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6138185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难点及措施[学习](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第一节、场地平整的技术重点和监理对策1、场地平整前 ,应对场地进行排水与现场查勘场地情况 ,并作好记录。2、填方施工之前 ,应根据工程特点 ,静压方桩施工 ,大型静压桩机行走的地基承载要求 ,对探知的浅层地下障碍物进行清理 ,并表层软土或淤泥进行清理。3、如清淤深度超过设计基础深度即基坑开挖深度(本项目一般不会出现此现象)填土方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时 ,应满足下列要求:(1)回填土料不得影响桩基施工。碎石类土、建筑垃圾和爆破石渣 ,只能用作表层的填料;宜采用砂性土或粘土作为回填土。(2)易腐烂的杂物 ,如木材 ,木屑 ,稻草等不能作为填方材料;4、对于回填土方的

2、压实度宜控制在85%左右。压实度太高且填土较厚则挤土效应明显 ,压实度过低则容易陷桩机。5、场地应基本平整 ,不积水。第二节、工程测量的技术重点和监理对策一、工程测量的技术重点本工程的结构平面尺寸和高程的控制对工程测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场地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主轴线 ,应根据复核后的建筑红线桩或城市测量控制点准确定位测量 ,并应作好桩位保护。平面控制网桩位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并应组成闭合图形 ,其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2、 应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向混凝土底板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外廓轴线 ,经闭合校测合格后 ,再放出细部轴线及有关边界线。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 基

3、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L(B)3030L(B)6060L(B)90L(B)905101520注: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3、 首层放线验收后 ,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表面上 ,并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轴线的竖向投测 ,应以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为测站 ,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 ,且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 ,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每层3总高H(m)H3054、 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 ,应组成闭合图形 ,且其间距不应大

4、于所用钢尺长度。控制轴线应包括: l 建筑物外廓轴线; l 变形缝、沉降缝两侧轴线; l 楼梯间两侧轴线; l 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 施工层放线时 ,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 ,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 ,放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外廊主轴线长度L(m)L30530L601060L9015L90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5、 场地标高控制网应根据复核后的水准点或已知标高点引测 ,引测标高宜采用附合测法 ,其闭合差不应超过6mm(n为测站数)或20mm(L为测线长度 ,以km为单位

5、)。 6、 建筑物围护结构封闭前 ,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内部 ,作为室内装饰与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 7、在场地平面控制测量中 ,宜使用测距精度不低于(3mm2l0-6D)、测角精度不低于土5级的全站仪或测距仪(D为测距 ,以mm为单位)。 在场地标高测量中 ,宜使用精度不低于S3的自动安平水准仪。 在轴线竖向投测中 ,宜使用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自动铅直仪二、工程测量的监理对策1、本工程在施工前 ,监理方应要求承包方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编制“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以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理方将组织相关监理工程师甚至有关测量专家对承包方提交的“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 ,审核的重点

6、应放在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上。2、进行工程测量前 ,监理方应检查承包方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 ,检定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同时确保监理方复核用的仪器和工具也在检定有效期内;并进行双方量具的比对工作 ,确保量具的准确性。另外监理方还应检查承包方测量人员是否经过测量专业培训 ,确保测量人员能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 ,所测结果能满足规范要求。3、监理方将对承包方提交的中间测量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并在现场用本公司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承包方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查 ,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度。4、对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选择和布置 ,或对控制点的标桩设置和管理应有较高要求 ,以保证

7、这些控制网、点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保证达到结构施工精度的要求。5、对于曲线和曲面的施工测量 ,需要根据曲线或曲面的变化规律(如点或线的轨迹的数学方程式等) ,进行数学计算 ,测点的间距应能保证施工的要求 ,施测时至少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测量 ,另一种方法进行复核 ,只有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一致时 ,该测量结果才有效 ,确保施工精度。6、施工中应定期按要求观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如发现建筑物的沉降量有异常 ,应立即停止施工 ,并分析沉降量异常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 ,方可继续施工 ,以保证建筑物的最终沉降量在规范范围内。7、建筑物必须要满足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现浇混凝土结构

8、允许偏差表项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5重直度每层5m85m10全高H/1000且30标高每层10全高30截面尺寸+8,-5(抹灰)+5 ,-2(不抹灰)表面平整(2m长度)8(抹灰),4(不抹灰)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三、竣工测量的监理竣工测量不仅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照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 ,更是工程交付使用后 ,进行管理、维修、改建和扩建的依据。因此本公司十分重视竣工测量 ,将严格监理施工单位认真、实事求是地作好此项工作。内容包括如下:总平面图。包含建筑物、构筑物等。上、下水管道图。动力管道图。电力与通讯线路图。作好竣工测量的关键是 ,从监理工作

9、的开始就督促施工单位有次序地、一项不漏地积累各项验收资料 ,特别是隐蔽工程资料。第三节、桩基工程的技术重点和监理对策一、本项目桩基的特点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 ,同时采用技术成熟的静压施工工艺 ,静压桩桩机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 ,由于桩机及配重将达400吨以上 ,为防止桩机下陷而造成桩身倾斜、桩机挤压对桩位的影响 ,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场地局部回填平整 ,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 ,使其达到静压桩施工要求。本工程场地局部土质较差 ,应进行局部换填粘土并在其上加铺道渣 ,以符合施工要求。二、静压桩的质量控制1、成桩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桩机就位 复核桩位 吊校插桩 桩机水

10、平、桩身对中调直 静压沉桩 接桩 再静压沉桩 送桩 终止压桩 桩质量检验。(1)打桩前的准备:桩机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设计承载力配足重量;认真检查桩机各部件的性能 ,以保证正常作业 ,消除安全隐患;检查方桩外观质量 ,注意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 ,方桩标记是否清晰 ,质保资料是否齐全。(2)测量放线:测定和标出场地上的桩位 ,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若桩较密集、距离较远或土质条件较差时 ,不宜一次全部测放完毕 ,在施工前需再进行校核 ,必要时校核一根施工一根。(3)桩机就位(桩机水平、桩身对中调直):利用桩机液压系统调节机身水平并基本就位后进行吊桩、插桩 ,插桩在一般情况下入土3050cm为宜 ,然

11、后调校桩的垂直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才能沉桩;第一节方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 ,宜用长条水准尺或经纬仪进行校正 ,必要时需拔出重插。(4)静压沉桩:沉桩过程中应观察桩的进尺情况和垂直度。适当限制压桩速度 ,沉桩速度一般控制在1m/min左右为宜 ,使各土体能正确反映其抗剪能力;当地基表层中存在大块石头等障碍物时 ,要避免压偏;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 ,严禁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的方法纠偏;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应将每一根桩一次连续打到底 ,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 ,若停歇时间过长 ,桩周土固结 ,极易造成沉桩困难。(5)接桩:管桩接桩时 ,宜在桩头高出地面0.5-1m处进行;接

12、桩时 ,上下节桩段保持顺直 ,错位不宜大于2mm ,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采用焊接法进行接桩时 ,必须将接驳面和坡口清理干净 ,除去锈迹、污逅 ,保持清洁 ,先对称点焊46点 ,再分层均匀地对焊 ,焊缝饱满接续 ,焊渣应及时清理干净 ,表面加强焊缝高度宜为12mm;电焊施工时应注意电流强度应与使用的焊机和焊丝相匹配;为减少焊接变形 ,应减少接桩时间 ,可设2人同时对称施焊 ,焊接完成后应自然冷却 ,严禁用水冷却 ,待焊缝冷却后再进行压桩 ,在雨、雪天应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 ,焊缝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渣、裂缝等表面缺陷 ,并对焊缝进行超声抽检。(6)送桩:

13、由于桩顶标高低于现有地面标高 ,需要采用送桩杆进行送桩施工。由于“送桩杆”和桩端面平整度问题 ,会使“送桩杆”与桩端面存在间隙或差异 ,使桩顶局部受到过大的应力 ,导致桩顶破碎 ,甚至造成桩的局部弯曲。因此 ,“送桩杆”与桩顶的接触面间 ,应加衬垫 ,送桩杆与桩顶接触面要保持密贴 ,防止桩顶压碎;桩帽、桩身及送桩杆的中心线应重合 ,“送桩杆”的直径应与桩径一致 ,需严格控制“送桩杆”的垂直度;送桩杆应用油漆标注尺寸进深 ,以便控制送桩深度及桩顶标高。“送桩杆”拔出后 ,要及时回填桩孔洞。(7)终止压桩:通过桩机上的仪器读数进行换算可直接反应当时压桩过程的穿透阻力 ,本工程建议终止压桩原则 ,为

14、标高控制为主 ,压力值控制为辅的双控制原则:在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相符 ,同时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时 ,终止压桩;当压力值远远超过设计要求 ,而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时 ,可终止压桩 ,以后采用截桩处理;当压力值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但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 ,继续送桩(1m范围内) ,直至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结束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出具处理方案。决定终止压桩条件 ,应在施工前在设计交底中由设计、监理等共同商定。施工过程中应如实、及时、准确的做好方桩施工记录 ,以更好的反映沉桩过程。2、打桩顺序编制原则(主要考虑应力扩散、挤压对桩位的影响及施工质量、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

15、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关系:若桩较密集 ,且距建筑物较远 ,场地开阔时 ,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若桩较密集 ,场地狭长 ,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 ,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若桩较密集 ,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 ,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 ,由近向远进行。(2)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 ,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 ,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 ,再插桩施打。(3)根据桩的入土深度 ,宜先长后短、宜先高后低。(4)在制定桩基施工顺序与流程时 ,严禁形成“封闭”桩。(5)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静压方桩 ,宜先压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这样的施工顺序可以避免由于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使压桩的土体无法扩散。造成先施工的方桩被后施工的方桩挤上来 ,使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又避免了在基坑的压桩时土体扩散而挤坏四周的围护结构及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6)桩机施工时应注意同一承台内的群桩 ,需接桩的接头不宜在“上软下硬 ,软硬突变”的地层界面 ,避免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