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613810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摘 要:形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很多,主要是学校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1 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

2、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1来自家庭的因素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1.1 父母的溺爱。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有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 1.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 ,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

3、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1.3 家庭气氛不和谐。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难以愈合。父母离婚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妒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来自学校的因素2.1 学习负担过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2.2 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

4、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1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1.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1.2.1 开展好团体和个别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

5、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1.2.2 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有一个特点是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施连贯性的跟踪教育。1.2.3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以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2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2.1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学生

6、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2.2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的偏激,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状态,小学生的父母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2.3 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的家庭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3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3.1 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

7、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3.2 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3.2.1 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节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等方法调节放松的。3.2.2 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 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家长、亲友谈心。3.2.3 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述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不但需要小学生自己去调节,而且还需要教师、家长去关心,根据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成一个健康、有抱负的优秀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