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过程中如何保密[参考]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142445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投标过程中如何保密[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招投标过程中如何保密[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招投标过程中如何保密[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招投标过程中如何保密[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招投标过程中如何保密[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投标过程中如何保密[参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招标投标保密工作(招标采购类)如何做好招标投标保密工作(招标采购类)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有很多信息是需要在一定时段内甚至要长期 保密的,包括潜在投标供应商的名单、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标底、 供应商的商业秘密等。如果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势必影响招标采 购结果的公平。因此,招投标的保密工作需要处处设防,不仅要防 备评标过程的泄密,许多细节的地方都需要保密。 信息泄密破坏公平竞争机制信息泄密破坏公平竞争机制 在招标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设计阶段,善于公关和钻营的供应商往 往采取打“糖衣炮弹”的手段来拉拢、腐蚀采购单位的经办人员,以 图捷足先登获取一些不该知晓的信息,进而在招投标活动中占有利 地位。部

2、分采购单位的经办人员素质较低,经不起利益的诱惑,也 会主动寻求目标供应商向其透露关键信息,给公平竞争蒙上了一层 阴影。 在招标活动的操作过程中,涉及“泄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招标机构在接手采购任务后,但招标信息尚未公开,招标机构 及其人员将招标事项的有关内容提前透露给单一供应商;二是招标 采购单位及有关工作人员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 人的名称、数量,使他人知晓竞争对手的基本概况,尽管这种行为 有时是无意的或是工作中的疏忽造成的,但极有可能造成投标人串 通投标,达成“秘密协议”以瓜分不正当的高额利润,形式上表现为 1 / 4 Remove Demo Watermark f

3、rom 哄抬投标价格,增加采购人的支出;三是招标采购单位的人员向潜 在投标人透露“标底”和“评标标准”,获取“标底”、知悉“评标标准”的供 应商在报价时将“有的放矢”,进而能直接左右招标结果。 在评标工作中,从评委抽取情况看,招标机构通常在开标前采 用随机原则现场抽取,这种做法值得提倡,但有些招标机构为显示 程序的“规范性”,在开标前将评委会的组成人员通报给投标人并征 询是否须回避,从而使投标人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搞“小动作”,“做 工作”;从评委库的大小看,若评委库中的评委数量有限,可选择的 余地较小,投标人完全可以在招标活动开始前各个“击破”,因此在 评委库的建立和使用中也存在泄密问题;从对

4、评标工作的监督看, 在一些招标活动中,不少评委总是携带通讯工具并在现场使用,客 观上使评委泄密成为可能,目前倡导的独立评标做法也为评委泄密 提供了私人空间。 招标活动结束后,似乎有关招投标的保密工作就显得无足轻重, 其实真正重要的保密工作应在“后招投标期”,其中核心的东西是投 标人的商业秘密。一些招标机构对招投标资料的管理并不严格,资 料散失、随意借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关投标人的商业秘密在不经意间就泄露出去,对中标供应商而言, 其强势的商业秘密一旦“见光” 将优势不再,其竞争对手将群起效仿, 2 / 4 对未中标供应商而言,其商业秘密如遭泄露,打击将是“致命性”的

5、。 注意分清信息公开时段注意分清信息公开时段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招标采购单位 根据招标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现场考察或者 召开开标前答疑会,但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只有一个投标人参加 的现场考察”;“开标前,招标采购单位和有关工作人员不得向他人 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 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原则 上应在开标前确定,并在招标结果确定前保密”;“供应商对政府采 购事项有疑问的,可以向采购人提出询问,采购人应当及时作出答 复,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以上规定为做好招标采购过程中的的信息保

6、密工作创设了制度性 屏障,以利于操作执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从业人员应强化保密意识从业人员应强化保密意识 一要加强招标采购从业人员的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 高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构筑牢不可破的反腐倡廉心理 防线,使广大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积 极地预防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3 / 4 二要在最合适的时间段内组成评标委员会。无论是采用随机原则 抽取评审专家,还是通过选择性办法确定评审专家,总的一条原则 是“宜迟不宜早”。实践证明,专家确定的时间距开标的时间间隔越 长,就越容易走漏风声,投机者就越有机可趁。一般采购项目,可 在接收供应商投标文件的同时,

7、在监督人员和公证员监督下,进行 现场随机抽取或选择,确保在开标前确定并通知到位,知情者不得 随意进出,尤其是专家不得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评标场所。 三要建立防止泄密的机制和泄密后的应急补救机制。着力在建立 评审纪律约束、泄密责任追究制方面下功夫。从业人员要以实际行 动堵住政府采购信息泄露的“暗流”。 招标采购单位在活动中应建立防止泄密的机制和泄密后的应急补 救机制,一方面要尽可能堵塞信息泄露的渠道,防止招投标信息的 “跑、冒、滴、漏”,另一方面要有周全的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信息一旦泄露后要迅速地防止再扩散,以消除消极影响。如果所泄 露的信息已影响公开竞争和招标结果,必须当机立断,停止招标活 动。招标采购单位还应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可通过签订 “责任状”的方式,交代任务,明确职责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