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治疗学[汇编]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6138733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治疗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言治疗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言治疗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言治疗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言治疗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治疗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治疗学[汇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 语言治疗学复习名词解释1.语言发育迟缓 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达到同龄相应的水平 ,但是 ,这不包括由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及构音障碍等其他语言障碍类型。2.吞咽障碍 是一个总的症状名称 ,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 ,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p2003.构音障碍 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结构异常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任何结构 ,神经 ,肌肉 ,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 ,主要表现可能为完全不能说法 ,发音异常 ,构音异常 ,音调和音量异常和吐字不清 ,不包括由于失语症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听力

2、障碍所致的发音异常。p1224.失语症 是指言语获得后的障碍 ,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 ,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各方面的障碍。p1675.口吃 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 ,俗称结巴。表现为语言节奏性的紊乱 ,即口吃者因为不自主的声音重复、延长或中断 ,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6.气息声 是指发声时声带不完全闭合导致振动周期中不断有气流逸出 ,发声时伴有周期性的呼吸音 ,将这种声质称为气息声。严重的气息声可导致无声化 ,如声带麻痹早期。7.粗糙声 是指声带表面的形态改变 ,如声带肿胀、小结、息肉或附着黏液时 ,声带周期变得不规则 ,声带不能正常闭合或出现代偿性改变时

3、,声音呈粗糙性的一种主观感知表现称为粗糙声。8.痴呆 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症 ,即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 ,在认知、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等5项精神活动领域中 ,有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等至少三项功能缺损 ,且影响其社会生活活动功能者。p2379.口颜面失用 是指在非语言状态下 ,虽然与言语产生活动有关的肌肉自发活动仍然存在 ,但是舌、唇、喉、咽、颊肌执行自主运动困难。临床上言语失用不伴有口失用 ,但口失用常伴有言语失用。p24010.言语失用 是不能执行自主运动进行发音和言语活动。而且这种异常是在缺乏或不能用言语肌肉的麻痹、减弱或不协调来解释的一种运动性语言障碍 ,或者说是

4、一种运动程序障碍p24111.孤独症 又称自闭症 ,是一种起病于幼年时期的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功能障碍、语言交流困难及固定的刻板行为或(和)兴趣。其中语言障碍是自闭症患儿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也是就诊的主要原因。p24312.最长发声时间(MPT)简称声时 ,是指在深呼吸后舒适发元音的最长发声时间。发声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性别、职业和肺活量有关。正常情况下:男最长发音时间为30s ,女:20s 异常:男小于14s ,女小于9s。简答与选择知识复习1.简述失语症的语言症状。p 77 1)听觉理解障碍;2)口语表达障碍;3)阅读障碍;4)书写障碍;5)计算障碍。2.简述运

5、动性失语(Broca失语:BA)的临床表现。p80 简言之就是能懂不能说。1)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 ,自发语言呈非流利性 ,语量少 ,找词困难 ,讲话费力 ,语言呈电报文样 ,严重时可现为无语状态。2)患者话语虽少 ,但多为实质词 ,虽存在失语法情况 ,但交流时基本可会意。3)命名困难 ,语言复述困难。4)发音和语调障碍 ,错语常见 ,特别是音韵性错语。5)口语理解能力较好可以理解简单的句子 ,复杂语令理解较困难。除阅读书写不同程度有损伤外 ,还常伴有颜面失用。3.简述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p177 1)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2)说话晚或很晚;3)开始说话后 ,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

6、滞;4)虽然会说话 ,但语言技能较低;5)语言应用方面 ,词汇和语法的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6)只会用单词交流 ,不会用句子表达;7)交流技能低;8)回答问题反应差;9)语言理解和遵循指令困难。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1.听觉障碍2儿童自闭症3智力发育迟缓4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4.常见的构音障碍的病因有哪些?p122 1)运动性构音障碍 是由于神经病变、与构音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导致言语障碍。 2)器官结构异常 是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的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临床上常见病因是由于唇腭裂所致 ,其次是舌系带短缩。 3)功能性构音障碍 是指发音错误表现为固定状态 ,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

7、构音障碍 ,临床上多见于儿童 ,特别是学龄前儿童。6.简述成人口吃的治疗方法。p174 1)控制语言节律与速度;2)韵律训练 ,3)齐读 ,4)听觉反馈仪器的训练。7.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p190 训练方法: 1)注意力的训练 ,包括视听触觉的注意训练和注意的保持与记忆的训练。2)交流态度与交流能力的训练 ,包括对视游戏和交往能力的训练 ,集体交流的口语表达的训练。3)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关系的训练 ,此训练包括五个阶段的训练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 ,从字到词到句。4)文字的训练 ,字的辨识与发音 ,字图的匹配 ,代偿性交流等。5)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建立好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培养儿童兴趣。8.

8、比较不同类型的失语症训练重点。p109失语类型训练重点Broca失语BA构音训练、口语和文字表达Wernicke失语WA听理解、复述、会话命名性失语AA执行口头指令、口语命名、文字称呼传导性失语CA听写、复述经皮质感觉性失语TSA听理解(以Wernicke失语为基础)经皮质运动性失语TMA以Broca失语课题为基础完全性失语GA视觉理解 ,听觉理解 ,手势 ,交流板应用10.成人及儿童出现口吃的原因有哪些?p167 成人:1)必须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 ,2)听着的反应(事先的预感) ,3)表达内容的重要程度 ,4)发觉自己口吃 ,5)全身性紧张。 儿童:1)在他们非常激动时 ,2)急于表达与他人

9、抢话时 ,3)在严厉的束缚下说话时 ,4)与不喜欢自己的人说话时 ,5)使用较难的词汇或使用尚不习惯的词句时 ,6)吃惊、害羞、恐惧、窘迫、失望等情绪下谈话。这些原因都是由于所取得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11.口吃者的努力性表现有哪些?p169 努力性表现是指口吃者为努力避免口吃或从口吃状态中解脱出来的一种表现。其表现形式有:1)解除反应 ,如用力、加拍、再试试等。2)助跑现象 ,重复前部分话语 ,以带出下面的话语。3)延长 ,将困难音延长 ,婉转表现 ,或貌似思考 ,空出间隔。4)回避 ,尽量不发目的音 ,采用其他方式代偿 ,如手势语。12.如何对有阅读能力儿童和成人期口吃进行评价?p170

10、在评价方面 ,有阅读能力儿童及成人口吃与无阅读能力儿童的口吃有所不同 ,一是在难度上的增加 ,二是增加朗读的内容。1)自由会话 ,根据语音的种类了解口吃的特点。2)单词命名和句子描述 ,用动名词及情景图片了解不同层次语句中的口吃表现及数量。3)单词朗读 ,用单词卡了解朗读时 ,根据词头音不同口吃表现的差别检查结果语口语命名结果相比较。4)朗读句子 ,了解句子中不同语法难度对口吃的影响 ,了解口吃一致性与适应性效果。5)回答提问 ,了解回答问题时的说话状态及口吃状态。13.简述失语症严重程度的评定方法p100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0级:无有意义的言语或听觉理解能力1级:言语交流中有

11、不连续的言语表达 ,但大部分需要听者去推测、询问或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 ,听者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难。 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 ,可能进行熟悉话题的交谈 ,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使患者与检查者都感到进行言语交流有困难。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 ,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和(或)理解能力的减弱 ,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4级:言语流利 ,但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 ,但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5级:有极少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 ,患者主观上可能有点困难 ,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觉察到。14.失语症的治疗原则:1)要有针对性 ,2)综合训练 ,注重口语

12、,3)因人施治 ,循序渐进 ,4)适当应用反馈机制 ,注意调整患者的心理反应 ,5)对存在多种语言障碍患者 ,要区分轻重缓急 ,6)家庭指导和语言环境调整。15.失语症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p105 1)原发病 ,病灶部位的大小 ,2)病情轻重程度 ,3)并发症的有无 ,4)训练开始时间 ,5)发病年龄 ,6)失语类型 ,7)利手关系 ,8)智力 ,9)性格 ,10)训练的积极性和对恢复的期望。16.Schuell刺激疗法的主要原理p1061)利用强的听觉刺激 ,2)适当的语言刺激 ,3)多途径的语言刺激 ,4)反复利用感觉刺激 ,5)刺激应引出反应 ,6)正常反应要强化以及矫正刺激。17.简

13、述克服鼻音化的训练 1)“推撑”疗法:两手放在桌子上向下推 ,或者两掌互推 ,同时发“a”的音2)引导气流法 ,3)使用腭托 ,目的是为了训练软腭肌肉的力量。18.正常人的吞咽过程:口腔前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期 ,咽期 ,食管期。p19819.吞咽运动中脑神经的作用p198 皮质 ,皮质下中枢控制吞咽运动的随意运动 ,其中有六对脑神经参与吞咽运动口腔期:三叉神经(V)主触觉及本体感觉、运动。 面神经(VII)主触觉及运动。咽期:舌咽神经(IX)主味觉 ,咽的蠕动 ,唾液分泌。 迷走神经(X)主味觉及运动 ,咽固有肌 ,咽蠕动及吞咽启动。 副神经(XI)主咽蠕动及头颈的稳定性。口腔期及咽期:

14、舌下神经(XII)主舌、喉及舌骨运动。(舌咽神经;喉部感觉 ,舌头上的味蕾 ,吞咽动作 ,唾液腺分泌迷走神经;颌及咽喉的肌肉感觉舌下神经;舌内外肌和舌肌的运动副神经;协助迷走神经的活动)20.简述饮水试验分级及判断标准(洼田氏试验)p206让患者喝12勺水 ,如无问题 ,瞩患者取坐位 ,将30ml温水递给患者 ,让其“像平常一样喝下” ,记录饮水情况 ,I.可一口喝完 ,无噎呛;II.分两次以上喝完 ,无噎呛;III.能一次喝完 ,但有噎呛;IV.分两次以上喝完 ,且有噎呛;V.常常呛住 ,难以全部喝完。 判断:I级 ,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 ,则可疑有吞咽障碍;II也为可疑;III、I

15、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21.吞咽训练有何意义?1可防止吞咽相关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 ,2加强口唇、舌和咀嚼肌的运动 ,3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 ,4改善摄食和吞咽能力 ,5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6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社会、 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吞咽辅助手法总结;声门上吞咽法 ,在吞咽前或吞咽时 ,用来关闭真声带处的呼吸道;超声门上吞咽法 ,在吞咽前或吞咽时 ,用来关闭呼吸道入口;用力吞咽法 ,在咽部吞咽时用来增加舌根部后送力量 ,可以把会厌谷处的食团清干净;门德尔森吞咽手法 ,用来增强喉部上抬的幅度与时长 ,借此增加环咽肌开放的程度与时长。门德尔森吞咽手法也能改善整体吞咽的协调性。22.电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是在X线透视的情况下 ,针对口、咽、喉、食管的吞咽运动所进行的造影检查 ,是目前公认最全面 ,最可靠 ,最有价值的吞咽功能检查方法。被认为是吞咽障碍检查的理想方法和诊断的金标准。p212 吞咽障碍VFSS表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