏动态分析主要内容 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 层系、井网、注水方式适应性: 比如不同井网、井距

6、下各类油层水驱控制程度、油砂体钻遇率、水驱采收率等方面分析其适应性。 油田稳产基础分析: 储量替换率、储采比状况(强调质量) 新井、老井及措施增油的变化,二、动态分析,油藏动态分析主要内容 油层能量保持状况 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各类重大措施(压裂、补孔、调剖、卡堵水)对储量动用影响 储层的连通状况的分类统计,不同井网控制程度下储量的动用、水驱控制程度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注入水纵向、横向波及及水洗状况,二、动态分析,二、动态分析,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二、动态分析,油藏类型划分,7类,二、动态分析,1、低渗透油藏

7、根据空气渗透率细分为3个亚类: 一般低渗透油藏:30-50mD 一般低渗透油藏:10-30mD 特低渗透油藏:1-10mD 超低渗透油藏:1mD 2、稠油油藏按地层原油粘度细分为5个亚类: 普通稠油油藏:200-3000mPas 普通稠油油藏: 3000-10000mPas 特稠油油藏:10000-50000mPas 超稠油油藏: 50000-100000mPas 特超稠油油藏:大于100000mPas 3、特殊岩性油藏细分为5个亚类:碳酸盐岩油藏、砾岩油藏、变质岩油藏、火山岩油藏、粘土岩油藏。,二、动态分析,4、中高渗油藏主要考虑含油面积大小、能否形成有效驱替井网,进一步划分为整装油藏、复杂

8、断块油藏、极复杂断块油藏: 整装油藏:含油面积大于1.5 km2且构造简单的单元。 复杂断块油藏:含油面积大于0.2 km2且小于1.5 km2(若由多个自然断块组成,含油面积大于0.2 km2的自然断块地质储量占到单元的60%以上),且能形成有效驱替井网(两向以上)的单元。 极复杂断块油藏:含油面积小于0.2 km2,(若由多个自然断块组成,含油面积小于0.2km2的自然断块地质储量占到单元的60%以上),不能形成有效驱替井网(两向以上)的单元,因此油藏类型的划分顺序为: 海上油藏稠油油藏特殊岩性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整装砂岩油藏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极复杂断块砂岩油藏,二、动态分析,1.油田动态分析

9、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二、动态分析,“开发阶段”有关: 资料信息、油藏描述、油藏地质模型、油藏动态监测内容、原油采收率等。 一般划分(按原油产量) 产能建设上产阶段(开发初期) 产量相对稳产阶段(开发中期或开发调整阶段) 产量递减阶段(开发后期),二、动态分析,开发调整(整体加密或井网调整): 一次井网调整 二次井网调整 三次井网调整阶段 原来“勘探开发”阶段的划分: 勘探阶段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又分开发准备阶段、投产阶段和生产阶段。 “勘探开发一体化”阶段的划分: 预探、评价、产能建设和油气生产阶段。,二、动态分析,按含水率的划分

10、: 无水期开采阶段:含水率2% 低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2%20% 中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2060% 高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6090% 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大于90% 按采出程度划分:,二、动态分析,真武油田开发历程,二、动态分析,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开发政策和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1)开采井网指标 井网密度: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采油井、注水井总数。 注采井数比:水驱开发油田注水井总数与采油井总数之比。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平均单井射开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中射孔总厚

11、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 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中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 可采储量:,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2)油井生产动态指标 井口(核实)产油量:日产、月产、年产、累积产油量 井口(核实)日产油水平=当月井口(核实)月产油/当月日历天数 原油产量构成:新井产量和老井产量(基础产量和措施增油量)。 新井:当年投产油井 老井:上年末以前已投产的油井 输差系数:核实产油量/井口产油量,按区块计算。 井口产水量: 核实产水量:井口产水量和输差系数计算。 井口(核实)产液量:井口(核实)产油量+井口(核实)产水量,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

12、2)油井生产动态指标 综合含水:按月计算,月产水/月产液。有时分年均含水或年末含水。 年均含水=年产水/年产液 综合气油比:按月计算;月产气/月产油 油井利用率(或开井率):按月计算,油井开井总数占油井总井数之比。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生产时间不小于24h的油井井数。 综合递减率:老井在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自然递减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3)注水井生产动态指标 注水量:单井日注水量是指井口计量的日注水量,开发单元和阶段时间的注水量用单井日注水量进行累加得出。 吸水指数:注水井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吸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单位注水压差的日

13、注水量。 注水井利用率(或开井率):按月计算,注水井开井总数占注水井总数之比。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注水时间不小于24h的井数。 分层注水合格率:分层注水井测试合格层段数与分注井测试层段数之比。 注水井分注率:实际分层配注井数(含一级两层分注井)与扣除不需要分注和没有分注条件井之后的注水井数之比。,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4)注采系统指标 油井生产压差:油井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动压力之差。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油井地层压力之差。 注采比:开发单元注入水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月注采比、年注采比、累积注采比 地下亏空体积:油田(或区块)采出地下体积与累积注水地下体积之差。 采液(油)指

14、数: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液(油)量; 采液(油)强度:单位有效厚度采液(油)指数。 生产能力: 单井日产油水平:单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 单井生产时率:单井当月生产时间与当月日历时间之比。 年生产能力:开发单元月产油量折算成全年产油量。,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5)采油速度与采出程度指标 采油速度: 地质储量采油速度: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核实年产油量占上年末剩余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储采比:储采比等于剩余可采储量的倒数。 采出程度: 地质储量采出程度:油田(或区块)的累积产

15、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油田(或区块)的累积产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6)水驱油田开发效果指标 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水率的上升值。 年均含水上升率=(当年年均含水上年年均含水)/(当年底采出程度上年底采出程度) 水驱采收率:累积采出油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水驱指数:油田(或区块)注入水地下存水量与累积产油量地下体积之比。 存水率:油田(或区块)注入水地下存水量与累积注水量之比。 水油比:累积产水与累积产油之比。,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跟油藏动态分析“密切”的参数: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16、跟井网密度、油藏类型关系密切)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跟井网、油藏类型关系密切) 油藏能量保持水平和利用程度(跟注采比、配注合理性)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储采比的倒数) 年产油量递减率(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 水驱状况(内容比较多,好、中、差) 含水、含水上升率(跟开发阶段关系比较大) 原油采收率(油田开发过程中不断提高),开发水平分级指标,跟油藏动态分析“间接”的参数: 老井措施有效率 注水井分注率 配注合格率 油水井综合生产时率 注水水质达标状况 动态监测计划完成率 操作费控制状况。,开发水平分级指标,(1)水驱油田年度调控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 (3)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4)油藏压力系统 (5)注采比 (2)水驱开发油田阶段调控指标 (1)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2)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4)采收率(水驱采收率),开发调控指标,(1)水驱油田年度调控指标 (1)含水上升率 根据有代表性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或水驱曲线来确定,各开发阶段含水上升率不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