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 练习(无答案)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6144316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 练习(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 练习(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 练习(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 练习(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 练习(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 》 练习(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论语十二章 练习1一、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出现,( )远流长。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它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 )的老人。尔雅释训云: “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 诗经中也有关于如何做到孝的具体表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以德,昊天罔极。”可见,要做到孝, 父母是最基本的要求。 孝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论语中就有多处孔子对孝的阐述与回答。学生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而

2、关于如何行孝,孔于这样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是,在当下,或出于习惯,或出于无奈,很多年轻人却往往没有做到孔子所指的 和 父母这两层含义。1.填人文中括号内的字及“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源 需 长我育我(zhng) B.渊 需 长我育我(chng)C.源 须 长我育我(zhng) D.渊 须 长我育我(chng)2.对下列汉字的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必:点、斜钩、点、撇、点 惯:点、点、竖、竖折、横折、竖、横、竖、横折、撇、点 B. 必:点、斜钩、点、点、撇 惯:点、竖、点、竖折、横折、横、竖、竖、横折、撇、点C.长:横、竖提、撇、捺 出:竖折、竖、竖

3、、竖折、竖D.长:撇、横、竖提、捺 出:竖折、竖、竖折、竖、竖3.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里总结了前人的造字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例如, “孝”字是由“老”的上部分和“子”字合成,它从字形上体现了子女与老人的关系。下面各组汉字都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A.休 采 炙 牧 B.日 目 木 篇C.上 本 臣 问 D.校 城 景 众4.联系上下文,在文段中横线处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善待 恭敬 陪同 B.赡养 尊敬 陪伴c.养育 尊敬 陪同 D.善待 养育 陪伴5.欣赏下面书法作品,评价正确的是( ) A.甲是行书,精

4、巧纤细,飘逸灵动。 B.乙是草书,纵任奔逸,急速张扬。C.甲是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D.乙是隶书,笔意瘦挺,骨力遒劲。6.谐音指的是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形、意思不同的词。歇后语常利用汉字的谐音特点,例如“小葱拌豆腐一一清二白”,取的就是“青”和“清”的谐音。下列歇后语,属于利用汉字谐音的一项是( ) A.二郎神的慧眼-有远见 B.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C.孔夫子的背包-书呆子 D.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7.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 柳宗元 不为五斗米折腰 B.诗圣 杜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诗仙 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

5、鬼神 D.六一居士 范仲淹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与朋友交而信乎 (5)不逾矩 (6)学而不思则罔 (7)温故而知新 (8)人不堪其忧 (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于我如浮云 (11)逝者如斯夫 (12)匹夫不可夺志也 (13)博学而笃志 (14)仁在其中矣 9.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6、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1.填空。 论语是 家经典之一,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著作。它与 合称为“四书,共20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家,儒家学派创始人。12.根据提示判断下面语句的内容,将字母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提示: A.学习方法 B.修身做人 C.学习态度(1)温故而知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吾日三省吾身( )(4)人不知而不愠(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13.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有关语句。(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的句子是: “、日一省吾身具体内容的句子。 答:(2)阐述“吾日三省吾身”具体内容的句子: (3)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 (4)阐述人要有志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的句子: (5)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与文中“ ”意思相近。15.“不亦乎?”相当于今天的 句式,是 的意思。16.默写与“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内容相近的

8、一则。 答: 17.学而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 。18.“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答: 19.老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20.“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1)学而时习之( ) (2)学而不思则罔( )(3)温故而知新 ( ) (4)博学而笃志(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择其善者而从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译文: (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译文: (3)择其善者而从之,

9、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三、课外探究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注 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问:探望、探视。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暴慢:粗暴、放肆。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22.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23.曾参临死前告诉孟敬子应该重视哪三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