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发展史[学习]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142291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发展史[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药的发展史[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药的发展史[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药的发展史[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药的发展史[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的发展史[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发展史[学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的发展史 1. 1. 中药的发展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由于中药,草类 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现知的最 早本草著作为神衣本草经。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 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抄录、增补而成。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 景(公元 452536 年)著有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 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 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中药还经历了唐. 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医 药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利

2、于中药发展的措施,中医 药的教育、科研事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医药学的中、外交流 逐渐增加,近三十年来这种交流尤为频繁。凡此种种,无不标志 着中药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药 事业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2.影响中药发展的因素 1 / 10 Remove Demo Watermark from 2.1 中药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n 中药原料来自自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 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过度开发使一些宝贵的中药材资源 濒临枯竭;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 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 优质中药材的引种和栽培

3、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 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 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 方法,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 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对人工种植的中草药,重金属含量、农 药残留量等超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并且中药 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传统的中医药煎煮法疗效相对显著,但是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大为改变。并且其有浓 重点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 程和火候也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凡此种种都影响中药的发展。 2.2 中药行业所存在问题极其措施 问题主

4、要有: 1.研究能力有限。我国药用资源丰富,以药用植物为例,有一 2 / 10 定应用记载的约有 5000 余种,但做过一定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 过 20%,研究较深入的不过一、二百种。在 600 多种中药中, 不少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多数不能跻身国际市场。 2.中药现代化重两头,轻中间。 3.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 4.新药研发质量较低。 5.生产装备比较落后。 6.中药出口停滞,国际化程度未有改善。 7.研究经费严重不足。 采取建议: 1. 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 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应用先 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提

5、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加强野生药 材资源保护,开展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和代用品方面的研究; 3 / 10 规范道地中药材的种植和经营,实现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中药提 取物的标准化、商品化生产。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借鉴国际天然药物的发展经验, 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完善质量、技 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3.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的技 术含量。加快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开发新的中药剂型。 争取有 2-3 个中成药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 4.加大中药研发的投入,鼓励中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广泛吸纳社 会资金,充分利用股票市场筹集资金,鼓

6、励企业发行债券,吸引 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中药行业,培育有潜能的产品。 5.注重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加强中药专业的高等教育,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中药生产管理第一线。 6.重视我国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 律体系,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维护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 场上的利益。 4 / 10 3.中药的优势 3.1中药开发的优势中药开发的优势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说,现在许多西方专家发现,一些 疾病无法仅靠西药的某种单个化学物质去治疗,例如艾滋病,但 采用“鸡尾酒疗法”后效果却比较明显。鸡尾酒疗法与传统中药有 异曲同工之处,都提倡多靶点综合治疗。

7、”陈竺说,当越来越多 的西方科学家认同这一做法时,中西药结合的时代就来临了,传 统中医药就能被西方国家所接受, 中国天然药物的优势可概括为:中医药理论的优势;资源 优势;生物具有多样性;中国特有种属;民间使用基础。 中药真正的优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几千年来的行之有效的复方 临床配伍经验、数量众多经临床直接证实有效的中药复方处方及 广大人民对中医的认可和中药的使用传统。中国是中药临床研究 开展最优越的地方,这是中国所独有的优势。中国加入 WTO 后, 中国的西药制药工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西药以仿制品居多,没 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所以生产企业迫切需要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 权的新药。在中国开发中药新药还

8、是很有优势的,具有投资少、 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只要各相关行业通力合作,建立 5 / 10 现代化的中药生产企业,大力开发中药新药,不仅会给商家带来 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为推动我国中药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 的贡献。“中药至少在三个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在新药开发上, 原料资源、研制费用和开发周期、开发难度与安全性均具西药无 可比拟的特色和优势;在用药费用上,中药比西药更经济;在工 业生产中,不论是工艺难度,还是设备、能源等的投入,生产中 药都比生产生物工程药、化学合成药易行得多”1。 中国进入 WTO 后,为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为中国中药在各国的应用带来了更大的空间,是

9、推广中医中药的 大好时机。中国是一个中药生产大国,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是一 个非常大的原料市场;我国拥有 1 万多种可药用的植物,有系统 的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浩瀚的医籍文献资源,在民间还有大量的单 方、验方中国人应用中药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一个应用中药 的大市场2 。因此,中药开发的优势是必然的,其发展前景也 是不可估量的。 3.2 中药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拥有完整的中药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医药产业在入世后参与 国际竞争的最大优势所在。因此,对传统中药生产技术进行改造, 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已是目前中医药行业的共识。中药行业面 6 / 10 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在: (一)资源丰富,中药

10、产业初具规模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其总蕴臧量就达 850 万吨左右,如紫杉醇是从名贵树种红杉树中提取的,而世界范围 内的又以我国云南的红杉树树种的紫杉醇含量最高,目前欧美等 发达国家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紫杉醇;又如目前在世界各 国流行的绿色健康药物银杏叶片制剂,其原料为银杏叶,而全球 银杏叶用量的 90%来自于我国。中国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 药村出口国。 (二)药品替代优势(二)药品替代优势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 加,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期望从中寻加,人们开始把眼

11、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期望从中寻 找出路。一个回归大自然、崇尚天然药物的潮流正在全球形成。找出路。一个回归大自然、崇尚天然药物的潮流正在全球形成。 由于中药迎合了这种回归自然的潮流,而且中药疗效稳定、相对由于中药迎合了这种回归自然的潮流,而且中药疗效稳定、相对 安全以及对一些疑难疾病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故而中药不仅在安全以及对一些疑难疾病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故而中药不仅在 我国卫生保健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也我国卫生保健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也 有望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接受,其国际市场前景诱人。有望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接受,其国际市场前景诱人。

12、7 / 10 (三)入世后有助于中药国际市场开发 (四)世界开始逐步认识并承认中药的合法地位 (五)有利的国内产业政策环境 (六)OTC 市场容量巨大 我国的 OTC(非处方药物)市场是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需求 巨大的新兴药品市场。在我国,OTC 市场需求增长速度最近几 年都保持在 35%以上。专家预计,到 2010 年,OTC 市场将占 到整个药品市场的 50%以上。OTC 市场不仅在我国,在世界各 主要国家都是未来几年发展最快的市场区域。所以在 OTC 市场, 中药占据了半壁以上江山。据统计,在我国现有 OTC 药品中西 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制剂仅有 146 种,而中成药却有 160 种被列 入

13、 OTC 药品目录。因此,OTC 市场将是中药能够保持快速发展 的强大动力。 4.新技术的加盟 纳米技术与基因和网络为 21 世纪的三大科技革命,其对各个 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药剂型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 8 / 10 合纳米技术将能有效地改善传统中药剂型的弱点,给国内中药产 业注入新的活力,其市场前景广泛,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均显著。 所以通过纳米技术提出纳米中药,有关研究表明,一些中药纳米 化后,能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药效和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病 人的用药量,大大地节约了有限的中药资源。因此纳米中药也蕴 藏着无限商机、财富和巨大的产业扩张潜力,它还将引起国内外 风险投资者的普遍关注。

14、这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中药的现代化和 标准化,加速中药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而且还可以对中药的 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利用纳米中药技术,来发展新的中药加工方法和新的中药剂型, 并可导致单味药或复方药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功效、毒副作 用等发生变化:诸如可能出现了缩短药物煎煮时间,提高药物的 溶出率;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量、节约有限的中药资源; 提高中药治疗效果;有利于中药技术标准化和国际化而走向世界; 药物的毒副作用可能有相应的变化等。纳米科学技术被认为是对 21 世纪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一门热 点学科,将成为新世纪主要科技之一。在药物研究中,纳米球 (nanosphere)、纳米囊(nanocapsule)、纳米粒 (nanopartlcle)等载药微粒的问世,提高了药物的制剂水平, 同时也为纳米中药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纳米中药的出现, 其新技术及新工艺,一旦用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不仅可 9 / 10 为制药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造福于患者,而且更有利于中 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要加速这 一领域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实现中药现代化作出贡献。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