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142681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42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网评文章鉴赏第一期(仅供学习)[整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撰写网评文章要突出“高、新、简、快” 从 2009 年在论坛上偶尔写写贴文,到 2010 年 7 月把网 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我对网宣工作感受颇深,特别是 对如何撰写网评文章有一些体会。我认为写好网评文章要突 出“高、新、简、快”四个字。 高就是立意高远。要站在为党说话、为组织说话的高度, 找准定位、选准方向,将网络舆论向有利于党的事业发展的 方面引导。随着涉组涉干网络舆情的不断增多,网民往往容 易受到一些错误观点、偏激情绪的误导和影响,这就需要我 们网宣员针对网络舆情,及时阐明政策、讲透道理、摆清实 事、疏导情绪,正确引导网上舆论,避免有害言论“一边倒”。 2010 年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

2、结果公布后,我及时撰写了中 组部晒满意度调查“成绩单”底气何来?等多篇文章,得到 了网民的普遍支持和肯定,并被人民网推荐至首页。 新就是视角新颖。写好网评文章,不能随大流,写大路 货,一定要有独到的视角,想别人想不到之处,言他人所未 言之语。角度要新。要结合当前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点、 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提炼挖掘其中的“闪光点”,从全新的角 度撰写独树一帜的网评文章。观点要新。网评文章大都是千 字文,这么短的篇幅,与其分散精力罗列几个观点,不如集 中笔墨将一个观点写深写透,写出新意来。题目要新。 “一个好 题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果标题不吸引人,即使再好的内 1 / 31 容也可能被淹没。

3、因此,撰写网评文章一定要精心拟定标题, 做到题目引人。 简就是语言简练。网民在网上一般都是快餐式阅读,最 忌讳颠三倒四、重复累赘的说教文章。因此,网评文章必须 要做到文风朴实、短小精炼、语言生动。而且目前网络上活 跃的多数是年轻人,思想比较活跃,喜欢阅读、使用网络语 言。因此,我们撰写网评文章,也要适应网民的“口味”,多用 网言网语,多用草根语言,多用讲故事的方式说清道理。这 样不仅能让网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能拉近与网民之间的 距离。有的网宣员为了完成工作量,在撰写网评文章时照搬 照抄领导讲话或理论文章,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容易暴露 身份,而且很难激起网民的阅读兴趣,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 果。

4、 快就是发表快速。网络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网民对 新闻事件关注力转移也非常快。网评文章只有在第一时间写 出来、发出来,争取成为“独家头条”,才能取得较好的舆论宣 传引导效果,否则就极易成为“马后炮”、 “事后诸葛亮”。去年 河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竞争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上下交 流任职工作,我在第一时间撰写了为干部上下交流工作喝 彩、 谈竞争性选拔干部等多篇网评文章,提出凭实力竞争、 让真才胜出的观点,被人民网加精采用,点击率和回复量都 很高,受到网民的广泛好评。 2 / 31 网评文章靠什么赢得网民认同 从 2008 年 3 月在论坛上偶尔写写帖文,到 2009 年 4 月 把网评写作作为一项

5、重要工作,我对网宣工作感受颇深。如 何才能写好一篇网评文章,并得到网民的支持和认同?我体 会,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用独特的标题吸引网民。 “题好一半文”。网络文章浩如 烟海,网民的关注点毕竟有限,互联网就是一个“眼球”场,没 有一个好的标题,很难引起网络编辑的注意,也难引发网民 的点击欲望。网评文章标题不仅要观点深刻、旗帜鲜明,更 要活泼有趣、引人入胜。在网络评论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 诸如有感于、 从说开去等落入俗套标题,点击率 可想而知。近年来,我撰写的杨善洲“一辈子”的精神值得一 辈子学习、 少一些“我是局长”的叫嚣,多一些“我是党员”的 宣言等网评文章,因标题比较新颖,浏览量和跟帖数都

6、很多。 以主流的观点引导网民。网民往往容易受一些错误观 点误导和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网评员进行正确引导,阐明政 策、讲透道理、摆清实事、疏导情绪。工作中,我积极宣传组 织工作的好做法,干部工作的新成效。比如, “28 会合一”是一种作 风转变、观念更新、 网络直播干部选拔“播”的是公平公正、 组织 部长集体公开承诺有哪些看点等网评文章,在网民中产生 较大共鸣。尤其是在建党 88 周年时,撰写的我骄傲,我是 3 / 31 一名共产党员一文,较好地宣传了党的伟大成就,新华网在 网站首页进行了刊载,全国有数百家网站相继转载。 靠丰富的素材说服网民。仓里有粮,心中不慌。网宣工 作也一样,只有储存丰富的素

7、材,下笔才能言之有物,文章 才不会乏味空洞。网评文章不同于理论文章,要善于讲故事、 举例子,网民才容易接受、受到启发。去年 10 月,四川省 36 岁公务员税成康的日记“感动得网友流泪”,当时我写了公 务员日记为何催人泪下?,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还列举了 雷锋、焦裕禄、吴大观、王彦生等优秀共产党员的日记,使网 民深为感动。这篇评论被人民日报采用。丰富的素材从何 而来?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我在红网建立了一个灌水贴子, 把看到的一些有趣和有用的东西全部收藏在里面,一旦用得 上,翻开就可以借鉴。 凭生动的语言感染网民。好的网评文章需要生动的语 言。要想网民长期关注你的帖子,就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8、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运用网言网语。有些组工干部的 网评文章,形成了一种新的“八股”文风。这些文章尽管结构 合理,论据充分,论点突出,论证严谨,段落清晰,但是格式 思路刻板,无事实根据地盲目唱高调,网民根本没有兴趣点 击。在写网评文章中,我很少用“为某某叫好”之类的题目,不 打“官腔”,不暴露身份,受到了网民的好评。因此,网评文章 要尽量避免“官气”,以普通网民的语气来写,这样才能让网 民喜爱看,不反感。 4 / 31 好班子要好搭配 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事 业发展的进程。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并非班子成员个体功能 的简单叠加,而是班子成员个体特长的合理搭配。选配好一

9、个领导班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选准准“千里千里马马”,配好,配好“老黄牛老黄牛”。 。 “千里马”式的干部具有脑 子灵活,思维敏捷,善于出思路、想大事的特点。而“老黄牛” 式的干部忠诚踏实,任劳任怨,善于围绕总体思路和目标埋 头苦干抓落实。一个领导班子,选准一个肯动脑筋、能拿大 主意的干部当“领班”,唱主角,这个班子就会有生气,有活力, 就能开创工作新局面。然而,仅有这样的干部,缺少埋头苦 干的班子成员,工作中就会出现指挥员多、战斗员少,出主 意的多、办事情的少的现象。相反,光有苦干的,没有指挥的、 出主意的,就会出现听使唤的人多、有远见的人少的现象, 工作也不会有新的进展。因此,配备领

10、导班子,既要选准“千 里马”,又要配好“老黄牛”。这种异质性格和素质类型的组合, 容易达到心理相容和长短互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选选准准“爆破手爆破手”,配好,配好“检检修修员员”。 。有的干部敢想敢干,敢 闯敢冒,敢破敢立,具有较强的能动性,能够打破沉寂,将 “一池静水”掀起波澜;有的干部处事雷厉风行,具有较强的 决断力和开拓性,善于破疑解难,促使不利的局面出现转折。 5 / 31 这两类干部尽管有时考虑问题不够深入,不够细,工作方法 比较简单,但在打开局面、突击工作、拔除“钉子”方面有其独 特的作用。因而,在大胆选拔使用这类干部的同时,应注意 配好性情温和、老练持重、方法细腻的“检

11、修员”式干部,使 “疾风暴雨”过后有一阵“和风细雨”, “三板斧”之后能及时“刨 光修平”。这样组合的班子,有动有静,有勇有谋,工作更能 顺利地向前推进。 选选准准“外交官外交官”,配好,配好“内内务务臣臣”。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 擅长交往,别人争不来的项目,他能争取到;别人推销不出去 的产品,他能销售得“供不应求”。而这样的人往往注意了外 面,顾不了“屋里”,在公关外交上是好手,但对内务管理不精 通。相反,有些人性格内敛,不善交际,但工作比较细心,对 内部管理研究较透,凡事能够搞得井井有条。因此,配班子 既要选好“外面跑”的人,又要配好“管好家”的人。只有这样, 班子的功效才能得到充分发

12、挥。 别让“我不会”成干部能力短板 俗话说, “能者多劳”,但并不代表不能者不劳,相反不能 者还应当多劳,通过多做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机关工作 中,我们经常听到“我不会”的推辞, “我不会”本是干部自身短 板,也是提升干部能力的突破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科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管理事务进一步复杂化,干部出现 “我不会”的情况无可厚非,但发现“我不会”后就应该“知耻而 6 / 31 后勇”,就应该以“我不会”为出发点,努力实现由“我不会”到 “我会”的转变。 当前,部分干部口中的“我不会”有所变味,有的干部把 “我不会”当作躲避工作任务的借口,不仅不思进取,反而将 “我不会”当成特权

13、,并且说得理直气壮,今天“我不会”,明天 “我不会”,好像永远都“我不会”。试想,如果干部都以“我不 会”挂在嘴边,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即使他会,最终走出能 力退化,思维停滞的被动局面,最终还真的“我不会”。在现实 工作中,这种嘴边挂着“我不会”干部得了不少“好处”,因为 不会,只得做些无紧要的工作。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会不会”关键是看干部“愿不 愿”,一个肯学习,想干事的干部在现实中即使存在“我不会”, 但心态永远是“我会”。 “我会”是一种奋发向前,敢为人先的精 神, “我会”干部通常严于律己,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攻克前进中的各项困难;“我会”是一种担当, “我会”

14、干部敢于 承担工作责任,敢于具体逗硬、较真,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 动各方面事业的发展;“我会”是一种攻坚克难的魄力, “我会” 干部在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逃避,敢上敢冲,也就因为他 们的存在,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够扎实有序推进。 “我不会”干部非是不会,而是不想会,或是装不会, “我不 会”思想既根源于部分干部政治观念偏失,他们不想干事、不 能成事,已经成为人民公仆队伍中的“次品”。 “我不会”干部抱 着“但求无功,不求无过”的思想,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 7 / 31 浑噩噩,碌碌无为,演化成为机关中的慵、懒、散作风,降低 行政效率,损害了机关形象。 要根治部分干部“我不会”的思想,不仅要

15、加强干部主观 意识的改造,强化他们主动学习进步、主动承担责任、主动 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更要探索制定出系统的“治庸”机制, 形成完善的淘汰机制,将这些不想干事,不能成事的“我不会” 干部清除出人民公仆队伍,彻底地让“我不会”失去市场。 换届需警惕好人主义抱团之风蔓延 好人与主义,原本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政治信仰的褒 扬之词,但二者合并在一起,便成为人们表面予以痛斥、反 感,实则又是相当一部分人群趋之若鹜的“坏东西”! 好人主 义与老好人、好好先生、抱团文化等均属于可以类聚的事物。 古人将此类现象称之为乡愿,孟子一针见血并言简意赅地描 绘了其真实面目:“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 “居之似忠信,

16、 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一代圣贤孔子则深恶痛绝地将其视 为“德之贼”,并与之划清界限, “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 者,其惟乡愿乎!” 近年来,我们逐步推行了领导干部选拔差额票选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书记“一人独大”或少数领导“一言 堂”的老问题,但在个别地方和部门也带来了“以票论人”、 “唯 票取人”、 “看票不看人”的新问题。同时,票选制度也不可避免 8 / 31 地形成了“关系好者皆选之,关系差者皆弃之”的干部选拔新 格局,特别是当一个地方 “好好先生”充斥干部队伍、 “抱团主 义”盛行于官场的利益格局未得到根本改善的前提下,选出 来的人很难得到党员干部群众认可。 好人主义与抱团文化的现象,不只盛行于普通民众的日 常生活领域,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部分官场,尤其在换届选 举期间对干部人才的选拔考核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好人 主义和抱团文化在官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你犯规我不追究, 我违纪你不过问”或“你拉我一把,我放你一马”。好人主义与 抱团文化一旦渗透入换届选举中的领导干部选拔过程,还会 形成“相互哄抬、相互吹捧;一味圆融、一味谦恭;不问是非, 只认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