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0081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性文体、说明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的阅读。鉴于考试时长和试卷阅读量的限制,河南中考试卷一直采用记叙性文体必考,说明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考其中一种的搭配方案。,二、回顾考题,归纳考点及策略,2011年漓江情韵 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9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0“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2012年桥

2、在水上 8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3分) 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3分) 10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3分) 11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12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3分) 2013年放学 7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2分) 8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塾?(2分) 9品读第-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10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

3、的词句,有什么作用?(4分) 11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记叙文考查特点: 1、选材特点:以最基本的写人叙事类为主。 2、考查方向:在整体把握内容主题、人物形象的前提下,进行写法鉴赏、语言品味,并联系实际进行评价、发表看法。 3、答题思路:强调“整体性”和“原文性”。在准确地对文意整体把握下做题。即使是对一个词语的品味,也应该是在为表现主题、人物形象的作用上下功夫。一定注意答题的规范、全面、清晰。,记叙文主要考点,(一)概括作品内容,1、例题: 2011河南漓江情韵 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

4、内容。(3分) 答案: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 2012年桥在水上 8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3分) 两个孩子给桥上乞讨的男子送早餐,和他拥抱、玩耍;孩子的行为让男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意思对即可。孩子的行为,2分;孩子行为产生的影响,1分。共3分),2、其他叫法: (1)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 (2)概括这篇文章的情节;等等。,3、答题要领: (1)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套用格式“何人做何事结果”或“何时何地发生何事结果”; (3)切忌答成主题思想。,(二)把握作品形象,1、例题: 2

5、011河南漓江情韵 1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答案: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十元钱。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 2012年桥在水上 11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教子有方:在具体行动中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善良有爱心:同情乞讨男子,让孩子给他送早餐、送钱;当孩子拥抱男子时,不阻拦。(意思

6、对即可。一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2、答题要领: (1)通过人物言行表现,总结其性格、品质特点,可能还要答出其身份; (2)套用格式“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身份、称谓)”; (3)“分析”即举例说明,不结合具体事例要扣分。,3、注意事项: (1)要使用概括性词语作答,不能对人物进行具体描述。如:“母亲是一个愿意把眼角膜捐献给女孩的人”; (2)注意分值,多多益善;概括特点,由主到次。,(三)领会主题感情,1、例题:2013年放学 11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 示例一:

7、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丽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文章髑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观点,1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2分。共4分),2、答题要领: (1)看标题入手 (2)看文

8、章开头、结尾入手 (3)看议论抒情句 (4)看过渡句 (5)看反复出现的句段 (6)看注释 套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格式。,四、理解描写作用,1、例题: 2011年漓江情韵 9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引起下文。营造朦胧的诗情。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细节描写: 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包括:场景、服饰、动作、

9、语言、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答题要领:,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格式: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交待要素(暗示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五)赏析写作手法,1、例题: 2011 漓江情韵 10“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 2013 放学 10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

10、的词句,有什么作用?(4分) 表现妈妈等待的焦急。 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时间精确到分,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 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务),“赏析写作手法”就是分析运用这些写作手法对于人物刻画、主题表现、文章结构、吸引读者等方面有什么作用。 写作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白描、象征、对比衬托、联想想像、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抑扬结合(欲扬先抑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2、答题要领: (1)首先需正确辨识运用的手法; (2)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在表现人物,表达思想感情、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11、(3)指出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4)套用格式: “一般作用具体作用”格式。,(六)品味语言词句,1、例题: 2011漓江情韵 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2013年放学 9品读第-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2、答题要领: 品味语言,主要是品味词语和句子。 (1)词语方面,包括: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感情色彩变化的词 答

12、题格式: 代词和感情色彩变化的词: “”一词原指,这里指 ,起到了的作用。 动词、形容词:加点词运用方法,写出了特点,突出了(联系中心)。,(一)品味角度 1、用词 2、修辞 3、句式 4、表达方式 (二)格式: 鉴赏角度事物特点(人物心理) 表达作用(性格、品质、情感等),(七)发挥联想、想象,结合自我、实际表述类试题,例题: 2012河南桥在水上 12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3分) 示例:桥下,水静静地流着,在阳光下泛着片片金光,远处飘来悠扬的乐声,好听极了。(言之成理即可。景物描写,2分;符合主题和意境,1分。共3分),这些试题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点,就是:

13、 突出考生作为文本读者的主体参与意识。 1.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补写句子,首先要正确把握文意,然后合理想象。 2.结合自我、实际表述,首先需正确理解文意,把握作品主题(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然后结合自我和身边的实际,从积极的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极端片面甚至表达出消极的思想。,三、析看2013中考记叙文,1、注重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 如第9题:“品读第-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意在让考生从语言角度去选取句子体味感悟。可喜的是,本题提示了赏析的角度,这就给了考生很大的方向指导和自主空间。 2、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第11题:“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整体上,记叙文的题型上变化较大,得分点的设置变化大。,四、掌握方法提高效率,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一读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 二读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 三读要整合要求,明了表达。尊重原文,在原文中找答案,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