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6138781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 ,即教育目的。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观认为 ,教育活动应该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 ,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为核心)幼儿教育的特点: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启蒙性。幼儿教育原则:1.保教结合;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3.教育和活动多样性;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儿童观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 ,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 ,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内涵:1. 儿童是发展的人:儿童有发展潜能和需要 ,儿童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1.1 儿童发展具有规律性: 1.1.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1.1.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辩证统一); 1.1.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儿童期、危机期 3岁、7岁、11岁) 1.1.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的基础)1.2 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当把儿童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儿童 ,倡导对儿童进行

3、形成性评价。1.3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2. 儿童是独特的人:1.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关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2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教师应当将儿童看成独特的个体 ,因材施教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3儿童期有自身价值(是成人生活的准备阶段 ,不可替代。)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儿童既是教育的客体 ,也是实施教育的对象 ,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3. 儿童是权利的主体。儿童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 ,但不连带与成人一样的责任和义务;儿童权利的形势需要社会的教育和保护。教师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 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

4、者;2.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3.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4.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5.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 学会学习 ,成为终身学习者;2. 勤于反思 ,成为反思的实践者;3. 恒于研究 ,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 重视沟通 ,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5. 勇于创新 ,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法律法规1.1995年颁布教育法;2.满6周岁的儿童 ,入学 ,条件不具备的可以推迟到7岁;3.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4.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 ,寄宿幼儿园不能少于3小时;5.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

5、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6.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儿童权利公约1.1989年颁布 ,1990年生效;2.有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 ,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3.确认每个儿童均有固定的生命权;最大限度的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纲要(10-20年)总体战略:1. 工作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

6、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 战略目标: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3. 战略主体: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发展任务:1. 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体制改革: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 ,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

7、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2.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3.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教师职业道德具体内容:1. 爱国守法2. 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对工作高度负责;3. 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4. 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 ,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5.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举止文明礼貌 ,言语规范健康 ,衣着整洁得体;6. 终身学习:不

8、断学习 ,与时俱进 ,自觉更新教育观念。答题套路:XX老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做到1.爱护学生;2.教书育人;3.为人师表。总之 ,XX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值得每个老师认真学习。文化素养历史一. 古代史:1. 奴隶社会:夏(夏历是最早的历法)商(甲骨文)西周春秋(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2. 封建社会:战国秦汉2.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2.2秦孝公 ,商鞅变法;李冰都江堰;2.3 . 秦朝中央集权 ,度量衡。长短为度 ,容积为量 ,轻重为衡。2.4. 秦始皇时期蒙恬主修

9、万里长城; 3.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4.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5.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五代辽宋夏金元 6. 衰弱:明清二. 近代史:1. 鸦片战争 ,使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洋务运动: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3.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4.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 世界史:1. 公元前6世纪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2. 古印度人发明0-9的数字;3.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4. 1914年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5. 1939年 ,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科学文

10、化1.春秋中有关哈雷彗星记载是世界最早的记录;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比欧洲早1700多年;3.周髀算经出现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4.农业、手工业著作: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农书、天工开物、农政全书。5.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麻沸散千金方、唐本草、本草纲目6.地理:徐霞客游记:世界上最早介绍卡色图地貌;7.两弹元勋邓稼先 ,航天之父钱学森;8.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力矩;9.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望远镜;牛顿万有引力;法拉第电磁感应;爱因斯坦相对论;拉瓦锡质量守恒;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传统文化素养一 传统思想文化1.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荀子;2.

11、 道家:老子、庄子、列子道德经、庄子、列子;3. 墨家:墨子墨子;4.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5. 国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6. 春秋时期产生了私学 ,最早的私学创立者是孔子;7. 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汉武帝时的太学;8. 史记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9. 前四史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10. 元四大悲剧窦娥冤 梧桐雨 汉宫秋 赵氏孤儿11. 文艺复兴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12. 文艺复兴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13. 怀素 自叙帖 天下第一草书;14.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瘦金体;15. 楷书四大家:赵孟

12、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16. 画界三杰:顾恺之、路摊微、张僧繇;17. 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18. 聂耳: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开路先锋;19. 冼星海:黄河、生产;20. 巴赫: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序曲;21. 海顿:创世纪、四季;22.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23. 贝多芬:九大交响曲 第三 英雄、第五 命运、第六 田园、第九 合唱等;24. 舒伯特:魔王、野玫瑰;25.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26. 柴可夫斯基:悲怆、罗密欧与朱丽叶、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27. 格林卡:伊凡苏萨宁、卡玛琳斯卡娅;28. 李斯特:但丁神曲、浮士德、匈牙利狂想曲;29. 肖邦:钢琴诗人;30. 中国五大戏曲: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粤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