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613808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市八校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5 届高三漳州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山原旷其盈视, 。 (王勃滕王阁序 )(2) ,报养刘之日短也。 (李密陈情表 )(3)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赤壁怀古 )(4)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文言文阅读(15 分)光颜,字光远。葛旃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长从河东军为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战有功。从高崇文

2、平剑南,数搴旗蹈军,出入若神,益知名。进兼御史大夫,历代、洺二州刺史。 元和九年讨蔡,以陈州刺史充忠武 军都知兵马使。始逾月,擢本军节度使,诏以其军当一面,光 颜乃壁溵水。明年,大破贼时曲。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光颜毁其栅,将数 骑突入贼中,反往一再,众 识光颜,矢集其身如猬。子揽马 鞅谏无深入,光颜挺刃叱之,于是士争奋, 贼乃溃北。当此时,诸镇兵环蔡十余屯,相顾不肯前,独光颜先败贼。始,裴度宣慰 诸军, 还为宪 宗言:“ 光颜勇而义,必立功。 ” 十二年四月,败贼于郾城,死者什三,数其甲凡三万,悉画雷公符、斗星,署曰:“破城北军。 ”郾守将邓怀金大恐,其令董昌龄因是劝怀 金降,且来

3、请曰:“城中兵父母妻子皆 质贼,有如不 战而屈,且赤族, 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 ”光颜许之。 贼已北,昌龄奉伪印,怀金率诸将素服开门待。 都统韩弘素蹇纵,阴挟贼自重,且恶光颜忠力,思有以挠蔑之。乃饬名姝,教歌舞、六博,襦褐珠琲,举止光丽,费百巨万,遣使以遗光颜,曰:“ 公以君暴露于外,恭进侍者,慰君征行之勤。 ”光颜约旦日纳焉。乃大合将校置酒,引使者以侍姝至,秀曼都雅,一军惊视。光 颜 徐曰:“我去室家久,以为公忧, 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为我谢公,天子于光颜恩厚,誓不与贼同生!”指心曰:“虽死不贰。 ”因呜咽泣下,将卒数万皆感激流涕

4、,乃厚赂使者还之,于是士气益励。光颜性忠义,善抚士,其下乐为用。许师劲悍,常为诸军锋,故数立勋。(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有删节)来源:Zxxk.Com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己所不逮 逮:赶得上 B光颜乃壁溵水 壁:构筑营垒C相顾不肯前 顾:照顾 D贼已北 北:败走、败逃3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表明李光颜勇猛、善用计谋的一组 是(3 分)数搴旗蹈军 光颜 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 光颜挺刃叱之 悉画雷公符、斗星 誓不与贼同生 其下乐为用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光颜天资敏捷矫健,平定剑南时多次拔取敌旗,攻取敌营,出入神

5、速,名声很响,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刺史等。- 2 -B讨伐蔡州时,敌军用阵势压制住李光颜的阵营,李光颜只身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营,往返冲突,于是全军士气大振,击溃了敌军。C李光颜命人在缴获的铠甲上全都画上雷公符、斗星,写上“破城北军” ,使郾城守将邓怀金非常恐惧,最终不战而降。D都统韩弘诚心诚意地进献一些美女慰劳李光颜的部队,李光颜却借机激励部队的士气,并让使者将这些美女带回去了。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 (3 分)(2)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3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6.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6、目。 (6 分)竹枝词二首 (其一)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注】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 分)(2)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 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6 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 分)A、小说第一百一十一回写到,贾母去世以后,鸳鸯想到老太太死后自己或做妾或配人的结局,倒不如死了干净,于是上吊自杀。鸳鸯之死,一切照着她自己的估计 与准备

7、而实现。她既对自己的命运看得很透彻,因此,也无所留恋,可以说她是主动地迎接死,而不是仓皇之间受到了死的袭击。 (红楼梦)B关羽投降后,曹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见刘备。后来,关羽在一场战役中先后斩杀袁绍手下两名大将颜良、文丑来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三国演义)C、从宜宾赵家回到省城的梅在随琴到高家避难前,其实也见到了觉新。一次是在新发祥门口,但她只敢远远地看,只敢似招呼非招呼地向觉新点点头,想说话又不敢说;一次是在琴的家里,觉新来给姑妈辞岁,正与琴在一起的梅听见觉新说话的声音,却

8、只敢在他走的时候偷偷地看了看他的背影。 (家 )D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无钱偿还债务,准备自杀。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葛朗台不愿把查理这个包袱背在身上,便让查理签了一份脱离亲属关系的声明书,然后把他打发到阿拉伯去做生意。(欧也妮葛朗台)E因双桥镇失陷,吴荪甫为缓解公司危机,只好筹集资金投资公债。在交易所里,赵伯韬操纵管理机构为难吴荪甫,吴荪甫寄希望于杜竹斋,关键时刻,杜竹斋见利忘义,临时变卦,致使吴荪甫彻底破产。(子夜)(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3 -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 分)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 见小利。欲速, 则不达;见小

9、利, 则大事不成。 ”(论语 子路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 尽心上) 【注】莒父:鲁国城邑名。( 1) 结 合 上 面 选 段 , 分 析 孔 子 和 孟 子 各 从 什 么 角 度 对“速 ”阐 发 不 同 的 道 理 。(3 分)(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欲速则不达”和“其进锐者,其退速”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何启发。(3 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是可怕的 佳桐无所畏惧,经常被用来描绘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勇者,似乎也需有这样的风范。孔

10、夫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德国哲学家康德面对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准则,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 。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最典型的是宗教徒,对神灵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过去人 们眼中的许多神秘现象,都得到了理性的解答。但 现代化可去除迷信,却不应去除敬畏;一个人可以不信神,却不能无视神圣的力量。我们首先应敬畏自然。相比宇宙和自然的无限,人的理性与能力是那么有限,我们对世界的“未知”要远远大于“已知 ”。敬畏自然,就

11、是承认我们自身的渺小,正视大自然的神圣。我们还应敬畏生命。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个人之于他们的家庭、友人和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敬畏生命,就是将人的生命摆在首位,而且珍视人的自由选择,维护 人的发展机会。 对生命的敬畏 还应包括和我们一样有心跳 、有亲情、有痛感与悲戚的其他生灵。我们同样需要敬畏法律、敬畏规则。法律、规则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 经确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变通、不被潜规则左右的神圣性。世间需要敬畏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敬畏历史、敬畏先贤、敬畏百姓、敬畏科学、敬畏正义。对其心存敬畏,不是受金刚怒目、铁棒皮鞭的恐吓,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从本质上讲,敬畏与信仰息息相关,没有

12、敬畏之心,就没有信仰之真。当今社会,敬畏已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需不需敬畏,也要先问一声“有没有用”,对自己有用,就烧香拜佛;若不再管用, 则立马丢开。因此,最被敬畏的往往是权势与金钱,但 这两样东西最易变幻。敬畏的功利化, 说明社会上普遍无信仰,意味着人 们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当本该虔诚以敬的东西,都可用权换、用钱买时, 这个社会即使堆砌出再多的眼前财富,也必定与真正的文明渐行渐远。怀敬畏心,虽不排除外在约束,但主要源于内心的自律。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道底线,这是不应突破的最后屏障,是我们必须 敬畏的戒尺。无可否 认 ,这条底线现今对许多人来说已可移动,但只要良知未灭,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仍然起

13、作用。 “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 ”就道德层面,一个人可以不做君子,却不可以做小人;可以不忠言逆耳,却不可以奴颜婢膝;可以不襟怀 坦荡,却不可以两面三刀;可以不 乐善好施,却不可以为非作歹。心存敬畏,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做人底线的不懈坚守。一个民族在走向自由、民主、开放的同时,不可没有敬畏。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恰恰是最可畏惧的。假如一切都无禁忌,那么一切都可被毁坏、被打 砸、被妖魔化,于是什么房子都敢拆,什么古墓都敢挖,什么数据都敢造假,什么决策都敢拍板,什么官司都敢乱判这个社会将变得肆无忌惮,也势必进入为所- 4 -欲为的恶性循环。古人云:“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呼唤敬

14、畏,就是呼唤理性,呼唤良知、呼唤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求,但必须有所忌、有所惧,知晓前行又懂得停步,知晓获取又懂得放弃,由这样的公民支撑起的社会才健康、良性而和谐。9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 分)A不管人类多聪明,人的认知和智慧都是有限的,这说明了人类应该敬畏生命。B埃及“二战”盟军阵亡将士墓碑上的话 “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体现了对法则的敬畏。 C华盛顿将就任美国总统比作“像走向刑场的囚犯” ,这说明了总统更应敬畏生命。D父母生育了子女,就无权伤害子女的身体和健康,这体现了对法律的敬畏。10如何理解“敬畏的功利化,说明社会上普遍无信仰,意味着人

15、们精神世界的荒漠化”?(3 分)11东汉杨震调任东莱太守,昌邑县令王密前往拜访,私下以金相赠,还称“暮夜无知者” 。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的行为体现了文中的什么观点?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3 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不 染 袁炳发高三生杨直,清华、北大任他选读。老师和同学都这么认为。但杨直家的邻居们不见得这样认为。杨直的爸爸或妈妈每次开过家长会,回到家里就急不可待地支起麻将桌,还一边不迭声地叫:“开这么长的大尾巴会,耽误穷人半天工。 ”被人连坐几庄,又抱怨:“ 瞧瞧,这个背点,运气都让家长会磨叽没了。 ”杨直家住平房,大门永远敞开着,隔着几条路的邻居无聊了也会奔来,图个热闹,在家不被允 许抽烟,但在杨直家可以。在杨直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