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14273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借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张扬个性 实践创新 摘摘 要: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 特征共同决定的。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计算机课,又不同于小学语文、数学 等传统课程。它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 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基础性、应用性、整合 性、趣味性。而中年级的信息技术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富有趣味性和 吸引力,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实现信息 技术的学科价值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年级 创新精神 张扬个性 随着信息科技的兴起和发展,教育与许多其他领域一样,面临着信息时代 的挑战。

2、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实现 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的核心问题。 四年级的孩子是一群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生,他们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007 年秋,我校开始从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第 2 版的教材。这套教材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知识的讲解,以小熊贝贝作 为贯串全书的角色,以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情编成小熊贝贝的故事,作为学 习的情境导入学习内容,让同学倍感自然、亲切且有趣。采用任务驱动、网络 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我有幸参与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 程教学工作。下面我谈谈如何在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一、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思维一、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对学生而言,主要是指不迷信名人权威,不做书本的奴隶, 不唯师命是从,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并善于凭借平时积累的 知识进行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等,创新 的过程 往往展现着学生的理想和抱负、勇气和毅力;这是一种每个学生都可以也应该 具备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倡导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从几方面着手: (一)张扬个性,从熟练操作做起。 1 / 5 Remove Demo Watermark from 2 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差异的

4、。 有的学生对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类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的好并富有极大兴趣。 有的学生对画图的形象性思维活动突出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感兴趣。另一些学 生对计算机的设置、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偏爱。还有些学生受以往学习环境的限 制,对计算机可能还知之甚少。所以学生的差异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统一 规格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教学效果,也违背教学规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 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些矛盾。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 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1、要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的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一项学生的作 业,作为学生自我学习并完成

5、的任务。这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 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训练 与接受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如:学习 Windows画图程序的使 用,设计一个自己完成的图画作品的任务;学习文字输入和 Windows写字板 时,设计写作自我简介的文章的任务等等。 2、张扬个性求奇、求异。 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将授课班按学生水平 分为高低 A、B 两组。对 A 组(大多数的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基本的要求;对 B 组(程度高的少数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学习 Windows 窗口操作时,A 组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窗

6、口操作技能(基本的鼠标操作) ;对 B 组学生要求在熟练地掌握了鼠标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学会键盘的快捷键的窗口操 作方式。 3、张扬个性与合作互动结合 渗透合作与协作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 A、B 组)采用 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例如: 对于 Word 文字处理部分的学习,在设计好自己动手制作板报的作业任务之后。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分组时一是要求自愿,这样可以保证协作的效果 好;另一方面要求 A、B 组尽量搭配协作,这样可以促进能力较差学生的进步。 ) 2 / 5 3 4、张扬个性与教学目标结合 要注意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布置在教师服务器

7、的学习网站中。学生通过 学生机的浏览器可以随时看到任务要求。对完成任务的相关学习资料即各种学 习资源要不断充实完善。这样,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知识。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指导学生如何访问学习网站、答 疑、排除问题和监督控制来实现的。 在这一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网络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 的整体。学生与网络、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网络相互之间的协作 构成了的一个个教学环节,从而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求异,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就是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 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

8、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 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 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 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 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要有适 当难度;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 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 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大胆地让学生自由

9、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 因子。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 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 多种解答。 如在讲授 Windows XP 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 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 见了” ,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被删 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 3 / 5 4 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

10、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 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重视重视实践,倡导创新行为。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重视重视实践,倡导创新行为。 英国教育学家斯突塞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 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尽量多些。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动 口、动手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教 学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把学生的信息 技术学习置于时代变革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上,是以引发、激励学生 创新欲望,培养创新精神为前提的,是能衔接课内外知识的系统训练,它不仅 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扩大了知识

11、面,而且提高了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增强了 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在研究性的学习中,不如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地去与计算机进行交流,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人机交流,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出要 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去完成梦想。在学习 Word 中某一“向导”的使用方法时, 让学生自己利用“Award 向导”为自己制作一张奖状,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 奖状忙碌,有了乐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奖状的内容五花八门: 学习进步,第一名,为世界和平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发明奖 我表扬了那些“敢想”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理想远大,而丰富的想象力能使童

12、 话变成现实。 (一)教知识,更要教方法。 未来的教育,重要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计算机的普及正改变着学习的内容和速度,一张盘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互 联网上的知识如大海一般,教师已不可能传一切之道,授一切之业,解一切之 感,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去学习。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理论课知识的学法指导。 学习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书。向人学习的方法是用眼去观察,用心 去揣摩,用实际行动去学习。而向书学,就存在着一个读书的方法问题。读书 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是找到书中的“主干” ;而精读则是为每一部分“主干” 4 / 5 5 添枝加叶。在上理论课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13、,充分表现学生的能力。当然,学 生真正做到“会学习” ,还要教师给学生适当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上课时, 首先,让学生泛读,找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几个内容,有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 有的却找不到,我就让找到的学生说出他是怎么找到的,标志是什么,这样学 生就知道怎么找了。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该精读了。精读的目的就是了解这些 内容具体讲解的知识是什么?在一个范围内,提出若干个问题,学生就有目标 和范围了。这种方法掌握以后,学生就找到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钥匙”了。 (三)实验指导对学生的操作实验作现场指导。 学生在上机实践所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 计算机没有联网的情况下,除了巡回

14、指导外,我还安排了学生中的优秀者参与 指导,让这些学生把探索的过程“再现”一次。另外,学生在完成既定的任务 后,总是喜欢看看这个(软件) ,看看那个,当出现新奇的画面时,常引得周围 的同学观望,此时,我并不以为他是“故意捣乱” ,他这是在尝试探索新的东西, 所以,我总是耐下心来对他的实验给予指导,让他在实践中去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以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展现个性,发展思维的创新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 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 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 能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这片沃土里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刘宏民 教学研究 燕山大学编辑部.2002. 2、尹俊华 教育技术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3、艾奉平 谈谈编写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几点想法 4、盛 岗 谈谈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几个要点 5、王 生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6、艾奉平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中国电化教育 第 175 期 7、黎加厚 信息化教学设计 上海师范大学讲义 2001.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